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林业营造林技术探讨 |
范文 | 杨璟 (鸡东县林业局造林总站,黑龙江 鸡西 158200) 摘要:多少年前,教科书上还写着“开垦山林”,而近几年国家开始倡导退耕还林,国家政策对于林地态度的演变,也说明了我国国情的变化。中国是人口大国,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必须亡羊补牢,回过头来为环境负责,也是为我们自己负责,林地可以有效抵御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如何更好地造林护林,是萦绕在每一个林业工作者心头的要事。 关键词:林业营造林;技术;措施 新中国成立以后,百业待兴,而作為一个人口大国,人均土地面积却很有限,国家不得不让环境为民生让路,提倡开垦山林以及一系列工业活动,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水土流失严重、土塘沙化急剧发展、空气指数下降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营林造林的呼声日益加大。林业发展不是一个与经济发展相悖的问题,它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维持生态平衡而言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垦林容易造林难,这是一个跟时间赛跑的问题,需要林业工作者及其相关部门携手共同完成。 一、林业营造林技术存在的问题 1.1林业营造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够 我国对林业的管理几十年来都太粗放,思想上去了,管理方式上不去,这对于林业发展来说是硬伤。很多林业部门不知道如何制定工作方案,制定出来的方案趋于程式化,缺乏可行性和灵活性。很多营林方案都是生搬硬套过来的,没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这一现象的形成与林业领导部门对基层林业部门的指导和培训力度不够有极大的关系。 1.2种苗选择不到位 合理选择种苗是确保造林成功的关键一环。种苗在选择时首先要确定其健壮没有病害,这样才能为育苗成功提供保证,这样培养出来的树木有更好的抗病害能力。反之,若种苗质量不好就难以成活。 1.3不重视整地工作 基层林业部门除了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培训,在具体工作中对很多细节都不够重视,整地工作便是之一。基层林业员不明白整地在整个林木种植工作中的重要性,种树就像种地一样,整地能够更好地利用土壤的养料,土地在平整之后也更方便进行机械作业,似繁实简,降低林业员之后的工作难度。但是,很多林业部门却认识不到这一点,造成实际营林造林过程中因为土地不经平整,地形复杂,导致营林造林工作很难顺利进行。此外,整地对提高树苗的成活率也有积极作用。 1.4后期对树苗的管理跟不上 营林造林工作虽然枯燥,仍需要投入相当多的人力和物力来进行,尤其是在后期管理工作中。但却有许多单位介于成本的顾虑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度不够,能简则简,对树苗后期的成长情况不去了解,日后一旦爆发大面积虫害等问题难以补救。 二、完善林业营造技术的几点措施 2.1加强培训、监察力度 要想从根本上改善并解决林业营造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够的问题,林业领导部门必须加强对基层林业部门营林、护林方面的指导和培训,这需要不同地区的林业领导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必要的操作规范,并有一套完整的监督体系。林业营造方案设计阶段,林业领导部门要聘用专业人才为参与整个工程建设的工作人员授课,这是林业营造工程的一个重要开始。工程开始以后,要施行完善的监察制度,对各个工序的工作人员予以监督,根据各阶段的工作成效对方案及时调整。此外,文本撰写及材料整编时要做到条理清晰、依据分明,以确保每一个表格、每一个数据都有据可查。对设计图例要做到规范设计,将文本资料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2.2结合当地环境选择种苗 种苗的选择工作要在林业营造方案的设计阶段完成。选择种苗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地理环境来进行,这样既有利于树苗的生长,也能更好地改善日后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也要注意树苗的经济价值,参考市场需求。设计者要对林业营造林区域的气候、地势等环境进行考察,对相关数据做好记录。同时,设计者要做好取舍,林业营造林建设的初心是要改善生态环境,林业营造林的生态价值在经济价值之上,而市场能够为林业的不断发展提供经济支持。在此以西北防风固沙林为例,选择的种苗抗病能力要强,这对于日后减少维护方面的人工成本有很重要的作用。 2.3造林整地 造林整地工作能有效改良土壤情况,提高种苗的成活率。在土壤情况不好(酸碱度不合适等)的地方开展造林整地行动,能有效改良土壤。我国造林整地主要采用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两种方式。全面整地即翻耕造林地点的所有土壤,要先将灌木、杂草等除去再用设备作业,地势平整的造林地更适合这种整地方式。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是针对局部区域的整地方式。 2.4后期养护 对树苗的后期养护主要体现在防治害虫方面,方法包括农药埋施法和树干涂白法。农药埋施法即通过在树木根部挖坑、打孔等方式将农药放入,农药会通过根部到达树木的各个地方,害虫吸食树木汁液就会中毒而死,且这种方法作用于树木内部,药效持久,不论是温度还是降水对药效都没有影响,从而达到有效防治害虫的目的。农药选择方面不要常年只选择一种农药,害虫群体繁殖一旦出现耐药性就很难控制。树干涂白法是在树木栽好以后对其局部进行涂白,由此害虫产卵就不能再跑到树干上,也能防止树苗日晒灼伤。 结论:综上所述,林业营造既有生态价值及环境价值,又有它的经济价值,既对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经济型树种的大量种植为生产生活的木制品需求提供了来源保障,一举两得,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国家支持、值得林业工作者为其长期奋斗的事业。林业营造要由设计者设计合理的方案、国家的财力支持、林业工作者的积极行动共同来达成。 参考文献 [1]吴乾清.林业营造林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林业科学,2016(8) [2]王树青.浅谈林业营造林技术[J].花卉,2016(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