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刍议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
范文 | 王玫 【摘要】写作能力是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写作兴趣、写作材料积累和文章选材、立意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指出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是写作教学的前提,写作材料的积累需要通过平时的阅读和生活经验积累,而写作的选材和立意则是写作教育的重点引导内容。 【关键词】写作能力;兴趣;写作材料;选材;立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能力是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体现,也是学生表达能力的展现。可是就目前的教学形式来说,多数学生排斥作文,忽视这一课程的重要性,他们总是觉得作文写作比较难,用文字很难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观念。因此,在作文教学课堂上他们表现得很烦躁。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在小学阶段如何进行作文教学。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枯燥,难以引起学生兴趣 长期以来,大多数的作文教学课堂是枯燥乏味的,教师在课堂上给出写作题目,给学生适当地讲解完后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这种课堂模式是为了教学任务而展开的,单纯的追求成果却忽视了写作质量以及效率。小学生年纪小,生性好动,在这样死板的课堂上坐不住,往往不能充满兴趣地听课并完成任务。 (二)学生阅读量小,难以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学生获得写作素材和学习写作语言的途径之一。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扩宽知识面,掌握基础语文知识,广泛的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小学生还不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因此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在课堂上,教师在给学生进行课文讲解时,不仅要教会学生课文的主旨内涵,也要教会学生阅读课文的技巧。很多小学教师在给学生上课时,只是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掌握度而忽视了学生对阅读技巧的学习和掌握,长期这样,学生只学到了课本上死板的知识,面对课外读本时,他们只能读懂文章的意思,而不能从写作的角度来分析文章,这样怎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呢? (三)写作材料和立意老旧 文章选择的材料和立意是关键,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大多小学生选用的材料平平且老旧,立意平常无深意,文章的开头没有吸引力,情节没有起伏性,没有新鲜感,这样的文章对读者丝毫没有吸引力,读者看到了开头就能预想到结尾,使读者完全失去了兴趣,这肯定是一篇失败的文章。好的文章要注重材料的选择和立意,材料选择得新颖、新鲜,就会像磁铁一样吸引着读者,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然而,好的写作素材源于生活,需要学生们自己去发现和积累。小学生还不具备很强的发现能力,这是导致他们写作材料和立意老旧的重要原因。 (四)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 写作作为一种主观意识的书面体现,其来源应该是现实生活。也只有在生活中获得的材料和感悟才是最真实的,才能为写作增添现实感。然而,小学生由于阅历有限,再加上当今家长和学校出于升学、安全等因素的考虑,限制了小学生的生活接触面,进一步增加其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难度。 二、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 (一)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改变课堂模式,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教师应改变课堂模式,将作文课堂内容变得生动趣味起来以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给学生们上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作文“写一些家乡的景物”时,我将课堂变成了聊天室,让学生们针对自己的家乡畅所欲言。学生听到我这么一说,瞬间就叽叽喳喳地说起来,我把他们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之间自由讨论,热情地聊着自己的家乡,在聊到家乡特别有趣的事物时,学生们竟然发出阵阵的惊叹声,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同时,我还会让学生们拿出画笔画出自己家乡的特色事物,有的学生画古旧的老房子,有的画家乡的老狗,甚至有的画家乡的特产,学生们都积极地投入到这节课中。最后,我让学生们安静下来,听听我家乡的事物,学生都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在结束时我让学生通过刚才的回忆与同学们的讲述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作文,这时候学生们就有话说了,能够语言流畅地表达出自己要写的内容,于是一篇篇充满特色与个性的作文便完成了,学生们在这节写作课堂上不仅尽情地释放了自己的天性,也通过作文习作提高了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 2.及时发现学生写作亮点,增强学生写作动力。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写的文章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毛病,如格式不规范、错别字等。然而教师在此时注意一切应该以保护学生的写作信心为先,尽力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及时赞扬。对于文中存在的问题,宜不点名指出。如当作文中出现一些共同的错误时,教师可在课堂上作如下发言:“我们班同学的作文都写得很不错,相信你们之中肯定会出伟大的作家。不过作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作家不会犯的哦。比如……”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教师应私下指出,应注意语言恰当,语气委婉。 (二)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使学生的阅读更加有效率。 新课标要求扩大小学生的知识面,这同样也是小学作文教学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课文教学时,需要在讲解课文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比如,在浏览大意时学会粗读,在理解文意时学会精读,遇到好的段落时学会反复去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看到好的、优美的语句时随手摘抄下来,以备写作过程中模仿使用。教师在教授课文时,应当适当把课文的阅读带到课外去,推荐一些与课本知识相关的读本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的过程中与课文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把从课外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文学习中去,帮助对课文的理解。 2.拓展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面。 教师要帮助学生消除课文读本与课外读物有差别的观念。许多学生认为书本上的课文比较重要,而课外读物可有可无,从而把大量的时间用到课本中的课文上,而忽视了课外阅读。其实,课外阅读更有助于学生学到新知识。课本上的课文向学生宣扬正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而课外读物内容较为宽泛,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接触到更为丰富的世界,学到课本中没有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当然,课外读物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避开具有不良内容的读物。教师在教学生如何阅读课外读物的时候可以把它当作课文来教学,把部分的内容当作课文知识来指导,教会学生有效地对课外所读的内容进行系统地归纳、整理收集,并在之后适当地写出读后感或是读书心得,这有助于学生深层地了解所阅读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进行习作练笔,为写作奠定基础。书读得多了,自然知识储备就多了,思维就开阔了,学生进行写作时就有话可说,语言的组织和表述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三)丰富学生素材积累渠道,关注新颖创意 1.走“万里路”,积累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教师指导学生发现生活,感受生活。教师可以在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定期组织学生户外走走,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美,将自己的发现和心得体现到写作中。另外,读书是积累素材的较为快速的方法。学生从丰富的课外读物中慢慢地积累素材,开阔视野,扩展思路,只有这样,学生在进行写作时才能有素材可用,有话可说,有观点要表达。 2.关注时事,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灵感。 好的文章需要深远的立意。文章素材用得再好,但是如果立意陈旧老套,这样的文章还是得不到读者的欢迎。立意是文章的核心,需要通过仔细思考来总结,一个好的立意可以让读者的顿悟之感油然而生,可以使读者对文章展开无尽的遐想,可以让读者无限回味。教师在平时上课时,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些当下流行的文章立意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让学生多多积累新鲜的写作素材,传播正能量,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三、结语 小学生处于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对写作还比较生疏,对写作的概念比较模糊,对写作的步骤还不够了解。不经过思考和准备写出的文章必定缺乏新意和可读性,学生长期这样写文章会扼杀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力,对学生的长期语文素质发展很不利。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学生小时候就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写作步骤,了解写作的意思和写作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完善教学方法,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最合适的教学内容。学生多观察、多积累、多练习,必定会写出好的文章。 参考文献 [1]马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科教新报 (教育科研),2011(19). [2]黄海.小学作文的问题与对策[J].语文教学,2007(14). [3]曹新星.让生活走进作文 让作文反映生活[J].吉林教育,2010(32). [4]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编辑:龙贤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