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师生对话的几个问题及策略
范文

    一、言语对话规则的构建

    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是有规范的,老师和学生建立师生对话关系也一样有着一定的言语对话规则,把握好一定的言语对话规则,师生之间才能真正达到“对话”交流。对话本身就是一种约束,一种规则。它要求对话者之间能够相互尊重,共同致力于主题的探讨。不遵守对话本身的所具有的这种自我约束的规则就是对对话的一种挑战,对话的进一步推进就会受到影响。

    1.言语对话规则的无序

    规则指规定出来的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课堂规则是课堂成员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要求或准则。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语文课堂规则成为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约束规则,建立在这种规则基础上的师生关系是没有秩序可言的,无法深入到语文对话教学的本质上来。

    2.言语对话规则的构建

    古语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么如何构建我们的对话规则呢?

    策略一:描述所见问题

    语文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生从教师处获得启发和知识,教师应该及时地对学生的问题加以提出,让学生能够自我理解,自我领悟。

    案例:《劝学》复习课——

    教师:复习中细小知识点不容忽视,包括题目、作者、原文内容等。

    学生:考了这么多年语文,就没有考题目的,老师小题大做了!

    教师:同学们请做练习卷——“劝”的一词多义

    1.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勉励,奖励)

    2.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劝说)

    3.劝学(劝勉)

    学生:(难为情)老师我确定不了。

    教师:他这种想当然的备考心理不可取,否则大家都会吃亏丢分!

    有时,学生违反规则并非故意,而是因为忽视了自身的行为。教师描述学生的行为,能唤起学生对当前情况的注意,让学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判断、做出修正。学生规则意识也正是在这样的判断、修正中建立、完善的。“描述所见问题”的对话策略可以避免教师因一味地“要求”“指责”而产生学生反抗、抵触的情绪。规则要建立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而不是凭教师的主观意愿强迫学生就范。

    策略二:用动作或简单的词句提示

    在家学习父母的行为和语言,在学校学生学习的是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来说,成长就是不断地学习周围的事物,有时候,教师的一个小动作或者小提示,都会使学生受益匪浅。

    案例:语文课开始前——

    学生:这个数学题怎么这么难,我就不信解不开它了!

    教师:同学们,我们这堂课讲比较有意思的项羽的故事,并且有关于它的电影看,好不好?(粉笔在黑板上写上《项羽本纪》)

    学生:有电影看啊,当然好了,嘿嘿。(将数学题收起来,拿出语文课本)

    简单的词句、意会的动作,在引导学生遵守规则的对话互动中,往往会收到比“长篇大论”更为有效的结果。当然,这也有赖于师生间的彼此了解。在上述案例中,教师若用“上课了上课了,大家都把书拿出来,翻到××页”的引导语,学生也许会因急着想去完成他的数学题而表现得不耐烦,反而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策略三:提供选择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不同的问题,答案并非唯一,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性,就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案例:上写作课——以自主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学生:我自己做主,不写这篇文章了。

    教师:你是怎样理解自主的?

    学生:自主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自由自在。

    教师:“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多好的想法,不就是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古今中外的优秀人才都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自主学习、自主创新不也是自主么?

    学生:我明白了,自主不能只看表面意思,更要写出深层含义。

    写作是用笔说话,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自己想说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的活动。王尚文教授认为,就言语生成的过程来看,写作则是与自我的对话,是自己的言语表达与表达意向、意图的对话。在写作活动中,学生只关注自己,“想什么”“写什么”,而忽略了“怎么写”才能真正告诉读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并从中透露出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等。这样一种“提供选择”的对话方式,当学生提出一个不合理或难以实施的要求时,用其他可能实施的方案让学生进行比较、选择,不仅可以让学生避免因“否定”或“拒绝”带来的负面情绪,更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独立选择能力。围绕教学内容,通过相互交谈、讨论、启发“提供选择”比“否定”或“拒绝”更智慧、更有效。把学生必须要做到的事定为规则,在这个范围内给学生其他可选择的方向,这样不论学生选择什么,他的行为都在规则之中,从而自然而然地接受规则。

    策略四:让学生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和载体,阅读作品必须借助语言文字披文入情。与文本对话的第一个层面就是正确理解文本的语言文字,把握文本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诵读是首要途径。但是很少有学生能够真正的体验到诵读错误所带来的后果,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他们的错误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后果,他们才能够真正的受到教育。

    案例:赤壁赋——讲读第三自然段

    教师:找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谁来?

    学生:曾启森。

    曾启森:“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zēng)不能以一瞬。”

    学生:“曾”读错了!你以为你姓曾(zēng)别的字也跟你姓?

