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存在论哲学的语文阅读教学反思 |
范文 | 车永仓 伴随着工业文明带给人们的内心世界和内在情感的荒芜、理性暴政、存在遗失、精神空虚、人文衰弱及拜物主义、环境污染、现代战争等一系列问题,一些思想先驱者进行了艰苦的反思和探索,最终将矛头指向了认识论哲学。在批判、解构认识论哲学的基础上积极建构存在论哲学,涌现出诸如现象学、解释学、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理性主义等众多思潮和流派。与认识论不同,存在论主张以人为本,世界惟一的存在是人,而不是物。海德格尔说:“存在的东西叫做人。只有人才存在。岩石只是‘有而不是存在。树木只是‘有而不是存在,马只是‘有而不是存在,上帝只是‘有而不是存在……”[1]。认识论哲学的本质是知识论,人可以通过对周围世界的认识,通过对事实的分析与综合,通过逻辑判断、推理、证明和证伪等,获得一切知识,解决一切问题。它的理论基础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与对立,二元对立是认识论的基本特征。存在论抵制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具体与抽象等二元对立的思路,认为东方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天人合一”“物我互赠”“主客消融”“物我两忘”“情景交融”等更符合人生存在的要求。在掌握世界的路径上,与认识论只相信事实、逻辑、判断、推理、证明、分析、综合等不同,存在论更相信人的感受、体会、直觉、体验、感兴、想象、领悟、会意等等。在言语表达上,与认识论的言必尽意的看法不同,存在论相信人的世界博大而深厚,往往是言不尽意。[2] 反思之一:文本观 在认识论哲学视野中,文本即文章,是认识的客体,文本是独立于认识主体意识之外的包含特定意义的客观存在物。认识主体,即人的任务,就是透过文本符号去发现、提取包含在文本中的特定意义。特定意义先于认识主体认识之前就已被内定于文本之中。在认识论哲学指导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就演变成为一种师生从认识客体即从文本中发现、提取信息的机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基本假设是文本的意义是由作者在创作之时,或创作之前就已赋予了文本的,阅读行为或阅读教学是以作者为中心的。在认识论哲学的视野中,文本一经由作者完成、发表,就像岩石、大气一般的客观存在着,有待于人们去发现它所包含着的特定意义。于是,我们就像分析岩石、大气的结构一般去逐段分析、推理、演绎、概括出它的特定意义,于是,讲授法大行其道,对文本的“一元解读”成为了金科玉律。“过去所谓阅读,是学生对‘文本的一种‘反映,所谓‘读懂,就是学生向‘文本靠拢,所谓‘理解,就是学生主观世界对‘文本的复制。这种阅读观,把‘文本当作一种客观存在,当作人的‘反映的对象。”[3]这种文本观最大的错误在于给文本与认识主体之间划上了一条无法逾越的界线,将二者置于一个不对等的地位,认识主体高居于文本之上,文本“寄‘人篱下”“无‘话可说”,乃至成为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二者是一种主客占有关系。 在解释学的理论视野里,“文本”代表了一种创造意识,一种对象化意识。文本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物,而是人的创造物,是人的对象化产物。“对象”意味着它的存在方式不同于主体,但它又相对于主体而存在。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人这个主体,文本不但不存在,而且也没有意义。主体与文本的关系,在哲学层面上,是同一关系。文本的对象本质和主体的同一关系,是一种新的“文本”观。这种新文本观,首先是对文本的一种态度,我们不能“对文本做什么”(把文本怎么样),我们只能“怎么看文本”(文本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所谓“文本意味着什么”,就是指我们怎么理解文本与自我的关系,文本对“我”有何意义。其次是对文本的一种期待,我们之所以要与文本“亲密接触”,是因为我们期待在文本中发现自我,证实自我。人不能自我确证,正如人的眼睛不能看到眼睛自身,人需要一个对象物来确证自我。卡西尔说,人类自有史以来的最好的自我确证,就是符号。当然我们可以把这里的“符号”理解为文本。总之,文本是人的一种对象化存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文本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方面,文本可以理解为一种文本化的人格存在,另一方面,人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人格化的文本存在。在这种新的文本观的理论视野里,阅读不再是“听读说写”等人的外部行为中的一种,而变成了人的内部成长方式中的一种。[4]如同解释学所说的:“文本是一种语言,也就是说,它像一个“你”一样自身说话。它不是一个客观对象,而更像对话中的另一个人。”[5] 反思之二:师生观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扮演的是一位位尚不成熟的、有待发展的“认识主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具备认知能力的,是一个“不完全的人”或“没有意识的人”。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我们看到的只是冷冰冰的知识,学生是“缺席”的,学生只能从文本中“学”到些什么。认识论哲学强调现象的复杂性和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的唯一性,这在客观上提升了阅读的难度,也使得教师对文本的讲解显得顺理成章,学生只有在教师的讲解、帮助下,才能从文本中“学”到点什么,这无疑夸大了教师的“先知先觉”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出现了教师“越俎代庖”“一手包办”的现象,一味地讲解所谓的“正解”,学生的学习活动被简单化为“记笔记”“背笔记”的单项传递活动。