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语文课堂开设自主阅读课的有益尝试 |
范文 | 席颉龙 在新课改的道路上,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这种兴趣转化为学习的能力和情感体验,这是每个教育者必须思考的命题。笔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面对问题而苦于表达的时候,当他们的作文话题和视野离不开家庭、学校和课堂的时候,深感语文课堂阅读积累的重要性,于是在课堂上大胆尝试开设自主阅读课和交流课。较之以往,效果颇佳。 缘起:有一名印度工程师撰文《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他指出,现在的中国人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作家王蒙也曾坦言“时代有些浮躁,读书使人沉潜”。这一话题在2010年高考作文中也曾被关注,在“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讨论……”实际上是针对国人阅读现状的讨论与思考。很难想象,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会是怎样的野蛮;同样难以想象,一个不读书的人,会是怎样的浅薄。本着“铁肩担道义”的精神,笔者决定在语文课堂上进行阅读课的教学探索。 一、心沉书海,志荡天涯 笔者每周大胆抽出一节语文课和一节晚自习,让学生自己阅读。跳出以往课堂讲授的窠臼,给学生自主阅读时间,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动起来、思考起来。要求每位同学至少要有3-5本课外读物,类如《读者》《青年文摘》《意林》《萌芽》《优秀作文选》《中学时代》《少年文史》《中学生博览》《文学读本》《中学生必读的经典智慧故事》,中学生必读书目中的文学名著、各类报刊等,带到教室,先自主阅读,再自由交换阅读、并进行佳作推荐,集体研读。这样可以积累素材,拓展视野,陶冶情操,也能培养学生的自学品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效果显现了出来:阅读可以让人内心平静,教室内更安静了,阅读是和伟大的心灵相互感应,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透彻深刻了。 从《从文自传》中可以得知,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曾对沈从文的人生观产生过巨大影响,为此,笔者也引导学生回归到生机盎然的校园和活动中,体会“大书”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下午课外活动期间,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活动场中去,到优美的书香校园中去,到报刊宣传栏前去,到校学生会组织的各种社团中去。感知生活、体验成长。 二、坚持诵读,书香盈耳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离上课2分钟前由语文科代表领起,朗读学过的课文或课前积累过的诗词,朗读是课前的一项准备活动,能够改变上课前混乱的状态,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景,熟悉内容,帮助理解,通过朗读学生还可以掌握课本中的疑难字词(音/形),把握语句节奏的快慢,语气的轻重,声调的抑扬,感情的褒贬,丰富想象,培养语感,也可以提高朗诵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也引导学生形成“晨背、午省、晚诵”的阅读方式,每周的班会也进行了改变,不再是老师一味地要求,而是根据需要变为“中华经典诗文朗诵会”、“抛弃陋习、文明成长主题辩论会”。让学生当评委、当主持。每一次阅读和活动就像一次人生的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三、创设情境、分享体验 每堂课坚持让学生组织知识积累,主要是阅读成果展示,时间:不超过5分钟。形式:自己制成课件,投影仪投影,简单内容抄写到黑板。内容:字形、字音、成语、病句、名言警句、名著介绍、名人典故、名句填空、仿写、对联、诗词鉴赏、作文素材、时事政治等。每天一位学生作为主讲提前准备内容,这时老师变成了接受新知识的受众,所谓开卷有益,一节课的积累容量不必太大,但集腋成裘,长此以往,学生得到的却是一顿又一顿的文化知识盛宴。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求每位同学都要有“积累本”和“午省本”,将自己的积累和阅读思考、瞬间感悟付诸于笔端,丰富自己。 课堂学生精彩积累举隅: 生一:《七苦诗》苦苦苦无限,不苦苦无穷。苦尽甘来日,方知苦是功。问题:请同学们分别指出七个苦字的意思。 全诗意思:以苦为苦的人,他的痛苦是没有止境的。不辛勤刻苦的人,他的困苦也是没有止境的。因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所以学会了本领,品尝到成功和胜利的甜头,才知道辛勤刻苦锻炼是获得事业成功的保证。 生二:背经典,免门票。岳阳楼景区推出游客背诵《岳阳楼记》免费游活动,随后,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山东蓬莱阁、宁波天一阁等景区也效仿推出“只要你会背,我们就免费”活动,话音未落,“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一时间,教室内书声琅琅,学生激情澎湃,兴奋不已,背诵经典的欲望更强了、兴味更浓了。 生三:今年是孔子诞辰2565周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孔子站在了中华文明的中轴点上,他上承两千多年的文化,又向下开启了两千多年的文化,使儒家思想在华夏土壤深深扎根。山东曲阜、香港、台湾等多地举行了祭祀孔子的活动。习近平总书记也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请说出一些有关孔子的尊称和歇后语。 孔子,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位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有关孔子的歇后语: 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孔夫子拿扫——斯文扫地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 孔夫子的徒弟——贤人 孔夫子打哈欠——满口书生气 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 这样的学习形式很受学生的欢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文本的挖掘,对学生潜能的调动,既是尝试自我激励的学习过程,也是对学生情感锤炼的过程,更是对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