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学语文老师应懂点“文字学”知识
范文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曾有人把它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愈来愈多的国家掀起学习汉语的热潮。但正如许多学者所说,汉语的学习呈现出一种“外热内冷”的特点。笔者走访了南阳地区十所中学近一百名学习成绩中等偏上学生,92.4%的同学认为,学习汉字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汉字的方法也无非是背背、记记,无任何乐趣可言,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开始厌学汉语。作为一线教师,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语言是民族的根脉,是民族独立的象征,一个国家要想走进世界强国之林,她的每一位国民必须深爱自己的母语胜于生命,必须把母语学得炉火纯青。以上现象不容乐观,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基础教育、语文课堂找原因。教师若懂一些“文字学”知识,从“六书”的角度解析汉字,一定会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效率,又能为课堂增添无穷的趣味。

    例如:“尴尬”一词,很多同学会把偏旁写成“九”,大部分老师只是强调别写错了。若我们换一种讲授方式,告诉学生,“尴尬”一词,在《说文解字》中释:“尲,不正也。从尣兼声。”“尬,尲尬也,从尣介声。”也就是说,“尴尬”二字都是形声字,形旁是“尣”。而“尣”同“‘尢(wāng)字”,“尢”字在《说文解字》中释为:“跛,曲胫(人)也。即残疾,骨骼弯曲的人。这与“九”的意思大相径庭。“尴尬”一词的初始义为腿残疾,走路不稳的样子。由此引申为行为不正或神色不自然等。

    很多孩子在写“考”字时,总是把下半部分“丂”多写一横,老师若懂一些“文字学”知识,从“六书”的角度解析,告诉孩子“考”字下半部分与“巧”字的右半部分同属一字,即,“丂”字,都读kao,根据其字形也可看出“丂”字的古义是“气想舒展出来而受阻”,“丂”上面的一横即阻力。

    再如:“恻隐之心”的“恻”(cè)不能写成“侧”(cè)。“恻”字是一个由“忄”与“则”构成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其中“忄”是“心”的变体,“恻隐之心”是指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同情之感发自内心,所以要用“忄”旁,而不是“亻”。

    “趋之若鹜”中的“鹜”与“好高骛远”中的“骛”学生易混淆。如果教师这样解释,前者的“鹜”,《说文解字》释:“从鸟,敄声。野鸭也。”即:它是与鸟有关的,上声下形的形声字,“鹜”的本义是野鸭子。“趋之若鹜”的意思为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而“好高骛远”中的“骛”,《说文解字》释:“从马,敄声。乱驰也。”即它是与马有关的形声字,“骛”的本义是马乱跑,从而引申为“追求”。“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脍炙人口的“炙”(zhì)不能读成、写成“灸”(jiǔ)。因为“炙”是会意字,上面的部分是“月”(肉)字的变体,下面部分代表着“火”,此字指把“肉”放在“火”上烤,本意为烤肉,引伸为烤的肉。而“针灸”的“灸”是一个由“久”和“火”构成的上声下形的形声字。针灸是一种中医治疗方法,用燃烧的艾绒熏烤一定的穴位。

    知其然,只可能是短暂的记忆,而知其所以然,学生一生都忘不掉。在学习或记忆汉字的时候,教师若能恰当地讲授些“六书”知识,既能帮助学生巧记汉字,又能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汉民族文化的无穷乐趣。

    课题组成员从刚入学的七年级一班和二班中分别抽出二十名成绩中等(班级排名20到40名)的同学作为研究对象,先进行一次字词摸底考试,然后将“文字学”知识置于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并经过为期两年(主持人在未申报此课题前已着手观察)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学生成绩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且遗忘率明显下降。附对照表如下:

    南阳市实验中学40名成绩中等学生七到九年级字词追踪测试成绩对照表

    七年级(摸底) 八年级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秦汉 72.5 82 87 95

    毛承龙 69.5 80 95 97

    柏昊 70 84 85 96

    李亚洲 52.5 93 90 96

    刘怡君 75 83 86 94

    郭心怡 65 94 90 99

    司光耀 77.5 90 93 96

    孙晓雯 63.5 78 85 92

    王卓文 71 96 93 97

    谭隆 44.5 67 83 81

    陈良玉 67 75 89 96

    李博艺 72 95 90 96

    宋晓洁 80.5 87 96 94

    李子妍 68.5 93 87 97

    郑冉 61.5 98 99 97

    叶素君 75.5 92 92 91

    张荷琪 87.5 95 96 100

    邓舒心 75.5 86 80 91

    李奕澎 68.5 93 87 96

    沈聪 73.5 81 85 96

    高佩雯 67 77 84 93

    刘子豪 71 79 90 93

    叶玲 80 87 94 97

    曾洒喜 64.5 67 86 94

    刘佳音 82 85 86 93

    李盈儒 74 77 80 92

    高扬 68.5 75 84 90

    曲永坤 75 80 85 92

    赵迅 76 83 87 94

    李怡璇 69.5 75 80 88

    杨佳雨 87 88 95 95

    刘子豪 54 66 77 91

    王菡雨 67 76 82 90

    肖沭苗 68 80 84 88

    李定涵 77.5 83 87 95

    王仪霖 78.5 85 86 93

    易靖轩 80.5 87 89 90

    丁蕊 70 80 84 93

    李炜伦 66.5 74 79 94

    (因测试卷很多,故选择部分附后)

    可见,中学语文教师,若能在常规教学中渗透些“语文学”知识,既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又能使学生从课堂中体会到汉民族文化的无穷趣味与魅力。

    参考文献:

    [1](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2]王力,蒋绍愚 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王德春.多角度研究语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汉)刘熙.释名[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

    [5]黄厚江.语文的原点[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6]黄厚江.享受语文课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7]王意如.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师的素养[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

    (樊守媚 南阳市实验中学 4730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