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城市空间意象研究述评与展望
范文

    田逢军,+汪忠列

    摘 要:城市空间意象为解释城市中居民与城市环境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研究视角,对城市空间管理与环境规划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分析显示,国外学术界对城市空间意象的研究比较深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许多成果,而国内的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从研究的学科视角、核心内容、热点与重点、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来看,国内外城市空间意象研究有所异同。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城市空间意象特征的动态分析和对比分析、城市意象空间营造的理论与方法问题等层面提出了未来深入研究的方向,希望对国内城市空间意象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城市空间意象;比较研究;述评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K901.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在城市化、全球化、信息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活动范围以及信息获取途径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环境心理也随之发生改变,亟需新的理论去解释和应对。在城市环境中,居民既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能动地对环境进行使用,进而产生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形成脑海中的“主观环境”空间,这是城市空间意象研究的范畴[1]。作为一种能够有效解释城市居民如何与城市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理论和方法,城市空间意象研究已逐渐成为西方城市研究中的一个热点[2],尤其是国外城市规划学家、行为地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对城市空间意象这一问题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探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受此影响,国内学术界也开始关注和引入城市空间意象的理论和方法[3,4],并以之解释国内的城市居民环境心理体验与意象空间营造问题。由于城市空间意象研究涉及众多学科,且与之相关的问题非常复杂,迄今为止,国内尚缺乏对此的系统性研究总结。为此,本文试图对国内外城市空间意象研究进展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对中国城市空间意象的研究有所启示。

    1 国内外城市空间意象研究进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城市意象[5](也有学者称其为城市空间意象[6-8],本文采用此提法)逐渐成为国外城市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等诸多学科进行学术交叉研究的重点领域,相关研究的大部分灵感来源于著名地理学家和城市规划研究者林奇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5]。城市规划、环境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行为地理学、城市人类学、建筑设计等对城市空间意象的研究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对城市居民的相关研究表明,居民在活动期间收集的信息将会构成感知城市空间意象(城市景观中能激发观赏人员强烈情感反应的客体的价值),这种感知意象又与可辨认性(将城市各景观要素视为一个整体的程度)密切相关[9]。早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城市意象空间(是指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使城市居民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是存在于居民头脑中的“主观环境”空间)的结构性分析方面[10-14],该研究视角、研究方式与研究结论对城市空间规划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应用意义。伴随着西方世界大规模城市化运动的结束和城市居民日益高涨的对城市精神与文化环境改善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开始关心城市空间意象中所蕴涵的环境评价,希望了解如何设计城市环境和城市景观才能使居民感到愉悦[15],并进一步探索城市居民的环境评价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评价性城市空间意象研究逐渐成为国外城市空间意象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18],由于重视对居民心理体验属性的分析,该研究领域也逐渐成为社会心理学的特长[2]。但作为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内容,目前国外对城市空间意象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相关研究分散在多个学科,不同的研究方向之中[2]。其中,有关城市空间意象构成要素的研究仍较多借用了林奇总结出的城市空间意象由道路、边沿、区域、结点、标志等五大要素组成的理论框架[14,17]。城市空间意象的影响因素[18]与形成机制[19,20]是重要的关注点。此外,城市空间意象与市民活动行为之间的关系[21-23]也得到了广泛研究。从研究的核心内容上看,聚焦点体现在城市居民个体或群体对城市环境的经验性评价或认知加工结果的呈现上[1]。研究的范式也从以往的注重描述性研究(偏重于城市宏观层面上的城市空间意象),发展到描述性研究与诊断性研究(偏重于城市规划设计实践)并重。

    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徐放对赣州市居民感应地理的调查分析是国内学者最早进行城市空间意象研究的尝试[3,24]。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以 “城市空间意象”、“城市意象”为题名模糊检索1980年~2012年国内核心期刊,共有与此相关的文章34篇。从时间来看,国内对城市空间意象的研究开始于1983年[25],在2000年以后步入加速发展期[26-28]。总体上看,国内的城市空间意象研究尚处于理论引用和方法移植的初级阶段,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都尚显不足[29]。近年来,虽然有相关学者尝试提出了城市空间意象的概念体系[29-35],初步探索了意象空间特征[29-35]、意象要素[33,34]、意象空间模式[35,36]及意象的地方感[37]等,但上述研究仍多局限于对城市空间意象的描述性分析,较少涉及这种意象的形成机制以及行为与空间意象之间的互动关系等深层次的问题,而这是国外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新动向[38];研究的基本指向聚焦在整体城市空间上,较少涉及城市空间的微区位研究;研究的核心内容仍以城市空间意象的实体构成要素为主[31-36],鲜有从城市居民心理体验属性分析的视角对评价性城市空间意象的探讨。

