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语文新课导入略谈
范文

    蒋晓敏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课堂应是充满艺术性和活力的,而这关键在于新课导入是否得法,本文就此展开简要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新课导入的界定

    新课的导入,是指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运用建立情境的方式,借助学习的旧知、经验和各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新课导入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并激发他们对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给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生动别致的语文课堂导入至关重要。实践表明,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

    二、新课导入的几个基本要求

    (一)新课导入要简洁

    导入环节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3—5分钟,应力求做到“简约不简单”。如果时间过长,内容复杂,一是不能保证教学时间,二是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

    (二)新课导入要实效

    导入要富有趣味,但不能“为导入而导入”,单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设计导入环节。如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最终都要为学习语言现象,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服务。新颖、巧妙地导入既能创设浓厚的语文学习情境,又能为学习新内容做好铺垫,真正起到“引导”的作用,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在导入中,教师架设攀登新知识高峰的梯子,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

    (三)新课导入要新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方式种种,许多方式在教学中为老师普遍采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它又是必须不断更新、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教学手法。用“一招鲜,吃遍天”的方法去套用所有课堂教学内容,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无论这种导入方式效果多么好,如果经常、反复地运用,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降低导入效果。因此,导入方法必须灵活、多样,给学生一种新异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新课导入的方法阐述

    新课导入的方法因教学情况而不同,本文结合自身教学情况选用几个导入法来展开描述。

    (一)形象直观法

    形象直观法,就是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幻灯、录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歌曲、图片等,把干巴巴的说教变得生动形象,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记一辆纺车》时,可以设计以下导语:同学们,我们首先来听一首歌(播放《南泥湾》)。这首歌唱的是1942年延安大生产运动,歌颂三五九旅战士“又战斗又生产”,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建成“遍地是庄稼,到处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的英雄事迹。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开展大生产运动吗?那时是抗战最艰苦的岁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共高潮,配合日寇重重封锁陕甘宁边区,想困死我们。当时边区经济极端困难:没衣穿,没鞋穿,甚至没饭吃。为了战胜困难,彻底粉碎敌人的阴谋,毛主席号召大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边区军民热烈响应,开荒种地,纺线织布。结果我们不但吃得饱,穿得暖,而且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接着用幻灯放映纺车图片)

    我们的对象是十三四岁的少年,讲的是与学生思想、心理距离较大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很容易搞成枯燥乏味的空洞的说教,学生听得恹恹欲睡,更不用提课堂效果了。借助现代化手段可以使课文的背景介绍变得生动形象。教师应尽力为学生的学习设置良好的学习情境,打破思维混沌的状态。听歌曲、放映幻灯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强化优美的学习气氛。

    (二)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就是教师在导入课文时,可根据具体的课文,利用幻灯片、多媒体等直观教具,或配乐朗诵,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渲染课堂的气氛,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迅速达到最佳状态,并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就会引起共鸣。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我们就可以先播放江涛的《愚公移山》,这样就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波澜,从而使学生快速地进入课文的学习。又如,《最后一课》在导入时,我们放一放我们自己的祖国当年国土沦丧,受外敌入侵的历史画面。让学生感受爱国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情感。然后说:今天让我们走进一个在外敌入侵祖国时的法国小男孩的心理活动,从而进入新课。

    (三)激情导入法

    “激情”就是激发情感。教师一上课就用声情并茂的开场白,把学生很快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意境和氛围中去。若要学生动心,教师先要动情。因此,讲述时教师的情绪要尽快“到位”,语句要说得有感染力。如《长江三峡》一课,可以这样导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这是大诗人李白赞颂长江雄伟气势的诗句,我们当代的作曲家谱写的《长江之歌》,更从惊涛澎湃的巨浪中看到了我们民族开拓奋进的精神力量。这首歌深情地唱道:“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那么在刘白羽的笔下,长江中景色最为瑰丽奇特的一段——长江三峡,展现出的是怎样的风貌神采呢?让我们来学习《长江三峡》这篇课文吧。”这样就使学生精神为之一振,趣味盎然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

    (编辑:龙贤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