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提升词语教学的效度
范文

    关军

    【摘要】词语是文本构建的基本单位,是语文教学的抓手,更是听障学生语文中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要追求精彩高效的语文课堂,就要抓住重点词,多角度、多策略地激活词语,让词语形象、立体、鲜活起来,词语教学的效度也就得以提升。

    【关键词】词语;语文课堂;效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词语是文本构建的基本单位,是语文教学的抓手,更是听障学生语文中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我们不能“就词而词”,更不能离开词语探究文本,否则语文阅读教学将举步维艰。要追求精彩高效的语文课堂,就要抓住重点词,多角度、多策略地激活词语,让词语形象、立体、鲜活起来,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质量,最大限度的丰富内涵。词语教学的效度也就得以提升。

    一、联系语境,拓展词语

    手语是大多数听障学生沟通交往的主要方式,但手语并不能很好地联系语境呈现出一词多义的汉语言特点。因此,当学生以手语来理解词义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这一现象不能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会大大降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的效度。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联系语境,感知词语丰富的含义。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爬山虎的脚》一课中出现了“一顺儿”一词,文中的句子是这样的: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如果是听力健全的学生,根据已有的语言经验,不需要过多的处理。但在信息闭塞的听障学生的语言中,有“顺”字的手语是“顺利”,学生在读这句话的时候,仍然打着“顺利”的手语,这显然是不准确的。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中叶尖的方向,让学生图文结合想一想这句话里的“顺”是什么意思,它指的是事情进行得顺利的意思吗?学生得出这里的“顺”是指事物都朝着一个方向,用顺利解释是不通的。学生感悟到汉语言中一个字就有着这么多种解释,要根据语境去理解它们不同的含义,这是理解汉语言的重要方法。如果课堂上忽略了这一点,学生就不能准确地理解词义,感知文意,何来效率。

    二、再现场景,丰盈词语

    在聋校的语文课堂中,我们常看到这种情况,遇到“规律”这样抽象的词语,教师通过列举大量的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后,再带入文中体会,着实得下一番苦功。那这样的话,不容易理解重点的词语,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处理才能节能高效呢?《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二学年段阅读教学目标是: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读懂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落实的: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搭石》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可以理解重点词“协调有序”的含义:配合得适当,很有秩序。对于听障学生来说,这样解释虽能大致理解,但也会有缺失。如果对“协调有序”一词的理解与感知仅仅如此,那这一词语就会生涩、干瘪地存储于记忆中,很难在以后的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课堂上,我是这样丰盈这一词语的:

    师:“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生:配合得适当,很有秩序。/师:你从哪儿能感觉到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配合得适当,很有秩序?

    学生很自然地联系上文: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下文: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让我们来合作读一读,左边的同学就是走在前面的人,后面的同学就是走在后面的人。

    师:前面的——/生左: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右:紧跟上去/师:(逐渐加速)前面的——/生左: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右:紧跟上去/……

    师:是呀,“紧走搭石慢过桥”,有人踩脚或跌入水中吗?/生齐说:没有。/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听听声音——/生齐: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师:看看水中的人影——/生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师:配合得这样好,有人指挥吗?/生齐:没有。/师:这就叫做——/生齐:协调有序。

    我想此时的“协调有序”就像画面一样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学生不仅有声、有色、有情感地感知了这一词语的含义,也通过这个重点词完成了整段课文的学习。这样的课堂,怎能不高效?

    三、创设情境,运用词语

    听觉是我们接受信息最重要的途径,对于信息受阻的听障学生来说语言文字更加抽象。他们在学习中也常遇到这样的词语,通过查字典只能模糊地了解词语的意思,即使联系上下文也不能理解透彻,似懂非懂。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恰当地联系语境,创设情境,搭建由文字符号到现实生活的桥梁,让学生有机会进行语言实践,让他们在生活情境中切身体验,深刻领悟。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课《燕子专列》中有“呼吁”这样一个词语,工具书的解释是“向个人或社会申述,请求援助或主持公道。”那么,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呼吁”的呢?课堂中,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通过多媒体打出播音员主持的画面,准备好话筒,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想象:“电视或广播中的播音员为了让人们立刻行动起来寻找燕子,会说些什么呢?”学生们立刻跃跃欲试,兴趣盎然。他们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希望人们做什么、怎样做,表达得一清二楚。我趁热打铁:“刚才‘播音员对人们提出的请求,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就是—— ”我故意拖长语音,“呼吁!”学生却异口同声地回答。此时的“呼吁”有血有肉,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体会到了词语的含义,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针对现实情况,知道怎样发出呼吁。

    科学地创设情境,引领学生组建起抽象词语的立体形象,在情境中领悟,更在情境中运用。活学活用,这是词语教学的效度。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多策略的进行词语教学,赋予词语鲜活的生命,焕发词语的无穷魅力,让聋教育的语文课堂更加扎实、精彩、高效。

    (编辑:龙贤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