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激趣 诵读 点拨 |
范文 | 郑淑敏 有效教学要求我们激发教学活力,优化各种因素,用最佳的形式、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组织课堂教学,从而最大限度地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但是在现实面前,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仍存在程式化、效率低下的现象,学科特色尚未形成。长期以来,文言文的教法是“八字真经”,即“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加之长期以来高考命题文言考试也主要是考实词、虚词、句式、断句、翻译等,以致使人误以为就是这样教文言文——教师围绕考试需要传授知识和搞习题演练,学生也围绕教师的传授与训练,大多逐字逐句翻译和死记硬背,事倍功半。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为了让师生都有轻松愉快的心情面对文言文的教学任务,我们有必要优化文言文教学,重新激发课堂教学活力,从而向课堂教学要效率。 一、激发兴趣,促进乐学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趣的手段很多,笔者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学生只有有志于学,乐于学,才能取得好效果,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动机,培养积极的文言文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才是最有效的学习内驱力。有了这样的认知,我们不妨从课堂导入入手,如:“有一场这样的战争,不费一兵一卒就化敌为友”挑起学生的兴趣,给学生留下了悬念,学生有了好奇心就乐意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也不妨从文言与现实的比较中入手:“时下‘杜甫很忙,忙着手扛机枪,忙着挥刀切瓜,忙着身骑白马,忙着脚踏摩托,可事实上那时的诗圣杜甫他为什么而忙呢?”这就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杜甫的精神世界,也更有利于学生审读《登高》和《登岳阳楼》,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明确学习任务,提高注意力 实践表明,有意学习和无意学习的效果差别很大,所以,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在课堂上有意学习,不仅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会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注意力,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鉴赏杜甫的《登高》时,笔者就开门见山告诉学生杜甫诗的风格是“沉郁顿挫”,“沉郁”言其情感,“顿挫”说其语言,然后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根据学生对杜甫的认识,4位同学一小组合作探讨哪些诗句能体现“沉郁”的特点,“顿挫”又表现在哪里,放手让他们一试,其实我们会在课堂中收获很多惊喜。 (三)注重体验式学习,突出自主性 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所以不妨在文言文课堂的学习中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用已知经验来带动对未知经验的渴求,或让学生查找和课文相关的资料,或让学生小组合作质疑,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遍尝成功的喜悦,从而让学生产生持久的兴趣、强大的学习动机和克服困难的意志。例如笔者在教学《非攻》时,一开始就提出了本课的学习任务是学会断句。让学生通过工具书了解什么是“句读”,然后结合之前学过的文言文找一找断句的几个重要特征,再尝试归纳断句的方法。基本上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完成这一学习任务,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最后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明确了断句的方法。相比直接告诉他们断句的方法,这样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二、注重诵读,“言”“意”并重 朗读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首选方式,它有利于培养语感,增进领悟,促进理解。就朗读而言,它是真正实现了人人的参与。通过朗读可以把文章的神情理趣把握住,通过朗读的抑扬顿挫,节奏的轻重缓急把情感表达出来,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形成准确的认识,了解文章的思想脉络,而且经过视觉、听觉的刺激,融合心理活动,容易产生形象的感知,对文章的理解形成初步的印象,从而为文本的教授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和学生都有过很多因朗读而带来的成功的喜悦。例如学习《师说》的时候,在第一课时解题和分析了文章第一段,又解释了第二段中的重点的字词句的前提下,来学习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时。笔者先让学生听录音,再模仿朗读这一部分3遍以上,当然也是带着任务去的,思考这一部分的行文结构,和这一自然段中最明显的表现手法是什么。当朗读聲渐趋于无时,观察表情,很多学生似已有所悟。现摘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不知细心的同学们在这一段中有无发现其中的一个最为明显的表现手法? 生(大部分):对比手法。 师:是对比手法呢,还是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更为准确呢? 生(齐答):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师:理由呢? 