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恩施州旅游业的碳足迹分析
范文

    罗琼

    摘要:本文从旅游的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废弃物5各方面分析了恩施州的旅游碳足迹,为恩施州建立低碳绿色旅游提出了相应的意见。恩施州旅游碳足迹总量为231194t,恩施州旅游业中交通碳足迹所占的比例最大,占碳足迹总量的39%,其次是餐饮足迹,占碳足迹总量的32%,废弃物碳足迹占碳足迹总量的20%,住宿碳足迹占碳足迹总量的8%,游览碳足迹占碳足迹总量的1%。

    关键词: 碳足迹 旅游 恩施

    引言

    碳足迹也就是“碳“的消耗量,指机构或者个人因使用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组成的自然资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数量。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都隐含着碳足迹,比如,我们穿衣所需材料的获取、生产、使用、废气,中间的的各个环节都在进行着碳排放,就连我们一刻也不能停止的呼吸也在进行着碳排放。将碳足迹的概念运用到旅游业当中来,指的就是游客从始发地通过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到达目的地后,经过饮食、居住、游玩等一系列活动,再到游客返回始发地的整个过程中所进行的碳排放。通过碳足迹的计算,得到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意在使人们了解自己的出行和生活方式会对环境造成多大的影响,呼吁人们更多的采用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健康出行方式。旅游景区也可从碳足迹的测算中得知自己的经营管理模式是否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压力,让景区调整交通方式、更加合理配置景区设施,在满足游客游玩观光需要的同时,又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

    一、 研究区域概况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坐落于清江流域,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恩施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了州域经济新的增长极。近十几年来,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都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旅游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位居全省第五、第六,增长幅度位居全省第二。截止2012年1月,恩施州A级以上旅游景区26个,其中5A级1个,4A级10个,形成了“高A级景区集群”。

    Fig1. 2003年至2013年恩施州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收入简图

    二、恩施州旅游碳足迹的计算

    1. 数据来源

    恩施州旅游碳足迹主要来自游客的交通、住宿、餐饮、景区游览、废弃物这4个方面,数据主要参考了由恩施州统计局编写的2003年到2013年度《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2.碳足迹计算

    目前很多国家都推出了自己的碳计算器,主要分企业碳足迹计算和个人碳足迹计算两种类型【2】。企业碳足迹计算主要包括原材料、能源需求、车辆油耗与员工活动等所有环节。而个人碳足迹计算主要包括在规定的生活周期内所有活动(衣食住行)直接或者间接的碳排放量,主要涉及家庭生活、交通出行及消费方式等方面。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既涉及到旅游企业,又包含了个人(如游客、景区工作人员等),因此,两种类型的计算方法都可以再旅游业碳足迹中应用。本文采用肖建红【3】中的碳足迹计算模型来进行测算。

    ①旅游交通碳足迹计算

    交通碳足迹分为两部分,包括游客乘坐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到达旅游目的地所产生的碳足迹和在景区内乘坐交通工具产生的碳足迹,计算公式如下:

    3.住宿碳足迹分析

    住宿碳足迹中,高档酒店碳足迹最高,占住宿碳足迹总量的47%,中档酒店占住宿碳足迹总量的28%,中低档酒店占住宿碳足总量的19%,低档酒店(含社会宾馆)占住宿碳足迹总量的6%。

    Fig.4 住宿碳足迹比较图

    4. 游览碳足迹分析

    目前,恩施各大景区中腾龙洞游览碳足迹最大。高碳足迹的主要原因是腾龙洞景区照明设备较多,在恩施州所有景区中。腾龙洞是国家5A级景区,整个洞身巨大,洞口高74米,宽64米,洞内最高可达235米,且道路深幽、险峻,所以照明设备较多,同时洞内还开发了土家民俗表演、激光秀等表演项目,加大了照明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数量。

    5. 餐饮碳足迹分析

    恩施州属于山区,餐饮业采用的主要燃料是煤炭。餐饮碳足迹当中,煤的碳足迹为72664.727t,占餐饮碳足迹总量的97%,天然气碳足迹为1507.69t,占餐饮碳足迹总量的2%,液化石油气碳足迹为463.3562t,占餐饮碳足迹总量的1%。

    6. 废弃物碳足迹分析

    废弃物碳足迹当中,游客呼吸碳足迹所占比例最大,占废弃物碳足迹总量的64.5%,固体垃圾碳足迹占碳足迹总量的34.5%,垃圾运输占废弃物碳足迹总量的0.5%。

    四、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尽管以上数据集分析方法并没有详细地涵盖旅游业的所有的碳足迹,但是它仍然可以反映出恩施州在旅游业开发的过程中,注重各种资源配置,注重管理,注重景区服务质量。其中交通资源配置比较合理,其中汽车使用较多;旅游碳足迹的分配存在显著的差异,人为的景观和娱乐项目越多,旅游过程中的碳足迹就越大。住宿碳足迹和废弃物碳足迹分布比较合理。由于地理环境限制,恩施州目前的旅游餐饮能源利用上过于粗放。