    综上所述,国外城市空间意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已开展多年,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也日趋成熟,城市空间意象已成为城市环境中人地关系研究的独特领域和重要研究视角。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才开展不久,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数据的可获得性等方面与国外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而有关城市空间意象研究的理论与研究方法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还需要进行基础与应用研究方面的开拓[28]。

    2 国内外城市空间意象研究的比较

    2.1 研究的学科视角

    国外的城市空间意象研究从开始就呈现出典型的地理学时空视角,更多关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心智展现,这也使得城市空间结构的心智分析成为其早期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同时,以城市空间规划为切入点探讨城市特色、城市文化认知的差异是国外进行城市空间意象研究的另一重要学科视角[39];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城市空间意象中所蕴涵的环境评价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外学者的关注,因此,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在国外城市空间意象的研究中亦占有重要地位。

    国内的城市空间意象研究多是从地理学的学科视角对城市空间意象的结构及其构成要素进行解析,或是从城市规划的视角探讨如何塑造城市特色和彰显城市的人文精神,鲜有涉及到社会心理学学科视角的研究。关注城市居民的“身心愉悦”,讨论居民的需求特征对城市空间意象的影响以及城市居民在这一需求约束下的行为特征是城市空间意象研究的鲜明特征[2,40],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对解析城市居民的心理体验非常有效,因此,今后国内城市空间意象研究还应特别注重从心理学的学科视角,引入相关分析方法(如出声思维),强化其对城市居民的心理体验属性分析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加完整地分析“空间意象”在城市空间这一特定区域的深层演化规律与影响。

    2.2 研究的核心内容

    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外城市空间意象研究的核心聚焦内容已从对城市意象空间的结构性解析(以地理学的空间结构性分析见长)拓展至对城市空间意象构成中的非实体性元素的评价性分析(以心理学的心理体验属性分析见长),并有进一步向独特性城市空间意象(以城市规划学的城市文化认知差异分析见长)渗透的趋势;国内相关研究仍以城市意象空间及其构成要素的特征分析为主,少有涉及对评价性城市空间意象的研究,鲜见独特性城市空间意象的研究成果。由于揭示城市环境中独特性意象元素的构成是城市空间意象研究的重要目标[2],其对于提升城市特色、指导城市空间规划设计意义重大。因此,有关独特性城市空间意象的研究将是未来城市空间意象研究核心内容的重要组成。

    2.3 研究的热点与重点

    近年来,有关城市空间意象的特征、效应、形成机制与营造的研究是国外城市空间意象研究的热点与重点,而国内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有的才刚刚起步,有的鲜有涉足。

    2.3.1 城市空间意象特征

    城市空间意象特征的动态分析和对比分析是近年来国外城市空间意象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1,38]。目前国内有关城市空间意象特征的研究多着眼于当时的城市,关注的是现存的城市意象空间形态特征,缺乏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深入探讨[41];多选择某个单一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25-32,34,36,41],较少进行多个不同类型城市案例地的空间意象特征的对比分析。深入探讨和分析城市空间意象的总体特征,城市空间意象在不同类型城市、不同年龄段城市居民群体之间的差异性特征,城市不同功能分区的空间意象格局的内部差异性特征,城市空间意象格局等是未来开展国内城市空间意象研究的前提和重要主题。

    2.3.2 城市空间意象效应

    城市空间意象效应的研究为城市空间环境设计、城市居民活动的行为选择与评价、城市空间布局和资源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了新的视角,已成为当前国外城市空间意象研究的热点。国外相关学者研究发现城市空间意象对居民的态度和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42],如影响居民的活动体验评价[42,43]、对城市环境的评价[44]以及行为选择[21],甚至会影响到对城市资源管理措施的态度[45,46]和城市形象的形成与传播[47,48]。目前国内仅有少量研究涉及到城市空间意象的效应,如赵磊对基于意象理论的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定位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的初步分析[49],韩福文等分析了城市意象在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中的适用性[50]。而如何测量城市居民对城市特定功能区(如CBD、RBD、滨水区、历史街区、步行街区等)的空间意象与意愿、空间行为和城市空间发展的关系,如何探讨城市空间意象对城市形象塑造的影响等都是未来国内城市空间意象效应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2.3.3 城市空间意象形成机制