生1:因为这篇文章是论说文,上一次课说过题目“师说”中的“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这是一篇议论文,所以应该是正反对比论证。 师:说的多好啊,能温故而知新。既然我们认为是正反对比论证,那么同学们这里有几组对比,对比的双方分别都涉及到哪些人呢? 这时课堂中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声音,有说三组对比,有的干脆就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大声地朗读出来:“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爱其子……”、“于其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笔者则在一二两组中站着未发任何一言) 师:既然同学们有这样的发现,那我们从课本出发,援引课内的句子来具体罗列这三组对比。 师生一起从课文中找相关句子,再结合幻灯片提示解决了这一问题。 师:既是对比,那对比内肯定投注了作者的情感倾向。他批评什么,赞赏什么呢? 生2:他赞赏像“士大夫之族”那样“不耻相师”,批评“耻学于师”的人,如当时的士大夫这些人和批评“耻学于师”的这种现象。 课堂中这种水到渠成的一步紧扣一步的流程与学生对文本的熟悉是分不开的,这得益于朗读,否则学生对于课堂的提问如果没有朗读的基础是不可能实现。以读促教,在这种喉舌筋肉的模仿中,可以为进入文本内涵的理解铺好前路。 积累离不开诵读。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诵读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随着诵读的质与量的增加,学生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自然是我们的课堂教学的目标之所在。 三、知人论世,深度鑒赏 在新课改背景下,师生互动已是不可撼动的课堂教学主流,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精当点拨又成为其中最为浓重而精彩的乐章。因此,引导和点拨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如果点拨得当必将事半功倍,否则将举步维坚。学生如果积累了相当数量的与文本类似的主观体验或阅读经历,具有初步的、健康高尚的人文情怀,能以博爱、宽容的心态去审视和关照人的存在,宇宙的存在,会用悲天悯人的精神与情怀来较为理性地把握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物质与精神的内在关系,那么面对文本同样会以平等、理解、赞赏的态度来正确寻求自己与文本的阅读平衡与心灵互动,会与主人公同悲喜,共命运,甚至会超越文本来努力重塑自己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和精神依存,会感同身受,会同病相怜。而且这种接纳和认同愈强,那么学生对文本中所潜存与展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就会表现出积极的趋同感与包容欲,否则再多的引申和拓展都将于事无补。例如在讲到《赤壁赋》的关键段落时,笔者迅速介入明代杨慎的《临江仙》,即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同时把必修二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介绍,通过正面讲解和横向比较,使学生较为感性全面地了解到作者被贬黄州期间的精神现状,从而顺理成章地推进到文章的第四章节的解读。作为本文的精华与难点,笔者当然不能回避和淡化情感目标,笔者反复引导,多方引证,深入浅出地启发诱导,让学生明白这反映了作者的相对主义观点和朴素的道家意识,同时也显示了作者思想中矛盾复杂的一面,即此时的苏轼既有儒家的积极入世,又有道家的消极出世,在进退两难的人生困境中,作者迫不得已而采取了折中守正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策略。这就像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结尾句中所说地那样:“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当然这也与“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还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反复表述的“古仁人之心”毫无二致。经过上述的教学变通,学生基本体会到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荣辱与共的情感联系,也领会了赤壁水月与作者精神情怀的内在关联,这样做比纯粹的哲学说教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同,此时再联系全文的景物描写语段进行深层引申也才有了鲜活的语言基础,景物与感情、情蕴与意象达到了完美统一,同时学生也能够基本理解作文与写作中如何调遣景物描写来为情感传递服务的这一惯用手法,而不是“为文造景”、“为文造情”,景物描写应该是行文构思的自然需要,不是点缀与装饰,更不是可有可无。 学生只有在充分而全面地了解和把握了苏轼的人生境遇、政治轨迹和生存现状后,才会缘文入情、知人论世、情景勾联,也才会真正唤起学生对落魄江湖的失意文人的深层认同和主动接纳,文本中有关自然山水描写的字里行间所涌动的情感波澜与身世沧桑才会获得学生二度创作的兴趣与动力,文本深厚的人文积淀才可能在学生心中获取存在的价值与空间,风情无限的赤壁水月才会成为创作者与阅读者共同的精神家园与情感驿站。否则枯燥的讲解与分析,照本宣科般的结论的搬运与拷贝都不会在学生心中留下任何有意义的人文滋养与精神唤起,这样的教学必定是失败和不幸的。 总之,教师应该立足教材和学生实际,优化教学策略,充分利用鲜活的语言文字来熏陶和感染学生,这对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品德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形成正确高尚的人生态度是极有益处的。 参考文献: [1]于洋.基于本体的文言文教学问题探源[J].中国教育学刊,2013,(8). [2]顾振彪.文言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16,(05). [3]赵庆礼.高中语文新课改后的文言文教学分析[J].亚太教育,2016,(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