    恩施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城市,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族风情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恩施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物质基础,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旅游对恩施生态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立一个景区低碳开发、低碳运营、游客低碳消费的良性机制,在满足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

    Fig.5 低碳旅游良性机制

    在景区开发时,做到规划先行,对景区开发处的生态环境进行详细的了解,避免盲目的开发,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毁坏植被,在开发过程中应做到边开发、边治理、边保护。针对景区内碳足迹较多的方面,建议景区尽量使用污染较少的电动车,使用节能照明设备。

    参考文献

    [1] 恩施州统计局《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3年至2013年版

    [2] 李伯华等:旅游风景区旅游交通系统碳足迹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J] 资源科学, 2012,34(5):956-963

    [3] 肖建红,于爱芬,王敏. 旅游过程碳足迹评估—以舟山群岛为例[J] 旅游科学,2011,25(4):0058 - 09

    [4] The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UNWTO/OMT).Climate Change and Tourism: Responding to Global Challenges (Advanced Summary)[EB/OL]. www.unwto.org/media/news/en/pdf/davos-rep-advan-summ-26-09.pdf, 2011-11-15.

    [5] 王微, 林剑艺, 崔胜辉, 等.碳足迹分析方法研究综述[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33(7):71-78.

    摘要:本文从旅游的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废弃物5各方面分析了恩施州的旅游碳足迹,为恩施州建立低碳绿色旅游提出了相应的意见。恩施州旅游碳足迹总量为231194t,恩施州旅游业中交通碳足迹所占的比例最大,占碳足迹总量的39%,其次是餐饮足迹,占碳足迹总量的32%,废弃物碳足迹占碳足迹总量的20%,住宿碳足迹占碳足迹总量的8%,游览碳足迹占碳足迹总量的1%。

    关键词: 碳足迹 旅游 恩施

    引言

    碳足迹也就是“碳“的消耗量,指机构或者个人因使用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组成的自然资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数量。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都隐含着碳足迹,比如,我们穿衣所需材料的获取、生产、使用、废气,中间的的各个环节都在进行着碳排放,就连我们一刻也不能停止的呼吸也在进行着碳排放。将碳足迹的概念运用到旅游业当中来,指的就是游客从始发地通过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到达目的地后,经过饮食、居住、游玩等一系列活动,再到游客返回始发地的整个过程中所进行的碳排放。通过碳足迹的计算,得到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意在使人们了解自己的出行和生活方式会对环境造成多大的影响,呼吁人们更多的采用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健康出行方式。旅游景区也可从碳足迹的测算中得知自己的经营管理模式是否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压力,让景区调整交通方式、更加合理配置景区设施,在满足游客游玩观光需要的同时,又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

    一、 研究区域概况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坐落于清江流域,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恩施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了州域经济新的增长极。近十几年来,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都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旅游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位居全省第五、第六,增长幅度位居全省第二。截止2012年1月,恩施州A级以上旅游景区26个,其中5A级1个,4A级10个,形成了“高A级景区集群”。

    Fig1. 2003年至2013年恩施州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收入简图

    二、恩施州旅游碳足迹的计算

    1. 数据来源

    恩施州旅游碳足迹主要来自游客的交通、住宿、餐饮、景区游览、废弃物这4个方面,数据主要参考了由恩施州统计局编写的2003年到2013年度《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2.碳足迹计算

    目前很多国家都推出了自己的碳计算器,主要分企业碳足迹计算和个人碳足迹计算两种类型【2】。企业碳足迹计算主要包括原材料、能源需求、车辆油耗与员工活动等所有环节。而个人碳足迹计算主要包括在规定的生活周期内所有活动(衣食住行)直接或者间接的碳排放量,主要涉及家庭生活、交通出行及消费方式等方面。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既涉及到旅游企业,又包含了个人(如游客、景区工作人员等),因此,两种类型的计算方法都可以再旅游业碳足迹中应用。本文采用肖建红【3】中的碳足迹计算模型来进行测算。

    ①旅游交通碳足迹计算

    交通碳足迹分为两部分,包括游客乘坐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到达旅游目的地所产生的碳足迹和在景区内乘坐交通工具产生的碳足迹,计算公式如下:

