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借鉴企业“5S”管理模式,构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新模式 |
范文 | 邵常伟+徐婷婷 作者简介:邵常伟(1983—),男,吉林省通化人,吉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方向为社会哲学。 徐婷婷(1983—),女,吉林省通化人,吉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方向为社会哲学。 摘要:将企业“5S”管理文化应用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学生管理方面的创新,对于构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新模式的合理建议,应该针对学生对“5S”管理的内涵把握不准确,以及应用初期“5S”管理实施方法过于枯燥等薄弱环节。主要通过深化“5S”管理的内涵,明确管理模式的方向性;把握“5S”管理的主体,实现管理有助于完善校企互动合作机制;立体式、多层面推行“5S”管理,逐步实现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升华。从而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打造建筑学院的品牌,最终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成长平台。 关键词:企业“5S”管理;职业素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日趋成熟。立足于校企联合办学,创办具有职业特色和职业竞争力的职业类大学是目前高职院校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在校企合作的大环境下,高等院校引进了企业“5S”管理模式,一方面,在内容上,要将学校在教学区、实习区、宿舍区三大区域的管理要求与“5S”管理一一对应;另一方面,在形式上,细化学生日常管理,逐步提高学生管理的标准和要求,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熟悉、了解企业管理的特点。最终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引进,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机制,深化合作内涵,将企业中职业理念与职业文化有选择的加以转化,使学生在学校形成的校园文化更快、更好地融合于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机制中,加快高校文化、人才模式与企业文化接轨。 一、借鉴企业“5S”管理模式,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主要成就 2010年,部分高职院校开始将企业“5S”管理模式运用于学生管理活动的试行,从效果上来看。首先,学生宿舍卫生比以往有很大改善,室内整洁干净,物品摆放有序并且布置温馨。学校宿舍管理的改进,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干净、舒适、安全的场所中学习和生活,同时逐渐把宿舍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这充分体现了“5S”管理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进而形成良好的风气。因此,“5S”管理不仅能够帮助高校宿舍改善卫生环境,还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其次,学院班级现状得到了合理的改善,借鉴企业“5S”管理模式,食品分院实施了动态的班级管理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班级活动,以求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教师能够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顺利实现。最后,学生职业素养得到了提升。随着“5S”管理文化已在学生心中升华为一定的道德品质,学生基本上杜绝了东西随意乱丢乱放的坏习惯,自我管理意识增强,同时个人的品质和素养也得到了提升。并且,学生们通过“5S”管理的自我提升,到工作岗位后,能够较快较好的适应企业文化,适应企业发展。 二、校园实施学生“5S”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对“5S”管理的内涵把握不准确 部分老师和学生通常把“5S”简单地理解为搞搞卫生、开展大扫除这些表面的工作,他们没有从宏观把握5个“S”之间的有机联系,不清楚前几个“S”都是为了养成最后一个“S”服务的,“5S”管理应在始于素质,并终于素质,学生素质的提高与各项活动的开展是相辅相成的。所以,“5S”管理应始终以学生素质的提升为主线,通过规章制度的约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风。 (二)推行“5S”过程中方法过于枯燥 学生“5S”管理方案制定,通常是以口述和文件的方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传达、推广,辅之以制度的约束,老师和学生在思想上毫无准备的前提下,往往只能被动的接受,抵触心理油然而生,对于工作的开展形成了阻力。同时开展过程中没有对“5S”管理的步骤的认真分析,缺乏创新,实施过程中与其它管理大相径庭,缺少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试点院系、班级作为范例,忽视了学生中的示范效应。因此,“5S”管理在学生群体中的开展应避免流于表面和形式。高职院校在5S开展过程中应着眼于提高学生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有利于教师的教科研工作的开展,要以实用为主,以方便工作和学习为主,不能只营造热烈气氛做足表面文章。 在企业“5S”管理模式下高等院校对学生素养提升应从学生特点、存在的问题、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虽然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主要是对“5S”管理模式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方面论述的灵活性差,在校园管理过程中引入“5S”流于形式,缺少对企业的调研,难以实现学校与企业相连接的桥梁作用,对企业的实际要求研究不够。 三、借鉴企业“5S”管理模式,构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新模式的合理建议 (一)深化“5S”管理的内涵,明确“5S”管理模式的方向性。 针对高等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在生活中过于彰显个性,缺乏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差;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卫生习惯差;社会实践中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知”与“行”相背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推行“5S”理念,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以上问题,根据企业和学校不同的群体性进行统一的规划,明确其发展方向。企业“5S”管理模式在员工的工作岗位上、职业素质的培养上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企业员工接受“5S”管理的各种体制直接原因是为了维持其生存的需要,即使通过后来长期不懈坚持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但归结其原因首先就是方向性非常明确,但方式过于呆板。高职院校学管目标明确,即瞄准市场、面向企业、适应需求、服务社会,其特色在素质培养与技能提高相结合,高等院校“5S”管理模式的实施方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如开展班级、寝室的整理、整顿大评比,开展多样的社团活动等,从多方面、多层次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和创新精神,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一方面学生从实际出发,设身处地的思考实施“5S”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注重个人能力的发展与先进的管理制度相结合,运用自己专业技能逐步提升在工作岗位上的“应变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的、积极的接受5S管理模式,使其明确“5S”管理的方向性。