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读经典古文,促言语表现 |
范文 | 韩军先生在《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一文中指出:是文言教育造就了白话大师,文言学习形成纯粹、典雅的汉语语感,文言是白话的根。因此,他倡导中学语文教育应“重文写白,回归语文教育‘文化文本”。 笔者认为重视经典文言文阅读教学是回归语文教育“文化”之本的重要途径。但必须明确的是它的回归应当是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的回归,它应当服务于一种新的充满人文关爱和科学理性态度的语文教育。 目前,中学阶段文言文教学中通行的模式是串讲法。而这种方法往往造成文言文教学发生异化,这种教学重视知识的本体价值而忽视经验和体验的重要,重视掌握知识的结果而轻视掌握运用知识的过程与能力。因此,只有通过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现代教学手段及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思考,自主学习,他们才会乐学,才会自觉地将传统的文言文承载的多重信息转换成现代信息,从而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 潘新和先生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中所建构的写作本位的表现发展型的新语文教育理念,为我们改革文言文教学现状指明了一个可以去大胆探索实践的方向:将经典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从人本主义理念出发,潘先生认为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即潜能、个性和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人;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表征,不应是消极被动的:“吸收”而是能动的表现。“不能外化为表现的阅读都是浪费生命。不能内化为言语生命的营养和素养、不能最终外化为有价值的表现的创造——主要是言语表现和创造的阅读是不得法的阅读。” 而要实现经典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结合需要有一套可操作性强的行之有效的策略作为支持。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可实施以下策略: 一、创造各种情境,注重积累整合 1.知识信息、素材的积累整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以教材为主要研究资料,结合必要的、精到的讲解及其相关的课程资源,帮助学生构建立体化的动态的语文知识网络体系,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及学习优势,使学生的语文知识网络结构生动活泼,富有个性色彩。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思辩,领悟于心,发之于笔,由质疑好思,敢发议论,到自愿多读多背,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语感,从而品味到经过文化积淀的文章才是最有魅力的,只要深入领悟,不断吸取,那么古老的文言经典也是现代人的思想的源头活水。有了阅读积累的学习习惯,将阅读的感知和感悟能力向语言表现特别是书面作文迁移转化才有了基础和可能。 2.生活、体验、情感的积累整合。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教给学生如何读书,并获取大量知识、信息之后,如何加工整理并转化为自己所需要的一种思维方法。因此,教师要着意点拨,以疑引思,以文诱文启动学生思维,开阔学生思路,使知识不断迁移转化,以求知识促阅读,以活动促写作。因此在经典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适时联系生活经历,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各抒己见,锻炼论辩能力,激发言语表现兴趣,同时为写作提供创作的素材。 二、开发语文教材资源,拓展写作渠道 1.丰富学习生活,提供写作素材。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地提供激发阅读、言语表现的“触点”。要善于把握教材特点,适时适境适度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纵横联想,提高悟性,进而引发感慨,不吐不快,才能“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从而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2.激发阅读兴趣,拓宽文化视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较为宽松的阅读空间,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阅读的主体意识和独特体验,真正培养出质疑、评价、阐发的阅读能力,并为引导学生把阅读的结果转换成文字,把阅读的体验变成生动的语言,把阅读和思考扩展成对自我、社会、人类的思考与感悟提供动力支持和素材。 结合潘先生的理论,以及借鉴语文界一些名师的做法,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必须重视三个重点、两个难点,才能激发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使学生将文言文阅读中汲取的养分有机地迁移、转化为可感可见的作文的实践之路。在“感受—领悟—积累—汲取—迁移—表达”中使读与说、写、汲取与表达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既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又达到表情达意提高作文能力的目的。 (1)三个重点 首先,经典文言文阅读是一种审美性阅读。因此,经典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进行美的熏陶、情的渐染、沟通心灵的对话。在对话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美、形象美、哲理美和境界美,学生鉴赏水平就会提高。语言转化能力就会提高,言语表现、言语创造能力就可能增强。例如:在教《愚公移山》时针对文中人物,可提出“你们喜欢谁,不喜欢谁”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从课文中思考原因,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愚公、愚公妻的形象美;在教《爱莲说》时要让学生积累菊花、牡丹和莲花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从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莲与人的哲理美。 其次,经典文言文阅读是一种体验式阅读。因此,教学时应重视如何顺着文本内容的情感体验线索,激发学生相应的体验;要注意对教学情境的营造,想方设法让学生动情,进而沉入到课文设定的情景中,向与课文相应的情感转移。此后教师可帮助学生深入局部情感信息或品味语言,触摸心灵,或情感换位,拨动心弦,可激发想象,开拓意境。学生从文本的意境中受到感染,教师可进而指导他们写作,从而促进学生情感的迁移,加深学生对体验的感悟。