    3.住宿碳足迹分析

    住宿碳足迹中,高档酒店碳足迹最高,占住宿碳足迹总量的47%,中档酒店占住宿碳足迹总量的28%,中低档酒店占住宿碳足总量的19%,低档酒店(含社会宾馆)占住宿碳足迹总量的6%。

    Fig.4 住宿碳足迹比较图

    4. 游览碳足迹分析

    目前,恩施各大景区中腾龙洞游览碳足迹最大。高碳足迹的主要原因是腾龙洞景区照明设备较多,在恩施州所有景区中。腾龙洞是国家5A级景区,整个洞身巨大,洞口高74米,宽64米,洞内最高可达235米,且道路深幽、险峻,所以照明设备较多,同时洞内还开发了土家民俗表演、激光秀等表演项目,加大了照明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数量。

    5. 餐饮碳足迹分析

    恩施州属于山区,餐饮业采用的主要燃料是煤炭。餐饮碳足迹当中,煤的碳足迹为72664.727t,占餐饮碳足迹总量的97%,天然气碳足迹为1507.69t,占餐饮碳足迹总量的2%,液化石油气碳足迹为463.3562t,占餐饮碳足迹总量的1%。

    6. 废弃物碳足迹分析

    废弃物碳足迹当中,游客呼吸碳足迹所占比例最大,占废弃物碳足迹总量的64.5%,固体垃圾碳足迹占碳足迹总量的34.5%,垃圾运输占废弃物碳足迹总量的0.5%。

    四、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尽管以上数据集分析方法并没有详细地涵盖旅游业的所有的碳足迹,但是它仍然可以反映出恩施州在旅游业开发的过程中,注重各种资源配置,注重管理,注重景区服务质量。其中交通资源配置比较合理,其中汽车使用较多;旅游碳足迹的分配存在显著的差异,人为的景观和娱乐项目越多,旅游过程中的碳足迹就越大。住宿碳足迹和废弃物碳足迹分布比较合理。由于地理环境限制,恩施州目前的旅游餐饮能源利用上过于粗放。

    恩施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城市,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族风情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恩施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物质基础,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旅游对恩施生态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立一个景区低碳开发、低碳运营、游客低碳消费的良性机制,在满足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

    Fig.5 低碳旅游良性机制

    在景区开发时,做到规划先行,对景区开发处的生态环境进行详细的了解,避免盲目的开发,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毁坏植被,在开发过程中应做到边开发、边治理、边保护。针对景区内碳足迹较多的方面,建议景区尽量使用污染较少的电动车,使用节能照明设备。

    参考文献

    [1] 恩施州统计局《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3年至2013年版

    [2] 李伯华等:旅游风景区旅游交通系统碳足迹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J] 资源科学, 2012,34(5):956-963

    [3] 肖建红,于爱芬,王敏. 旅游过程碳足迹评估—以舟山群岛为例[J] 旅游科学,2011,25(4):0058 - 09

    [4] The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UNWTO/OMT).Climate Change and Tourism: Responding to Global Challenges (Advanced Summary)[EB/OL]. www.unwto.org/media/news/en/pdf/davos-rep-advan-summ-26-09.pdf, 2011-11-15.

    [5] 王微, 林剑艺, 崔胜辉, 等.碳足迹分析方法研究综述[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33(7):71-78.

    摘要:本文从旅游的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废弃物5各方面分析了恩施州的旅游碳足迹,为恩施州建立低碳绿色旅游提出了相应的意见。恩施州旅游碳足迹总量为231194t,恩施州旅游业中交通碳足迹所占的比例最大,占碳足迹总量的39%,其次是餐饮足迹,占碳足迹总量的32%,废弃物碳足迹占碳足迹总量的20%,住宿碳足迹占碳足迹总量的8%,游览碳足迹占碳足迹总量的1%。

    关键词: 碳足迹 旅游 恩施

    引言

    碳足迹也就是“碳“的消耗量,指机构或者个人因使用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组成的自然资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数量。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都隐含着碳足迹,比如,我们穿衣所需材料的获取、生产、使用、废气,中间的的各个环节都在进行着碳排放,就连我们一刻也不能停止的呼吸也在进行着碳排放。将碳足迹的概念运用到旅游业当中来,指的就是游客从始发地通过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到达目的地后,经过饮食、居住、游玩等一系列活动,再到游客返回始发地的整个过程中所进行的碳排放。通过碳足迹的计算,得到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意在使人们了解自己的出行和生活方式会对环境造成多大的影响,呼吁人们更多的采用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健康出行方式。旅游景区也可从碳足迹的测算中得知自己的经营管理模式是否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压力,让景区调整交通方式、更加合理配置景区设施,在满足游客游玩观光需要的同时,又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