    探索城市空间意象的多元影响因素及成因,从机理上认识城市空间意象形成的内在机制,是国外学者研究中的另一重点问题,国内仅有少量学者涉及该领域的研究。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对影响城市空间意象的多元因素进行解析。相关研究表明,城市空间意象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城市环境因素和城市居民自身因素[51,52]。其中,城市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城市环境与城市空间结构[11,13,14,43,45]、城市特定功能区[53-57]、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20]、时空距离、文化差异与经济水平[58]等。城市居民自身的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和年龄、经济、经验、社会阶层、受教育程度和价值体系[59]等。另外,城市事件[55-57]、广告[59,60]、营销[61]与信息传媒[62,63]等媒介因素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对城市空间意象影响因素的研究仍集中在城市居民自身的因素上[56],但从影响力来看,居民自身因素对城市空间意象形成的影响是有限的,城市环境因素往往成为决定性影响因素。国外部分研究证明,人们对城市的感知和记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空间环境本身的特点,人们所见到、感觉到的城市空间结构具有超越一切的重要性[51,52]。因此,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空间意象形成的影响的研究将是未来城市空间意象影响因素研究的重要方向。此外,媒介的因素(如城市事件)近年来也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是城市空间意象影响因素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其二,对城市空间意象成因的理论探讨,主要包括城市意象理论、空间句法理论、地方理论和环境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其研究方法多为借助这些相关理论对城市空间意象的内部作用机制进行定性的理论探讨。如林奇提出了可意象性的概念,指出城市中的道路、节点、标志、区域和边界是对可意象性起关键作用的元素,可意象性是城市意象产生的主要原因[64];有的学者认为作为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的空间句法通过对城市空间系统结构性的描述,能有效揭示城市空间形态结构对空间意象形成的影响[65-67]。并且,通过认知地图与句法轴线图的关联分析可揭示城市空间意象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而可解释为什么许多并未具有视觉特色的元素在居民的认知地图中能够突显的原因[65,66]。地方理论为解释城市空间意象与地方感形成和相互促进提供了有力武器[37]。Hammitt &Cole认为人们对地方经验的认识和了解,会影响到其空间意象的产生与情感反应[45]。白凯等提倡应重视意象的地方感研究,认为这样才能更加清晰表明意象对人类的影响机制[68]。从环境心理学的视角,有学者认为城市空间意象的形成可解释为城市居民与城市空间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69]。但上述相关理论探讨多侧重于城市空间意象形成动因的某个方面,还没有从理论框架和研究体系的层面上对其形成机制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

    其三,对多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包括数理统计方法及其应用。如石坚韧等将城市开放空间满意度评价和城市地理及社会经济指针相结合,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明确了活力度因子和舒适度因子是对城市开放空间意象有重要影响的因子构成[53]。

    2.3.4 城市意象空间营造

    目前,从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互动的视角,用意象空间及构成去分析城市空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国外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37]。由于“意象是检验空间品质的有效方法”[70]。从这个意义上看,城市意象空间是衡量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优劣的一个重要尺度或标准。与以往的城市空间规划设计重点关注城市外部实体空间的组织和营造不同,城市意象空间营造重点关注空间主体的感知与认知,即关注人们“主观空间环境”的营造,对创新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有重要影响[70]。目前,国内已有少数学者尝试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如姚萍等探讨了广场在城市意象空间营造中的作用[71]。庄志民从文化设计的角度论述了城市意象塑造的操作指向[72]。但总体上看,这些研究多为描述性的探讨,对城市意象空间营造的理论化和系统化研究还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2.4 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国外的城市空间意象研究虽然体现出以社会调查与分析方法为主的特点,但也有融合与创新,从最初较多依赖认知地图和社会心理调查与测量方法到近年来包括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的技术方法不同程度的介入,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已被有效融入城市空间意象研究当中[57,73-76]。

    国内的城市空间意象研究方法多数依然沿袭林奇的调查研究方法,数据获取的手段以认知地图和问卷调查法为主[24],数据分析的手法也比较单一,主要是频数统计与比例分析,缺少对心理学分析方法(如出声思维)、统计学分析方法、景观评价法(如SD法)、空间分析技术(如GIS、空间句法、空间自相关)等新的研究方法的引入与尝试。

    鉴于城市空间意象研究的多学科性和多目标性,多方法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值得推广。应在延续认知地图、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传统的城市空间意象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引入心理学分析方法、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景观评价方法、空间句法等不同学科的新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同时加强深度访谈、参与式和非参与式观察、自然主义田野调查法等定性研究方法的运用以及定性资料的定量化分析,以弥补单一方法在效度和信度方面的缺失。

