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学古代游记审美教学研究
范文

    范红+杨薇

    一、古代游记审美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当中,游记分布不合理

    高中语文课本当中仅有《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等很少课目属于游记,这种课程内容的编排导致学生需要不断对游记进行赏析和背诵,导致在赏析方面存在欠缺。其次在游记审美方面,中学游记大都属于自然山水方面,并未涉及到哲学思辨等内容,高中游记偏重于哲学思辨,学生在不同年纪接受能力不同,但是没有过渡阶段,导致学生突然接受不适应,不利于学生对于游记的学习。

    (二)部分师生审美素养不高

    教师能够在游记当中发现审美,但是却不能够用优美的语言贯穿教学整个过程,语言对于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一些学校存在较大比例的老教师,他们的观念较为保守,不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仍然沿用旧式,导致在审美教育方面有所欠缺。同时由于面临中考高考的压力,学生大都是以获得知识和分数为目标,导致语文审美情趣没能提高。学生由于受到自身年纪和知识的局限性,审美能力不够,同时审美能力是需要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因此需要学生长期学习和有意识地培养,才能够有效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游记审美教学方式不当

    在进行游记课文的讲解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不当也容易造成审美教学不能够顺利实施。在阅读游记的时候,老师大都会范读,或者让学生集体朗读,课后背诵,但是这种方式过于流程化,不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游记的美感。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得以大面积推广,但是很多教师只是把自己的板书放在了课件上,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于游记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二、中学古代审美游记教学策略

    (一)对游记进行多方位审美

    对游记进行多方位的审美,如山水美,人格美,哲学美,民俗美等。进行多方位的审美能够丰富学生的审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三峡》一文短小精悍,却给我们展示出一副生机勃勃的图景,春夏秋冬,山水草木,把三峡的风光尽数展现。《与朱元思书》一篇文章精巧绝伦,对富春江秋景的生动描绘让人记忆深刻。《小石潭记》能够体现出作者愿为祖国报效,却不得志的苦闷心情。《岳阳楼记》当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也广为流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游记,作者借游褒禅山山洞的经历,揭示了一些治学上的深刻道理:“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由于作者思考得十分深入,因此对任何自然现象都能够触景生情,进而感慨。《醉翁亭记》中太守在宴请大家饮酒娱乐时写道:“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这就是对当地民俗的一种描述。

    (二)通过时代背景对游记进行梳理

    在進行游记教学的时候应当对作者的身世背景进行相应介绍,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游记之前对于当时的朝代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郦道元的《三峡》,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和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都属于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主张“推崇自然”,因此游记尚不成熟,主要以山川美景为主。而后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他们属于一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标志着游记的成熟。

    (三)充分使用各种教学方式

    教师应当对游记当中优美的句子和段落进行反复阅读,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进而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的阅读方式能促进游记审美教学,同时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能够增加学习的情景化和现实化,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切地了解到作者表达的意境。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游记的热情。

    (四)重视游记的细节描写

    教师在进行教学当中应当重视细节描写,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作者在描述水的部分的时候,全文并没有一个关于水的字眼,但是给我们呈现的却是清澈见底的水潭,作者通过水中的游鱼进行对比,鱼儿在阳光的照射下投射的影子照在水底的石头上,映衬出水的清澈。教师在此应当多注意文章中对于细节的描写,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细节的思考,从而提高审美情趣。

    小结

    古代游记是一种优美的散文,不仅言语优美,意境无限,同时充满了画面美和想象力。中学阶段是学生接受审美教育的重要阶段,语文课文当中游记通过独特的描述给人们增添美感,但是由于师生对于游记不够重视,因此导致游记的审美价值不能很好地开发,在教学当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提出的相关教学建议,笔者期望促进游记教学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管仁福,许明欣.论柳宗元山水游记气韵之“清”美[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7).

    [2]艾瑛.析“永州八记”中“虚实相生”的写景艺术[J].文史博览(理论).2009,(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