    一、 研究区域概况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坐落于清江流域,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恩施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了州域经济新的增长极。近十几年来,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都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旅游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位居全省第五、第六,增长幅度位居全省第二。截止2012年1月,恩施州A级以上旅游景区26个,其中5A级1个,4A级10个,形成了“高A级景区集群”。

    Fig1. 2003年至2013年恩施州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收入简图

    二、恩施州旅游碳足迹的计算

    1. 数据来源

    恩施州旅游碳足迹主要来自游客的交通、住宿、餐饮、景区游览、废弃物这4个方面,数据主要参考了由恩施州统计局编写的2003年到2013年度《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2.碳足迹计算

    目前很多国家都推出了自己的碳计算器,主要分企业碳足迹计算和个人碳足迹计算两种类型【2】。企业碳足迹计算主要包括原材料、能源需求、车辆油耗与员工活动等所有环节。而个人碳足迹计算主要包括在规定的生活周期内所有活动(衣食住行)直接或者间接的碳排放量,主要涉及家庭生活、交通出行及消费方式等方面。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既涉及到旅游企业,又包含了个人(如游客、景区工作人员等),因此,两种类型的计算方法都可以再旅游业碳足迹中应用。本文采用肖建红【3】中的碳足迹计算模型来进行测算。

    ①旅游交通碳足迹计算

    交通碳足迹分为两部分,包括游客乘坐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到达旅游目的地所产生的碳足迹和在景区内乘坐交通工具产生的碳足迹,计算公式如下:

    3.住宿碳足迹分析

    住宿碳足迹中,高档酒店碳足迹最高,占住宿碳足迹总量的47%,中档酒店占住宿碳足迹总量的28%,中低档酒店占住宿碳足总量的19%,低档酒店(含社会宾馆)占住宿碳足迹总量的6%。

    Fig.4 住宿碳足迹比较图

    4. 游览碳足迹分析

    目前,恩施各大景区中腾龙洞游览碳足迹最大。高碳足迹的主要原因是腾龙洞景区照明设备较多,在恩施州所有景区中。腾龙洞是国家5A级景区,整个洞身巨大,洞口高74米,宽64米,洞内最高可达235米,且道路深幽、险峻,所以照明设备较多,同时洞内还开发了土家民俗表演、激光秀等表演项目,加大了照明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数量。

    5. 餐饮碳足迹分析

    恩施州属于山区,餐饮业采用的主要燃料是煤炭。餐饮碳足迹当中,煤的碳足迹为72664.727t,占餐饮碳足迹总量的97%,天然气碳足迹为1507.69t,占餐饮碳足迹总量的2%,液化石油气碳足迹为463.3562t,占餐饮碳足迹总量的1%。

    6. 废弃物碳足迹分析

    废弃物碳足迹当中,游客呼吸碳足迹所占比例最大,占废弃物碳足迹总量的64.5%,固体垃圾碳足迹占碳足迹总量的34.5%,垃圾运输占废弃物碳足迹总量的0.5%。

    四、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尽管以上数据集分析方法并没有详细地涵盖旅游业的所有的碳足迹,但是它仍然可以反映出恩施州在旅游业开发的过程中,注重各种资源配置,注重管理,注重景区服务质量。其中交通资源配置比较合理,其中汽车使用较多;旅游碳足迹的分配存在显著的差异,人为的景观和娱乐项目越多,旅游过程中的碳足迹就越大。住宿碳足迹和废弃物碳足迹分布比较合理。由于地理环境限制,恩施州目前的旅游餐饮能源利用上过于粗放。

    恩施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城市,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族风情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恩施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物质基础,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旅游对恩施生态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立一个景区低碳开发、低碳运营、游客低碳消费的良性机制,在满足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

    Fig.5 低碳旅游良性机制

    在景区开发时,做到规划先行,对景区开发处的生态环境进行详细的了解,避免盲目的开发,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毁坏植被,在开发过程中应做到边开发、边治理、边保护。针对景区内碳足迹较多的方面,建议景区尽量使用污染较少的电动车,使用节能照明设备。

    参考文献

    [1] 恩施州统计局《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3年至2013年版

    [2] 李伯华等:旅游风景区旅游交通系统碳足迹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J] 资源科学, 2012,34(5):956-963

    [3] 肖建红,于爱芬,王敏. 旅游过程碳足迹评估—以舟山群岛为例[J] 旅游科学,2011,25(4):0058 - 09

    [4] The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UNWTO/OMT).Climate Change and Tourism: Responding to Global Challenges (Advanced Summary)[EB/OL]. www.unwto.org/media/news/en/pdf/davos-rep-advan-summ-26-09.pdf, 2011-11-15.

    [5] 王微, 林剑艺, 崔胜辉, 等.碳足迹分析方法研究综述[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33(7):71-7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