    3 研究展望

    在今后的研究中,笔者认为我们不仅要深入了解和借鉴国外有关城市空间意象的研究,也要立足中国城市发展的实际,尤其是要重点探讨城市居民与城市空间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并将其置于快速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中进行研究,最终为从群体层面理解人类的城市感知环境、行为与城市化以及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综上所述,在未来城市空间意象的系统研究中,以下四个层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探索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3.1 城市空间意象特征的动态分析和对比分析

    通过城市空间意象特征的动态分析和对比分析揭示城市空间意象的本质及其所反映的城市空间人地关系特征是城市空间意象研究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国内对城市空间意象特征的研究缺乏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深入探讨。未来研究应注重从时空维度深化对城市空间意象特征的动态分析和对比分析,即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城市空间意象的特征,重点从时间纵向的角度,探讨不同类型城市的空间意象变化特征和不同城市居民群体的空间意象变化特征。

    3.2 城市实体空间对城市居民空间意象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国外相当部分的研究证明,城市实体空间对城市居民空间意象的形成和发展有决定性影响。由于受研究对象本身的复杂性及相应研究方法的束缚,国内现有的城市空间意象影响因素的研究往往偏重于对城市居民个体因素的考虑,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因素探讨的不够。通过对城市宏观空间结构的整体性联系和城市微观活动场所的结构性特征在空间意象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理做深入剖析,应重点围绕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场所吸引因子分布对空间意象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并探讨空间环境因素在城市空间意象形成中的作用。因此,城市实体空间对城市空间意象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及其机理是未来研究中值得深入的方向。

    3.3 城市空间意象对居民的意愿、空间行为以及城市形象塑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对城市空间意象效应的研究是国内外城市空间意象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城市空间意象效应有哪些表现,如何对之进行测量则是当前城市空间意象效应研究的难点问题,也是今后研究中值得深入的一个方向。今后的研究应注重通过多学科方法的综合运用,深入探讨城市居民对城市特定功能区的意象、城市空间意象对居民意愿的影响、对城市形象塑造的影响以及城市空间意象的地方感等问题,以此来明确城市空间意象的效应。

    3.4 城市意象空间营造的理论与方法问题

    建立城市意象空间营造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对城市空间规划战略和对策的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目前有关城市意象空间营造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为描述性的探讨,对城市意象空间营造的理论化和系统化研究还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未来的研究可在结合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通过若干案例的研究,进行城市意象空间营造的理念创新、理论体系建构和方法创新探讨。

    参考文献:

    [1] Kitchin R M, Blades M.. The cognition of geographic space[M]. London: I. B. Taurus, 2002.

    [2] Michael H C., Stephen J P.. The geography of tourism and recreation: environment, place and space[M].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3] 周尚意,彭建. 浅析转型期村镇空间感应特点——以江苏省吴县东山为例[J]. 人文地理,1998,13(4):10-14, 48.

    [4] 鲁学军,周成虎,龚建华. 论地理空间形象思维——空间意象的发展[J]. 地理学报,1999,54 (5):401-408.

    [5] Lynch K. The Image of the City[M]. Cambridge: M. I. T Press,1960.

    [6] 李建宏,李雪铭. 大连城市空间意象研究[J].地理学报,2006,61(8):808-817.

    [7] 宋伟轩,吕陈,徐旳. 城市社区微观空间意象研究——基于南京居民250份手绘草图的比较[J].地理研究, 2011,30(4):709-721.

    [8] 朱庆,王静文,李渊. 城市空间意象的句法表达方法[J].新建筑,2005(4):77-81.

    [9] Walmsley, D., Young, M.. Evaluative images and tourism: the use of personal constructs to describe the structure of destination images[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8, 36(3): 65-69.

    [10] Mercer. Discretionary travel behaviour and the urban mental map[J]. Australian Geographical Studies. 1971, 9 (2): 133-143.

    [11] Pearce D. G.. Tourist district in Paris: structure and functions[J]. Tourism Management, 1998, 19(1): 49-65.

    [12] Pearce D.G.. Tourism in Paris: Studies at the Microscal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 26(1): 77-97.

    [13] Walmsley J. D, Jenkins J M.. Cognitive map of unfamiliar environment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2, 19 (2): 268-286.