    曾启森:(脸红。)

    教师:曾启森脸红说明自己意识到错误,本意是想读好。我们来帮他分析一下为什么读错。

    曾启森:(低声说)好。

    教师:总结一下有两点:①没有落实好基础知识,字音没拿准 ;②忽视了预习环节中的读。

    语文教学有着独特的对话魅力。语文文本或琅琅上口或形象传神或哲理深刻……诵读就是体味声韵和谐、形象传神、哲理深刻、感情真挚的过程,不仅是阅读教学乃至语文教学的根基,也是对话教学的前提和最基本的形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出现诵读的错误行为,适当地让学生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这种对话策略在让学生体验读错行为的自然后果之后,需再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加以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意。

    二、言语对话话题的选择

    言语对话话题是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针对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所展开的相关话题的讨论与对话,往往会出现答非所问的对话。教学目标的完成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结果,那么我们如何避免学生答非所问呢?话题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参与对话的积极性,影响对话活动能否顺利进行。

    1.言语对话话题的空洞

    对话话语话题的空洞就是指谈话过程中的对话形式、对话内容的平淡乏味。在语文课堂教育教学中,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

    ①“平铺直叙的语言”

    平铺直叙的语言,就是指说话或写文章不加修饰,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教师没有在课堂上很好地通过自己的语言给学生带来学习兴趣。

    案例:上课铃响。

    教师:同学们好。

    学生:老师好。

    教师:现在上课,把其他的东西都收起来,拿出语文书翻到某某页。

    教师:这个问题×××来回答一下。

    教师:昨天我们讲到了×××,今天继续昨天的问题,同学们分组讨论。

    学生:(热烈分组讨论)

    教师:把你们的讨论意见都说一下。

    教师:我们来布置下堂课的任务……

    整堂课,教师表情严肃,语调平淡,从提问到分组讨论,过程非常流畅,如流水帐般过了一遍,而对于本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学习,课文的精华却未曾提及。教师的观念是新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形式也有了——让学生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的表面效果也是好的——学生都对课堂的气氛满意。但实质呢?在课后的追踪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能清楚说出课文精要的学生了了无几。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而教师为了追求形式,却忽略了对知识本身的教学。再加上教师的语言枯燥乏味,毫无吸引力,更无回味价值。

    ②“虚伪的语言”

    虚伪的语言就是表里不一、口是心非,不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态度的语言行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一分子,在课堂上与学生的对话地位是平等的,如果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有隔阂,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案例:

    教师走进教室容光焕发,开场白: “同学们,通过预习,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 ”语调自然、柔和,开门见山,给人一种完全不同于其他教师的亲切感。受上课教师的影响,学生也个个心情愉悦,精神振奋,课堂气氛很和谐。而课堂进行至半,教师仍一如既往地“甜言蜜语”,在老师的“催眠曲”下,终于,有的学生忍不住了,开始昏昏欲睡……

    语文课一节课的知识点不多,难度也不大,学生完全有独立学习的能力,而教者却不仅处处“铺石搭桥”,而且对学生的回答总是欣喜若狂,激动非常。教师语言做作,情绪激动,使学生疲劳、厌恶,“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也不足为奇。

    2.言语对话话题的选择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保证。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时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案例:

    学习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起初对学生进行了枯燥乏味的背景介绍、支离破碎的分析,学生对这首诗中的意象毫无兴趣。后来笔者播放了与内容相符合的画面,让学生的眼、耳、口、脑并用,使学生仿佛亲历了一次中国由贫穷、落后、挨打、缺少尊严到解放后的困惑、图强和自尊自强的历史转变过程。这种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动的最佳状态,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变学习的被动为主动,课堂效果明显加强。

    教师课堂语言应该饱含激情而具有号召力,教师要追求形象生动、准确精当的教学语言,让教学具有亲和力;教师课堂语言应该形象生动而通俗易懂,教师也要追求让每一个学生明白自己的话;教师课堂语言应该趣味、幽默而富有启发性,教师也要追求行云流水、富有语调变化的教学语言,让教学具有感染力;教师课堂语言应该推理严密而环环相扣,教师更要追求逻辑清晰、符合真理的教学语言,让教学具有震撼力。

    三、言语对话距离的保持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距离有两种:一是实体空间的距离,二是学生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即使老师走下讲台,老师和学生的物理距离虽然很近,但心理距离却很遥远。

    1.言语对话距离的失控

    语文课上老师引导学生完成初步感知,设置问题探讨。讨论小组静悄悄,本应该活跃的活动却一点气氛都没有。课下老师找到几个语文成绩不错的同学谈论语文课之怪现象。

    教师:大家对语文课有什么看法?

