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
范文 | 陈志娥 【摘要】“语文味”既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更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要想上出语文味,教师先要走进课文,在课文中尽情地领悟语文味,再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将“读”“品”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人物独特的个性和美好的情操及作者深邃的思想。 【关键词】语文;读品结合;情感共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崔峦在武汉市举行的第六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闭幕式上的发言中提到了“语文味”。语文味既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更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如何使自己的课里有语文味呢?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笔者就如何读出语文味,品出语文味做些浅显的探究。 一、摇头晃脑,读出“语文味” 一个没有朗朗书声的课堂,是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品味语言美的。语文素养不是靠分析出来的,而主要是靠读出来的。只有读,才能让文本中优美的语言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只有读,才能让学生从作品中体验真实的感受,获得享受和熏陶;只有读,才能真正品出语文之味。怎样在语文课堂上通过读的方式来彰显语文味呢? (一)保障读书时间,以读代讲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的课堂必须回归到以读去理解、感悟文意的传统教学方法上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腾出相当的时间让学生从容不迫地去主动读书,或无声默读,或跳读浏览,或低语吟读,或大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直接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沟通。如,在教学《惊弓之鸟》时,更羸和魏王的对话中所表达的意思,我并没有直接讲解,而是让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学生在至少四遍的读中完全理解了原文的意思,为后面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做了充分的铺垫。又如在执教《清平乐村居》,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宋词的韵律美、画面美。我让学生初步齐读,感知全文,模仿古人唱读的动作、神态再齐读,第三遍让学生边想象画面边自由读,抓住重点句子读后谈感受,然后聆听老师范读,再次想象画面,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后,又随着悠扬的音乐,利用课件播放画面。师生多种形式的美读,读到朗朗上口时,背诵便水到渠成了。 (二)读书方法灵活,兴趣盎然 单调的朗读形式是学生读得索然无味的诱因之一,丰富多变、生动活泼的形式,能不断刺激学生大脑神经的兴奋,燃起学生的兴奋点,从而读得兴味盎然,在读书中感悟文本。朗读形式多样:大声读、小声读、默读、齐读、小组读、下位找好朋友读、男女生比赛读、分角色读、师生共读、配乐读……我在执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巧妙运用引读法让学生感受小村庄发生的变化;在执教《晏子使楚》时,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晏子和楚王的正面交锋,晏子的睿智,楚王的自作聪明;在执教《识字四》时,该出手时就出手,利用范读帮助一年级的孩子读出味道来,还有领读、自由读、轻声快读、分组朗读齐读、指名上台带动作等方式。只有恰当的应用朗读方式,学生才会兴趣盎然,才能读有所获。 (三)注重读法指导,有效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我认为,朗读指导要从阅读的过程出发。比如,在初读的时候,尽量不齐读,因为学生对字词还没有掌握,课文还没有读通;当需要学生带着问题读文章的时候,最好让他们默读,因为他们需要边读边思考;当需要学生体会人物对话情节的时候,最好分角色读,这样语言就有了对象感;当学生遇到朗读难点时,教师可以先示范读,再让学生试着读……遵循阅读指导规律,在课堂上老师们运用得驾轻就熟。老师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从“外部技巧”和“内部技巧”两方面指导学生。所谓外部技巧是重音、停顿、节奏等;而外部技巧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对生活的感受,还有读者的想象力等。比如,在指导学生读《雷雨》中“哗、哗、哗”三个连续的拟声词时,让学生先去掉顿号齐读,加上逗号再读,让学生感受标点的妙用,领悟到雨声的魅力。在指导学生读《乌鸦喝水》一课中的“怎么办呢?”这句带有问号的句子时,先让学生自己读,再指名读,学生问的语气不够强,老师适时评价引导:“有点着急了。”再请男生读,女生读,着急的语气还不够,老师示范读后再加一句提示语:“多着急呀!谁再来读?”又指一名学生读,着急的味道浓了。老师适时点出标点的妙用:“怎么办呢?这句话后面的问号学问可真大,它就包含着乌鸦喝不着水那颗着急的心。”全班再齐读。课堂上,孩子们不仅在朗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朗读能力还在有效的训练中逐步提升。 