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问题情境创设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范文 | 赵春良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问题情境创设法在高效课堂中被不断得到应用。问题情境创设法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问题情境创设法的具体含义出发,对问题情境创设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情境;矛盾式;悬念式;递进式;质疑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内涵 所谓问题情境创设,是指教师通过对学生特征、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教学开始前进行预期分析,从而为学生设计一个真实的问题背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情境创设常见的方法通常有矛盾式、悬念式、递进式、质疑式等。 二、问题情境创设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矛盾式教学情境 创设矛盾式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持久的学习动机。由于学生知识、经验、能力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可能会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见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或抓住学生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认识理解的差异,挑起“矛盾冲突”,在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情境,设置一些认识理解感悟的障碍或者所谓的“不和谐因素”,引发争论,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如,《妈妈的账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开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情深,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味很强的文章。王学芳老师在教授《妈妈的账单》这课时,设置了一个“提纲挈领”的主问题:为什么“0”>“60”?这个问题明显地展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激起了学生探究和学习的愿望。这节课能够设置一个核心问题贯穿全文,并牢牢抓住“0>60”的矛盾点深入,多视角表现,做一个有心人,课内课外有机结合,是一节非常精彩的课例。 (二)创设悬念式教学情境 创设悬念式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说问题是探究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与“调味剂”。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悬念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精神需要的“不平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悬念可以造成学生的心理期待,教师可利用学生急于想知道结果、欲一睹为快的心理,在悬念中巧妙地提出新任务,创造出探寻知识的良好情境。在教授新课时,有意地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产生种种疑问,激起寻根究底的探究欲望,从而使他们随着教师的思路,进入课文情境,探究事情的原因和结果。叙事文章往往有几处地方适宜于制造悬念:情节的高潮处或关键处;人物或事件的最后结局;人物或事件的结局面临几种不同的选择发展时。设计悬念时必须抓住文中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同时做到技巧上引而不发,富有韵味。 (三)创设递进式教学情境 递进式问题情境创设,是教师在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一些能把认知活动引向深层递进的问题情境,设置多个问题情境,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把学生巧妙地引入教学情境。成功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主动去探索新知识;诱导学生去逐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造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辖区一教师在教授《钓鱼的启示》一课时,巧妙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当你买东西时,售货员多给你找了钱,你会去归还,还是占为己有呢?当你考试时,监考老师有事走开了一下,你会作弊吗?(学生自主回答)不管是老师还是你们,都应该遇过这样的问题,当我们在选择应该怎么做的时候,是不是有点难啊?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跟我们一样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他是怎样选择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钓鱼的启示》(幻灯片出示课题)。本课的导入,根据该课文课题概括和篇尾点题的构文特点,抓课题,抓篇尾,首尾呼应,切入重点,导出问题,采用“递进式”的教学方法,非常巧妙:首先,符合构文特点,突出作者构思成文的写作思路,体现语文教学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教学思想;其次,重点问题的提出,促使学生由疑而思,由思而学,激活思维,生成问题,当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第三,变序的教学,有利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避免平铺直叙、呆板单一的教学程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为下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和探索基础。 (四)创设质疑式教学情境 创设质疑式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能力。思考和质疑像孪生姊妹一样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 也是学生创造思维的起点。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问题。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辖区一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乌鸦怎样才能喝到水?”问题提出后学生稍加思考后,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向瓶中投放石子,使水上升,然后就能喝到水了”。至此,作为传统教学而言,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此时我又进一步设疑:“向瓶中投放石子,乌鸦就一定能喝到水吗?”问题一出,课堂内一片沉寂,随后,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通过讨论与实验(教师课前准备好实验器材),得出了正确答案:“乌鸦不一定能喝到水”,“当瓶中的水不多时,即使向瓶中投放石子,乌鸦也喝不到水。”这与传统的教学显然是不同的。通过有的放矢的设疑,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鼓励质疑, 会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语 问题情境创设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它巧妙地将儿童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为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途径。 (编辑:龙贤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