学生变成了一个容器,专用来存储所谓客观性、抽象性和确定性的“知识”,待“知识”装满了、装够了,再用这些“知识”去“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用知识武装自己”这句口号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这完全抹杀了学生的主体性,扼杀了学生的生命气息,学生的头脑变成了一个他人思想的“跑马场”。认识论哲学视野中的世界是一个权威者的世界,是一个强势话语者的世界,是一个成人中心的世界,教师就是这种权威、强势话语者的代表,儿童或学生只是一个“边缘人”。 在存在论哲学视野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具体的、现实的人而存在,同时,文本作为“像一个‘你一样自身说话”的“主体”也完整的、现实的、具体的存在着,三者不是一种孤立的单子式的存在,而是一种主体间性式的存在。阅读教学不是有知者带动无知者,更不是有知者对无知者的改造,而是生生、师生、生本、师本之间多向、多维的思想对话、敞亮和生成。在对话过程中,个体作为完整的人体现出自己独立的价值、思想和自由。对话,首先强调的就是平等,即对话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没有权威、没有强势话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就像后现代教学理论家多尔所说: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要求被理解。“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义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6]教师没有了千百年来笼罩在其头上的权威者的光环,成为了学生发展道路上的“同路人”。 反思之三:语文阅读教学观 受认识论哲学和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影响,我国的语文阅读教学一向侧重于“双基”的培养,其表现是以课文作为一范例,每一课、每一课时以一个或多个知识点作为教学目标,教学的全部任务就是讲解这些知识点,分析这些知识点,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是教学目标,分析文章结构是教学目标,概括段落大意也是教学目标,于是乎,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时,每节课都在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段落大意、讲修辞手法,把语文阅读教学完全变成了一项技术性的操练,看不到蕴涵在文章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对学生的教育意义,知识成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唯一追求。一个个静态的作为教学目标的知识点主导、主宰着课堂教学,其他的一切,诸如学生的情感、经验、体验等都毫无意义和价值可言,阅读教学就变为一种单向的知识传递活动。 后理性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即即时创作,教学即生命历程,教学即社会交往,教学即系统博弈。[7]课堂教学应该关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学习是知识、情感和意志的综合体现,人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需要的是有意义的学习。正如罗杰斯所言:‘意义学习把逻辑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概念与经验、观念与意义等结合在一起。当我们以这种学习方式学习时,我们就成了一个完整的人。”[8]具体到语文阅读教学,阅读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实施多重对话、交往,进行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学习活动,相互间的对话、交往、体验、感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灵魂,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这个灵魂而进行,在相互的对话、交往中获得一种生存体验和自我关照,从而促进学生自身意义的不断丰富和主体性人格的发展,这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静止的、冷藏库式的知识。在这里,学生的情感、经验、体验等成为了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资源和依据,通过巧设情境,沟通文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重视学生对文本的“前理解”和对文本的“期待视野”的差异,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和多元解读,站在学生生命意义的高度来组织和实施语文阅读教学,语文阅读也因学生个性的高扬、心灵的碰撞、个人生命意义的建构而具有了生成性和教育性。 博伊德(Boyd)曾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是特定范式的俘虏,是它们的视角的囚犯。我们如何思考问题决定了我们所能看到的和不能看到的东西。”不可否认,在教育教学界,我们已经开始了这种从认识论哲学向存在论哲学的研究范式转型,这将带给我们无穷的思考。 注释: [1]W·考夫曼著,陈鼓应等译.存在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童庆炳.语文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J].语文建设,2003,(8). [3][4]李海林.文本:一个需要重新理解的概念[J].教学大参考,2005,(5). [5]霍埃.批评的循环[M].重庆出版社,1987.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7]熊和平.后理性主义的教学观及其教学论意义[J].高等教育研究,2004,(4). [8]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