例如在学习《曹刿论战》时,组织学生做一回将军,让他们到古战场去“实战”一番,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眼、脑、心相统一的精神旅游,为他们思维的散发铺展了道路。在学习《晏子使楚》时,把焦点集中在一个“假”字,让学生阅读、思考楚王的假,然后,又思考晏子的假。让学生想象、感悟晏子的超人智慧。 再次,经典文言文阅读是一种思辨性阅读。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和发展阅读的思想深度和思维方式。这种培养可分两步:首先,从宏观角度可分为两个视角:一是将经典作品放到整个文化思想发展史的历史视角来理解,二是将经典作品放到现实的社会语境的共时视角来理解。其次从微观角度,联系个人的思维方式,思考水平,找到这些经典作品中包含的伟大思想与读者实际思想状况的结合点,从而达到个人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启迪。例如:在学习《伤仲永》时让学生给仲永下评语,调动了学生读、思、写的兴趣。学生在与仲永对话过程中既提高了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又进行了写作训练。在学习《醉翁亭记》时,可让学生给太守打分,此时,欧阳修成了学生评头论足的对象,让欧阳修的为人为官照现实生活在边读、边想、边辩论中对欧阳修的爱民思想有了比较深刻的体会。 (2)两个难点 第一,笔者认为长期的应试教育与考试模式,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脱离生活实际的被动写作,感情虚假的无痛呻吟,注重结果的单一评价使写作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生活和思想的单一造成学生作文情感的单一。表现在学生作文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一篇篇新鲜的散发着青春气息的文章,而是平面的具有统一模式的如同机械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是心底生命的律动,学生们大多不敢正视个人的真性情,不敢喊出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与憎恶。 新课标的新理念要求教师把作文看成充满生命与情感的,有血有肉的,富于强烈生命意识的载体。把作文视为个体情感与生命存在的表现。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经典阅读更多地关注人类与自我的精神世界,在作文中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个性和对人生的理解。例如:学习《归去来兮辞》时,可以设置“陶渊明真的不愿当官吗?”这一话题,抓住一个“真”字来组织学生联系陶诗,审视陶渊明当时的心理和行为,既可使学生对陶渊明的理解逐渐加深,又可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的真言语,真感情,真思想。陶渊明便又成了“观察”真生活,思考真生活,写出真思想,真感情,真感受的榜样。这样的典范之文,在经典文言文中有不少,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体味,例如:《陈情表》是篇至情之文。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受先写成评语,后再与古代的经典评语作比较,这样既让学生感受李密的“尽孝”之情又可促进学生的写作。 第二,语文界有一个共识: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是缺少智慧、缺少思想、缺少人文关怀。语文课堂中的统一答案,抹杀了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内心体验,学生在重复别人的思维时渐渐养成了思维化惰性,变得不善思维。个性衰微,缺少智慧。而写作却恰恰是一门需要思想、人文精神、智慧的心智活动。 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思维的表面化、简单化,肤浅的思想与单一的思维,已成为制约学生思想方法与情感认识的突出问题。要使文章有思想深度,要通过现象看本质,要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或过程,就应当多维度思维。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必须使单一的思维上升到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的更丰富、更深刻的思维层面。例如学习《过秦论》时可以设置给秦始皇当高参的话题,学生不仅可以从文章中发现秦始皇的过错,而且在积极反思中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在读、思、说中得到了语言、思维和心灵成长的三重历练。学习《鸿门宴》时,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刘邦的优点引出项羽的缺点,通过比较把阅读引向深入。这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对比的人物描写方法,又让学生进行了一次由浅入深的思维、思辨训练。 综上所述:经典文言文教学应加强现代运用的研究。文言文教学要面向学生。所谓面向学生,首先就是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阅读情感、阅读体验和阅读感受。其次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这里的“用”指的是吸收传统文化,欣赏古代文学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一定的文化底蕴;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吸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并把这些吸收融汇到自己语文的言语表现上。 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吸收文言文的语言和思想的精华,鼓励学生和时代结合、和生活结合,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把文言文学习与现代运用结合起来特别是和言语表现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享受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在语言上、文化上和思想上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养成喜欢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和习惯。 参考文献: [1]韩军.韩军与新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3]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4]刘凤岭.文言文教学实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单云德.体验式读与写[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6]黄书光,王伦倍,袁文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王文锋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3620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