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朗读在语感培养中的地位与方法 |
范文 | 缪 莉 语感是什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定义的:语感,言语交流中指对词语表达的理解、使用习惯等的反映。朱光潜说过: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编写过《语感论》的王尚文教授认为:“语感是社会的人一种丰富、全面而深刻的感觉,实质上它就是人的情理感、人格感。从现象看,语感是对语言的感觉,实质上它是心灵的感觉。”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培养语感的途径很多,朗读是其中重要的一条。 一、朗读在语感培养中的地位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就特别强调琅琅成韵,“因声求气”。吟咏是眼、手、口、耳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能在不经意间对语音、节奏与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一个“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1]的美妙境界。古代私塾中的语文启蒙教育,主要便是通过吟咏成诵让学生直觉体悟言语规律,即所谓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现在看来,学生们跟着私塾先生摇头晃脑,“之乎者也”的教育方式固然有其弊端,但朗读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是不能否定的。 (一)朗读增强语感的直觉性 语感的直觉性就是对言语的领悟力。目前的语文教学比较重视词义、语法等等,这固然有其科学性,但却忽略了人们在生活中运用语言的实际情况。试问谁在说一句话前先考虑一下所用词句的理性含义或是一些语法规则呢?王力有个形象的比喻:西方语言是“法制”的,而我们的汉语则是“人治”的。语法之类的语言知识并不像学习西方语言那么管用,它更多地凭靠语感。说得更确切一些,是凭语感的直觉性。 (二)朗读培养语感的完整性 语感的完整性指舍弃了对字、词、句、段、篇、语法、逻辑、文采、章法等具体的分析,而对言语现象的全方位把握。由于目前的语文教学过分强调语言、词汇、语义、语法等,将文章进行肢解,使学生失去了对文本言语形式的全面感受,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较差,常常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种现象在文言文学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三)朗读引发语感的情感性 语感具有情感性,即主体对言语内容所表现的情感震荡。而朗读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字句的理解,更能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起到愉悦心性的作用。教材中大量的现代文,学生多能读懂,但往往只是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学生对于作品的精神内涵无法产生共鸣,如果能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使学生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就有可能克服这个问题。 二、朗读在语感培养中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的训练,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本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所谓“读多自然晓”(朱熹),读是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只有反复地读,读出味道,读出意境,读出思想,才能感悟和欣赏语言的美,也才能够产生深刻的语感。然而,那种机械的脱离语言文字训练的朗读则又是要不得的。 (一)读准、读通 读准、读通课文是培养语感的前提。在教授新课文时就应该要求学生把课文读准、读通,形成正确的语流,逐步做到“不错一字,不多一字,不少一字,不倒一字”。特别是那些较易读错的多音字,生僻的词语,意思复杂的长句,还有标点符号所引起的不同长短的停顿等等,都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形成语感的好材料。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分清语言结构,养成辨析句子的习惯,逐步形成浅层的语感。 (二)边读边悟 语感训练的关键是要学生对字、词、句,乃至整部作品的意义和情味有所悟,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与作者对话。作为教师,一定要努力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的语言,以文本的语言点燃学生的心灵。 (1)联系生活 叶圣陶在与夏丐尊合著的《阅读与写作》一书中写道:“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情味,单靠翻查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文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如果单靠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多了,了解就越深切。”这段话强调了语感与生活表象的密切关系。 生活表象是生成语感的物质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或者再现作者笔下的生活情境,或者补充文章的实际内容,或者增加、印证作者的相同感受,在语言习得中培养良好的语感。如“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中,眼睛如何会是“秋水”“寒星”“宝珠”“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通过反复朗读与生活理解相结合,就可以体会到这些意象从不同角度体现出眼睛的清澈、明亮、有光泽和黑白分明。 (2)展开想象 有效的朗读,必须同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无从谈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进入作者所写的情境中去感受,“在想象中睁开眼睛”,“从文字中看出一幅图画”,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出课文中所描绘出的艺术形象,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柳永《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句,学生边读边能根据“执手”“泪眼”“无语”“凝噎”这几个关键词想象出一幅恋人不忍离别又不得不离别的画面,体会到词人难以割舍的离情。 (3)比较揣摩 比较揣摩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有些句子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有些则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内在的、深层次的隐性含义,即弦外之音或言外之意。“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此时,引导学生对词、句、段、篇进行增补、删减、替换等方法,对语言文字进行多比较、多揣摩,比出差别,比出问题,比出妙处,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作品的意旨情趣,获得更加敏锐的语感。用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话说就是“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老先生这段精辟的描述,便是朗读、揣摩的实质。 (三)赋予情感 对于叙事叙情的文章,叶圣陶主张最好还要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要做到“美读”,就要对学生进行感情朗读训练。学生在朗读中赋予感情,领会文章的气势韵味和语言美,与作者和文本中的艺术形象获得和谐与共鸣,从而达到王尚文说的“语感它不仅是对语言的感觉,实质上它是心灵的感觉”的境界。 (1)加强范读 语感是讲究技法的。教师富有技巧的深情并茂的范读,能把学生带入情境中,能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让他们在听中获得语感的熏陶,在听中学会如何把握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等技巧,从而促进对语言的感受力。 (2)变换形式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变换朗读的形式,如:分角色读、分性别读、分小组读、同桌读、灌耳读等等。多样的形式既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又可起到培养学生的语感的作用。 (3)标准不一 感情朗读的效果应是因人而异的。因为感情朗读是建立在对语言感悟的基础上的,具有独特性。学生的个人经历不同,个人的感悟也就应该有所不同,感悟的独特性,是衡量语感品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只要学生能以自己的理解,投入地去读,悟出文中的情,就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出来。用心领悟,用情体验,用声传达就是“美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言虽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才能读出味道,读出内涵。而在这个过程中,对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琢磨更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语感训练。因此,经常选择精彩的语段让学生朗读,让自如生动的声音传入耳膜,深刻美好的内涵流入心田,语言的美感也就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之中。重视通过朗读进行语感训练和培养,在朗读中去深化、美化学生的语感,从而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注释: [1]王恒俭.语感研究述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97,(2). (缪莉 江苏省南通市中等专业学校 22600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