    [14] Jutla R. S.. Visual image of the city: tourists' versus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Simla, a hill station in northern India [J]. Tourism Geographies, 2000, 2(4): 404-420.

    [15] Haung F, Tsai A, Li M T, et al.. Camera trajectory recovery for image-based city street modeling[C]. //IVMSP Workshop, 2013 IEEE 11th. IEEE, 2013: 1-4.

    [16] Nasar J. L.. The evaluative image of the city[M]. Sage Publications, 1997.

    [17] Takeuchi Y, Perlin K. ClayVision: the (elastic) image of the city[C]. //Proceedings of the 2012 ACM annual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ACM, 2012: 2411-2420.

    [18] Beerli A., Marti'n J. D.. Factors influencing destination imag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4, 31(3): 657-681.

    [19] Tasci A D A, Gartner C W, Cavusgil T S.. Conceptualization and operationalization of destination image[J].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Research, 2007, 31(2): 194-223.

    [20] Donald A.. Styles and methods of structuring a city[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970, 2(1): 100-107.

    [21] Chen C.F., Tsai D. C.. How destination image and evaluative factors affect behavioral intentions?[J]. Tourism Management, 2007, 28(4): 1115-1122.

    [22] Laaksonen P, Laaksonen M, Borisov P, Halkoaho J. Measuring image of a city : A qualitative approach with case example [J]. Place Branding, 2006, 2(3): 210-219.

    [23] Yu Q., Wang C L.. To Shape the Image of the City's High-Tech City of Chang Chu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enter[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3, 368: 156-159.

    [24] 李郇,许学强.广州市意象空间分析[J].人文地理,1993(3):27~35.

    [25] 徐放.居民感应地理研究的一个实例——对赣州市的调查分析[J].地理科学,1983,3(2):167-174.

    [26] 顾朝林,宋国臣.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规划,2001(3):70-73,77.

    [27] 顾朝林,宋国臣.北京城市意象空间调查与分析[J].规划师,2001,(2):25-28.

    [28] 顾朝林,宋国臣.北京城市意象空间及构成要素研究[J].地理学报,2001,56(1):64-74.

    [29] 冯健.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与意象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2005,25(2):142-154.

    [30] 田逢军,沙润.城市旅游地意象空间分析[J].旅游学刊,2008,23(7):67-71.

    [31] 王红,胡世荣.镇远古城意象空间与旅游规划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3):61-65.

    [32] 梁玥琳,张捷.武汉市休闲意象空间结构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4):632-635.

    [33] 李瑞.城市旅游意象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8):494-498.

    [34] 冯维波, 黄光宇.基于重庆主城区居民感知的城市意象元素分析评价[J].地理研究,2006,25(5):803-813.

    [35] 蒋志杰,吴国清,白光润.旅游地意象空间分析——以江南水乡古镇为例[J].旅游学刊,2004,19(2):32-36.

    [36] 田逢军,沙润,汪忠列.南昌市旅游地意象分析[J].资源科学,2009,31(6):1007-1014.

    [37] 张中华, 王岚, 张沛.国外地方理论应用旅游意象研究的空间解构[J].现代城市研究,2009(5):69-75.

    [38] 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9] Lathia N, Quercia D, Crowcroft J. The hidden image of the city: sensing community well-being from urban mobility[M]//Pervasive Computing.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2: 91-98.

    [40] Ilona Pezenka, Christian Buchta. "Measuring the resemblance between pictorial and verbal city image spac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e,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 2012, 6(4);326–339.

    [41] 侯兵,黄震方,尚正永.基于城市意象变迁的城市旅游形象塑造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9,29(12):2012-2017.

    [42] Hayllar B., Griffin T.. The precinct experience: A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J]. Tourism Management, 2005, 26(4) : 517-528.

    [43] Hillery M., Nancarrow B., etal. Tourist percep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J]. Tourism Management, 2001, 28(4) : 853-867.

    [44] Visser G. Gaymen. leisure space and South African cities: the case of Cape Town [J]. Geoforum, 2003, 34(1): 123-137.

    [45] Hammitt W. E., Cole D. N.. Wildland recreation: ecology and management [M]. NewYork, NY: John Wiley, 1998.

    [46] Ramkissoon H, Nunkoo R.. City Image and Perceived Tourism Impact: Evidence from Port Louis, Mauritiu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Administration, 2011, 12(2): 123-143.

    [47] Richards G., Wilson J.. The impact of cultural events on city image: Rotterdam, Cultural Capital of Europe 2001[J]. Urban Studies, 2004, 41(10): 1931-1951.

