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语文教学应追求有效的个性化解读
范文

    魏哲茹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应追求有效的个性化解读。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跟同伴、老师进行交流,跟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要瞄准学生“最近发展区”,促进个性化解读走向深入;要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匡正学生对文本的偏颇性解读;要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完善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个性化解读;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语文阅读教学倡导个性化解读,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浮光掠影地让学生读一读课文,学习一下生字词语,概括一下文章主题或写作特色即算大功告成;相反,应追求有效的个性化解读,切实引领学生沉潜于文本之中,揣摩内涵丰富的句子,欣赏表达精辟的语句,感悟文章的丰富内涵,领略文章的结构之美。

    一、引导学生跟同伴、老师进行交流,跟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多元化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加大力度,指导学生潜心阅读、积极感悟。由于受知识背景、生活阅历、认知方式及阅读能力的限制,学生解读文本,对文本的意义建构可能会出现偏差。面对这一状况,教师应适时地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引入正确轨道,进行纠偏与匡误,以促进阅读能力的真正提高。尤其是对于那些喜欢保持沉默的学生,要经常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指导他们思考问题,培养其质疑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在已有经验与新知产生相互促进下而获得的意义建构,这种建构只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因此,教师要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用自己厚实的语文知识,来引领学生开展阅读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解读不能不置可否,当学生产生种种错误解读时,应把错误解读当作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利用,鼓励、引领、指导学生跟同伴、老师进行交往,跟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注重对学生的原认知加以引导,有效地进行个性化阅读训练。

    二、瞄准学生“最近发展区”,促进个性化解读走向深入

    学生对文本产生不解或曲解属于正常,但其个性化的感悟与解读也会有闪光之处。面对学生解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处理,促进个性化解读走向深入。譬如一位教师教学《中国石拱桥》,一学生认为赵州桥并不雄伟,但文中却用了“雄伟”一词来形容它,是否属于用词不当。面对这个疑问,教师首先肯定该学生善于动脑筋,然后引导大家辨析、探究,最终形成共识。可见,当学生的认识存在偏颇时,教师不应越俎代庖,迫不及待地予以解惑;有效的做法是抓住机会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理解,以促进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这样做,不仅对发言者有促进作用,对其他学生的思考和表达也有启示作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间,即“最近发展区”。所谓“跳一跳,摘桃子”,就是指从现实水平向潜在水平发展的过程。这只“桃子”不能由教师摘下来送到学生手中,而应让学生自己去获取。教师的责任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去“跳”,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经验,发挥自己的能力去“摘”。明白了这一道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才能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言语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三、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匡正学生对文本的偏颇性解读

    阅读课堂上,有时学生会发表一些荒诞、可笑的言论,引起其他同学的哄笑。面对这样的偶发事件教师应镇静地寻找策略,妥善处理,匡正学生对文本的偏颇性解读。如,执教《陌上桑》一文,在教师问及学生“好多人见到罗敷都不约而同地观赏,这说明了什么”时,一位学生脱口而出“好色”,引得一场哄堂大笑。而此时教者发挥了应变技能,他非常冷静,面对当时此情此景,没有否定和批评那位学生,而是把学生的这个“错误”解读作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感悟“好色”与爱美之心的不同,帮助学生领悟了间接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课堂教学机智是一种教学技能和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离不开教学机智作用的发挥。当然,教师的教学机智需要爱心作支撑,教师要时时刻刻尊重、呵护学生;要凭借自己随机应变的心智和捕捉问题的敏锐目光,对突发事件或生成资源及时地作出判断,进而引领学生的思维驶向正确的轨道。只有这样,才能盘活各种教学资源,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

    四、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完善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独揽话语霸权,而要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评议,充分施展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在对话中,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含英咀华,指瑕修正,达成共识。譬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一文时,教师要求学生模仿章回体小说回目的形式来概括课文内容。学生一时兴味盎然,思维活跃,拟出了好多回目。面对学生所拟回目,教师给予了鼓励性的评价并进一步提出改进要求:同学们拟的回目非常精彩、各有所长,有的概括性强,有的讲究对仗;请大家在小组内进行品读,说说所拟回目有哪些长处和不足,提出修改建议;评议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回目是否准确概括了课文内容;二是回目是否采用了对联的形式。学生兴致勃勃地进行分组评议,教师则巡回指导,了解学情。之后,小组代表发言,对拟写的回目充分肯定其优点,也指出其不足,提出修改意见。

    如一学生对“蛮横押纲”中的“蛮横”未能恰当地概括杨志的性格,且与“妙计劫宝”中的“妙计”词性不对应,不如改为“慎行”;另一学生指出了一回目中的“青面兽”与“八勇士”不对应,上联取绰号,下联也应如此,应把“八勇士”改为“智多星”,等等。经过比较,学生还评出了最佳回目。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参与给予了充分认可,接着出示了小说原来的回目“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十分高兴地夸奖学生评出的最佳回目跟原回目相比毫不逊色。

    教师借助这种拟标题、明文意的训练,完善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其效果是立竿见影的。面对学生的思维成果,教师没有一味追捧,既发现长处,又看到不足。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引领作用,对所拟回目提出了中肯的评价和要求,而且参与学生活动,了解学情,予以指点。

    (编辑:龙贤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