二、品词析句,咀嚼“语文味” 特级教师陈忠梁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一堂真实本色的语文课,需要师生共同关注文本,让学生和文本零距离接触,通过阅读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来积淀知识、传承民族文化,通过挖掘文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文本的字里行间体会人物,深入地理解文本,从而促进言语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老师们品词、析句的方法颇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查找工具书理解词语 在执教《七颗钻石》板书“罐”的生字时,马上打开大屏幕上的“在线新华字典”理解“罐”的偏旁“缶”的意思。提示学生不要写错偏旁,并一笔一画地板书“罐”字。既让学生弄清“罐”的字义,又记住字形,一举两得。 (二)换词法 在上《雷雨》一课中的 “蜘蛛从网上垂下来”这句时,问:“垂”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生答:掉。 再问: 课文为什么作者不用“掉”而用“垂”呢?在学生若有所思,无言以对时,老师再课件出示“垂”的字形演变过程——树枝因硕果累累而坠向地面。“垂”的一头是连着的,而“掉”没有。说明蜘蛛在掉地面时还有一根丝拉着它,也说明雷雨前的风非常大,蜘蛛掉下来时速度快,也很狼狈。至此,孩子们通过理解“垂”这个词,感受到雷雨前的风之大,深刻体会到作者用词之精妙。因此,孩子们在读“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这句话时声情并茂。 (三)比较法 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的“裸露”一词时,教师首先范写“裸”与“裹”,在字形和读音上进行比较,帮助孩子识记这两个字。 师:大家首先观察这两个字的字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它们的相同点是都有“衣”和“果”,不同点是“裸”的“衣”在左边,还变成衣字旁。裹的衣分开了,一部分在上,一部分在下,“果”的位置也不同。一个在衣的旁边,一个在衣的里边。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裹”的意思是身体被衣服包着。“裸”的本意是脱掉外衣,露出身体。老师出示课件(裸露的山坡图),图上的山坡是脱去什么?露出什么? 生:失去了树林,变成了光秃秃的土地。 师:是谁让山坡变成这样的呢? “裸露”一词在老师巧妙的比较、迁移中深深地刻在脑海里,并真切体会到了森林的变化。 (四)辅以动作理解词语 某位老师引导学生读好“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的方法让人拍案叫绝。两个“越来越”很抽象,这也是课后练习需要运用的词。为了化解难点,老师让学生用手拍桌子,通过拍桌子的节奏和声音来模拟“雷声越来越响”的感觉。学生的读水到渠成。老师不满足于此,再问:想想雷雨来之前,周围的景物越来越怎样?孩子们更加活跃,生活场景再现:天越来越暗,乌云越来越多,风越刮越大,树枝越摆越快,马路上的人越跑越快……好家伙,一下子说了七八种现象。孩子们在活动中深切感受到课文用词之精妙。同样是用动作表示,老师又让学生用掌声来表示对“渐渐的,渐渐的”这一词组的理解。课堂效果不言而喻。 (五)通过演示理解词语 在执教《乌鸦喝水》这一课时。课文结尾说,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一年级的孩子对“渐渐”一词不太理解。我没有选择常规的换词法,而是运用了生动的演示: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瓶子、石子,并把乌鸦嘴的道具戴在拇指和食指上,“乌鸦嘴”一颗一颗地衔住石子往瓶子里放。随着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孩子们的情绪高涨,高声齐喊:“加油!”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做完实验,师问:你想对乌鸦说什么?生:乌鸦,你好棒!生:你好聪明呀!生:乌鸦,你真有毅力呀!师:你为什么这样夸奖乌鸦呢?生:因为乌鸦一颗一颗地衔石子,它没有放弃,最后就喝到水了。师:你真会观察!看来,如果乌鸦半途而废也是喝不着水的。做好一件事,不光要想办法,还要有毅力。我让全班同学掌声表扬他。又问:乌鸦想问大家,小朋友,你观察我放石子时发现什么啦?生: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师:是呀!你真会观察,课文里有一个词就是说水慢慢升高的。是哪个词?生:渐渐。师:谁能用“渐渐”说话?生:我渐渐长高了。太阳渐渐落山了。妈妈渐渐变老了。天气渐渐变暖和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老师的演示中巧妙达成。 语文课要想上出语文味,教师先要走进课文,在课文中尽情地领悟语文味,再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将“读”“品”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人物独特的个性和美好的情操及作者深邃的思想。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才会走出荒芜的沙漠,变得有滋有味。 参考文献 [1] 秦建新.个性化与语文味[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3). [2] 王爱华,曹春华.国内“语文味”十年研究综述[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11(11). [3] 申振芳.语文味,魂兮归来[J].中小学教育,2011(6). (编辑:龙贤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