    学生甲:英语课很活跃,英语老师跟我们很好。

    学生乙:我们大多数还是喜欢学语文的,但……

    学生丙:您是班主任,我们平时就怕您,所以……

    通过这位班主任教师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在语文课上的交流处在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表层——走进文本。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是实现阅读教学目的的关键,师生心理关系距离影响了与文本深度对话的进行。

    2.言语对话距离的保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但是在这里我们应该明白,真正平等的对话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基础上的,只有教师把学生看作和自己一样的个体,才会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与他人对话;学生只有把教师作为一个地位平等的交流伙伴,才可能畅所欲言。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对精心设计的问题进行讨论时,既要深入学生的感情世界和理智世界,换位思考;又要在平等交换意见的过程中注意一个关注的眼神、信任的目光、亲切的微笑、理解的手势等都能潜移默化地改善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四、言语对话伦理的把握

    1.言语对话伦理的模糊

    言语灌输作为一种由外向内的教育影响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思想品德的要求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通过系统的思想品德知识的传授,实现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建构的一种德育方式。

    灌输教育在性质上,是一种强制的、封闭的教育;在目的上,它试图通过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措施使学生接受并最终形成特定社会所要求的固定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习惯;在内容上,所要传授给学生的乃是人们推崇并为大多数人一致认可的、具体的道德规范;在方法上,通常诉诸直接的问答式教学、规劝、说服、强迫执行、训诫、奖惩以及榜样示范等。这种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僵化的教育形式。

    2.言语对话伦理的把握

    言语对话伦理的建立是使受教育者接受或普遍认可的有效的伦理规范,是学校德育的目的之一;规范接受或认可的正当性需要德育理论予以辩护,且应当在学校德育的实践中予以保证。然而,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则存在着无视德育过程本身正当性的“不伦理的伦理教育”现象。此种现象突现出学校德育过程存在着正当性问题。为此,需要提出一种对话伦理原则来保证学校德育的合伦理性。此伦理原则要求学校德育从单主体性独白式的德育模式转向交互主体性对话式德育模式。对话式伦理教育,旨在解放教师和学生,重新构建我们的德育观,从师生心灵深处反思德育的沟通方式,从生活情景反思德育的真实意义。

    ①师生共同阐释

    师生共同阐释德育,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德育实践过程中,通过师生主体作用的合理发挥来实现相互理解和自我理解,从而在认知、感情和行为上实现人的生命意义。因此,德育过程就是教师、学生和德育文本之间理解与对话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互为文本,通过对话而互相理解。理解的目的不是复原或追寻文本的本意,而是创造文本的意义,使文本具有生成意义,从而构建一个“可能的世界”。

    ②师生共同体验

    生活世界是外部客观世界,思想品德是内部主体世界,活动和交往是联系两个世界的桥梁。无疑,教育本身具有对话性;德育过程应是对话式的,而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理解与对话的德育在其狭义概念的基础上有着更广泛的意义。它不仅是指教师、学生在课堂之中的相互理解与对话,还包括在课堂之外的相互理解与对话;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口语形式展开的对话,还是教师、学生能够与周围环境之间以及人自身的思维之间进行的包括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等多种形式的对话。

    ③师生合理交往

    交往是人特有的活动,人不能不进行交往,任何交往都是在一定关系中进行的。交往行为是指主体间通过符号协调的互动,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在传统德育实践中,师生之间没有对话,没有交流,这表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垂直关系。对教师和学生构建的伦理生活而言,德育过程也是一种交往活动,实际上,师生的交往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解放。

    ④师生共同发展

    在理解与对话的德育过程中,存在着“互补性交流”,即交流双方能正确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自我状态,并做出正确的相互“反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步入了一个“后喻文化”时代,即下一代影响上一代的时代。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孩子已经有能力影响成人世界。因此,对话式德育,有赖于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群体特征、与学生相互沟通并获得学生认同和配合的基础上,促进师生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江平.试论新课程下的师生关[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李冲锋.语文教学范式研究[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

    [3]阮腾雷.语文阅读对话的三个注意点[J].现代语文,2005,(10).

    [4]孙建军.对话理论视野下的语文对话教学[J].江苏教育研究,2007,(9).

    [5]薛新洪.理论语境下的语文对话式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8).

    [6]朱宁波.重建师生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2-09-04.

    [7]周菊芳.对话理论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2).

    [8]章信芳.论语文对话教学的本质[J].语文学刊,2005,(12).

    (王海荣 山东聊城大学文学院 252059;山东东营胜利十中25709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 19:5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