即从内心深处使学生践行这种职业素养培养模式的热情,进而提升其的职业素养。 (二)把握“5S”管理的主体,实现“5S”管理有助于完善校企互动合作机制。 对于通过构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新模式,借助于企业“5S”管理模式是一种有益的尝试。“5S”管理活动传播的就是一种精神的培养、更是一种文化的提炼,只有具备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这些精神和文化才能够被现代社会所接纳。尤其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传统高职院校招生制度的弊端日益呈现,如生源质量差,招生信息不畅通,以及传统观念中的“大学观”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扼杀了部分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2010年国家已经授权73所高职院校进行单独招生,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七所高校展开自主招生的教育体制改革,推进了全国高考改革的步伐。在高考前完成新生招生录取工作,从而进一步保证生源的质量,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以发挥,兴趣得以激发,达到因材施教,从根源上保障了职业学院生产出优质“产品”。以及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保证了学生能够有所学,学生管理者应该时刻在生活和学习中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把“5S”管理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中做到有得放矢,贴近现实、赢得用人单位的认可这是职业学院的生命线,保障职业学院可持续发的动力。 (三)立体式、多层面推行“5S”管理,逐步实现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升华。 在校园环境推行“5S”管理模式的实践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有形到无形的过程。首先,班级环境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环境,学生素养的发展主要在班级环境中完成,班级环境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挖掘潜能、培养创造力。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采取5S管理体制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相结合的措施。首先,班级5S管理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而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通过长期推行和反复实施。既实现学生职业素养得到提高,又体现师生之间产生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这样才能把“5S”管理中的素养提高一个新的层次。在班级的物质环境的建设中,干净、舒适、温馨的环境是学生安心学习的基本保障,5S管理在班级的实施应该由点到线再到班级、寝室以及各个层面的发展。其次,统筹班级整体的发展如同“木桶效应”原理。良好的班级环境是靠每一个学生共同努力完成的,通过以优带差、以完善带不完善,使得班级“5S”管理效果得到提升。高效辅导员是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桥梁,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主管理的潜能是无限的,开发具有无限潜能的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准确把握在社会转型时期对人才需求的调整,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其次,学生管理者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兼顾学生管理的具体特点,打破当代大学生的思维陋习,明确学习目标,准确给自己定位,使学校成为其成功、成才的一个平台。学生班级和寝室文化的建设是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它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学风、校风,直接体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班级和寝室文化环境的改变前期加大“5S”管理在寝室宣传力度,使其从思想上明白管理制 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后期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做到时时5S、事事5S、人人5S,最终建设整洁、舒适、文明的校园环境。“5S”管理模式的实施和发展是生活环境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努力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师生关系的融洽,使得教学环境得到改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而生活环境5S的实施主要是靠情感教育来实现的。师爱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是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关心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 综上所述,借鉴企业“5S”管理模式,构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新模式及其应用,应该面向统筹学生素养的提升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统一的原则,以市场的需求、学生具体特点为导向,深入地调查、潜力评价和情景模拟研究,通过借鉴企业5S管理模式,重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蒋菁.职业素质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06-107. [2]包秀华.论企业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J].北方经济,2006,(12). [3]崔立坤.试析5S管理及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商场现代化.2011(02). [4]陈晓涛.企业5S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03). [5]刘伟东.企业推行5S活动有效性的三个条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6]于华春.论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商贸工业. 2009(11). [7]王秋梅.高职院校构建职业环境提升职业素养初探[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8):39—62. [8]王希旗.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J]. 黑龙江高教研.2008(7):121-122. [9]潘懋元.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J]. 教育研究.2007(1):13-19. [10]裘燕南.创设丰富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职业素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10-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