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谈鲁迅小说《药》中的人物出场
范文

    尤 勇

    人物是小说里的关键因素,一部小说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物塑造的成败,而人物的出场在人物的塑造中又占有重要地位。巧妙而艺术的人物出场对于展现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吸引读者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药》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篇名著,其中的人物虽然不多,但作者在安排一些人物的出场上却匠心独运。笔者试图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药》中几个人物的出场。

    一、华老栓

    华老栓是小说中最先出现的人物,他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一步步被推向观众的。小说开头有几句自然环境的描写:“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一片阴冷、萧瑟、凄凉、死寂的景象。文字简洁,却含义深刻。秋天的后半夜,寒意正浓。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什么都睡着,死寂,没有生机。作者在描写屋外环境的同时,也暗示了辛亥革命前后的黑暗社会,像华老栓这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正在黑暗中昏睡。我们再来看屋内:遍身油腻的灯盏,可见家庭的穷困;茶馆的两间屋子,交代了全家的生计;青白的光,映出的是清贫、寒酸的景象;老女人的声音是老伴关切的问候;里屋里的咳嗽,暗示生病的儿子。作者用极其简省的语句迅速交代出人物的生存背景、家庭状况。老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场的。

    本应是人们熟睡之际,华老栓忽然此时起身,莫非有什么要事?人物一出场就为读者设下悬念。华老栓起床后,老伴掏出洋钱,肯定是要买什么东西。他接钱的表现:“抖抖的”、“在外面按了两下”,小心谨慎的动作掩饰着内心的恐慌。这就更增加了读者的疑惑,于是读者被紧紧抓住,跟随老栓由家中走上街头,去追问个究竟。

    二、康大叔

    康大叔这个人物在小说中前后两次出现。一次是在刑场上,当华老拴战战兢兢地躲在众多看热闹人的后面等药时,他突然出现在老栓面前。“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从这简单直白的话语中可见此人粗鲁、贪婪的本性。然后作者写他的眼光正像两把刀,一幅凶神恶煞的模样,以至可怜的老栓在他的面前像缩小了一半。我们知道,此时的康大叔刚杀了夏瑜,就立即与老栓做起了人血馒头的交易。“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这个细节让人看了不寒而慄,以至老栓不敢去接,而康大叔毫无半点惧色,充分暴露了这个封建刽子手凶残的本性。“嚷、抢、扯、裹、塞、抓、捏”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他粗鲁、焦躁、贪婪、狡诈的特点。

    康大叔第二次出场是在第三节茶馆一场。众多茶客济济一堂正在闲聊之时,康大叔又是突然出现。一个“闯”字很自然让人联想到《水浒传》中泼皮牛二出场时的“撞”字,未现其形,先临其势,活画出了这个封建爪牙目中无人、横冲直撞的凶恶嘴脸。再看他的扮相:“满脸横肉,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钮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1]不修边幅,完全一幅流氓相、恶人相,浑身散发着蛮横霸道、老子第一的气息。他说话总是嚷,愚昧无知,缺乏教养,却自以为是。这个人物的出场很有特色,富有威势,他的出现迅间改变了整个场面的气氛。第三节中他高声喧哗,独唱主角,自鸣得意,众茶客“恭恭敬敬”、“笑嘻嘻”,就连花白胡子这位长者在他面前竟表现出低声下气地媚态。

    我们不妨将康大叔的出场与《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一回里王熙凤的出场作一比较。此回是以黛玉为引线引出贾府中的众多人物。当黛玉正与贾母叙话之际,就听“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同样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貌似自责礼貌的语言,其实显示出的是王熙凤在贾府尊贵受宠的地位。因为除了王熙凤,没有人敢在贾母面前如此“放诞无礼”。这也就难怪黛玉要纳罕寻思。王熙凤不是一个人出来的,而是被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出来的,众星捧月一般,好不气派。再看她的打扮,“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从头到脚珠光宝气、雍容华贵,完全一幅贵妇人的气派、大家的风范。“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2]万般风情集于一身,摄人魂魄,美丽的背后又让人领略一股威寒之气。

    康大叔同王熙凤都是塑造得比较成功的人物形象,但又是相互对立的两极,一个是封建统治者的走狗,一个是封建大家庭的贵妇人。康大叔前后两次出场,一次是在夜间,比较模糊,初次亮相就匆匆离去;一次是在白天,相对明晰,茶馆成了充分展示他的舞台。这就犹如一个人由远而近,开始看到的是他的轮廓、大致印象,进而看清他的面相、他的眉目。王熙凤则不同,她的第一次出场就充分展露自我形象,尊贵、泼辣、富有心计的特点跃然纸上,大有先声夺人之势。鲁迅在刻画康大叔时用的是比较俭省的语言,而曹雪芹在描写王熙凤时则是挥毫泼墨,精雕细刻,极尽语言之能事。一个犹如黑白二色的中国传统山水画,一个犹如铺彩镂金而成的西方油画。

    三、夏四奶奶

    夏四奶奶是小说中最后出现的人物,作者在安排她的出场时也是十分讲究的。夏家这条线作为全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置为暗线藏而不露,直到最后才让夏四奶奶出场,而且被放在坟地这一特殊的场景,渲染悲剧气氛的同时,也给读者一个最终的交代。

    夏四奶奶上坟的时间安排得比较巧妙。同是清明扫墓,华大妈早早到场,祭奠一通,呆坐着,夏四奶奶姗姗而来。为什么她没有在华大妈之前来?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她见到华大妈时的表情,“有些踌躇”,脸上“现出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这些细微之处真实的反映了夏四奶奶当时矛盾的心理。从前面坟场布局的描写我们知道,坟场中间有一条小路,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庾毙的人,右边是穷人家的丛冢。由此可见封建礼法的森严,即使人死了,也要在他们之间划出严格的界线。夏瑜是被封建统治者正法而死的,按照封建正统思想,造反杀头,天经地义。作为他唯一的家人夏四奶奶,愚昧落后,受封建思想愚弄的普通劳动者,自然觉得这是丢人不光彩的事情。她想早早上坟不见别人,却又偏偏碰上了华大妈,路左边儿子的坟明明摆在那儿,所以她“踌躇”、“羞愧”。这进一步控诉了封建统治的罪恶。

    夏四奶奶出场时的肖像描写,寥寥几笔,却富含深义。“半白头发”来哭黑发人,其情其景让人痛心。“襤褛的衣裙”、“破旧的朱漆圆篮”,典型的赤贫家庭,印证了前面康大叔所说的“榨不出一点油水”。这一切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下层劳动人民悲惨的生存境况。

    总之,华老栓、康大叔、夏四奶奶这三个人物的出场描写都各具特色,其中尤以康大叔的出场最为精彩,他们都为小说增色不少。

    注释:

    [1]施耐庵.水浒传[M].长春出版社,2006.

    [2]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尤勇 西安体育学院71006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1:3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