    [48] Bavinton N.. Putting leisure to work: City image and representations of nightlife[J]. Journal of Policy Research in Tourism, Leisure & Events, 2010, 2(3): 236-250.

    [49] 赵磊.基于意象理论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形象定位与产业发展研究——以山东省嘉祥县为例[J].旅游论坛,2009(10):770-776.

    [50] 韩福文,王芳.城市意象理论与工业遗产旅游形象塑造——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J].城市问题,2012, 209(12):17-22.

    [51] Hunt J D.. Image: A factor in tourism[D].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1971.

    [52] Pike S.. Destination image analysis: a review of 142 papers from 1973 to 2000[J]. Tourism Management, 2002, 23(5): 541-549.

    [53] 石坚韧,赵秀敏,王竹,等.城市开放空间公众意象的影响因素研究[J].新建筑,2006(2):71-74.

    [54] Ryder A..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dult entertainment districts: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 or going from strength?[J]. Urban Studies, 2004, 41(9): 1659-1686.

    [55] Snepenger D. J., Murphy L., O'Connell R., Gregg E. Tourists and residents use of a shopping spac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3, 30(3): 567-580.

    [56] Lee C. Lee Y., Lee B.. Koreas destination image formed by the 2002 world cup[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5, 32(4): 839–858.

    [57] Smith A.. Re-imaging the city: the value of sport initiativ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5, 32(1): 229-248.

    [58] 周永博,沙润,卢晓旭.文化遗产旅游地意象空间扩散研究——以苏州园林为例[J].地理研究,2012,32(11): 1311-1320.

    [59] Deborah P., Greg L.. New communicative challenges: Dundee, place branding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a city image[J]. Town Planning Review, 2009, 79(5): 507-532.

    [60] Zhu H, Qian J, Gao Y. Globalization and the production of city image in Guangzhous metro station advertisements[J]. Cities, 2011, 28(3): 221-229.

    [61] Hospers G J. Lynch, Urry and city marketing: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city as a built and graphic image[J]. Place Branding and Public Diplomacy, 2009, 5(3): 226-233.

    [62] Stepchenkova S., Eales J S.. Destination image as quantified media messages: the effect of news on tourism demand[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11, 50(2): 198-212.

    [63] Gelders D., van Zuilen B.. City events: Short and serial reproduction effects on the citys image?[J].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2, 18(1): 6.

    [64] 凯文·林奇,著.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2001.

    [65] 江斌,黄波,陆锋.GIS环境下的空间分析和地学视觉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6] 段进,比尔·希列尔,等,著.空间句法与城市规划[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67] 段汉明.城市设计概论[M].科学出版社,2006.

    [68] 白凯,赵安周. 城市意象与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中的趋同与分野[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10):1312-1320.

    [69] 保罗·贝尔,等,著. 朱建军,吴建平,等,译.环境心理学(第5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0] 田逢军.基于“游憩意象综合体”的城市空间意象营造[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229(11):91-96.

    [71] 姚萍,王源.广场设计与城市意象营造[J].城市问题,2004(1):33-36.

    [72] 庄志民.旅游意象塑造的操作指向论析——旅游文化设计探索[J].旅游科学,2008,22(5):54-58.

    [73] Echtner C M, Ritchie J R B. The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of destination image[J]. 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 2003, 14(1): 37-48.

    [74] Mackay K J., Couldwell C M.. Using visitor-employed photography to investigate destination image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04, 42(5): 390-396.

    [75] Son A.. The measurement of tourist destination image: Applying a sketch map techniqu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05, 7(4): 279-294.

    [76] 田逢军. 国民休闲背景下城市游憩空间意象特征分析——以南昌市为例[J]. 资源科学,2013,35(5): 1095-1103.

    Review on City Space Image at Home and Abroad

    TIAN Feng-jun, WANG Zhong-lie

    (College of Tourism and city management,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330013, China )

    Abstract: City space image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value for the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of city space, which provides an important perspective to expla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ity residents and environment. Foreign academia had been studying city space image for years and achieved numerous research outputs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while domestic research has just begun. Firstly,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city space image at home and abroad is reviewed in detail based on the databases of CNKI and Elsevier Science Direct. Secondly,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researches on city space image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ree aspects: 1) research perspectives;2) core contents and focuses of research; 3) emphasis and research methods. Finally, this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the trend on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he study on city space image in future.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s for research of domestic city space image.

    Key words: city space image; comparative study; review and prospect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