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诗性教育背景下探寻语文课堂上的书法元素之美 |
范文 | 【摘要】本文通过将文学与书法元素相结合,主要从读文识字、书文沟通、借文习书三方面探讨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书法元素之美。丰富了语文课堂的内涵,增加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语文课堂;识字;书法元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注重跨领域的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按照这个要求,本文通过将书法与文学结合,探索了语文素材中的书法元素之美,丰盈了语文课堂的内涵,让学生在美的浸润中提升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一、读文识字,品味书法“形”之美 语文课堂上有识字的需要。有人觉得高中生早已不存在“识字”的必要了,其实不然。在校本课程《校园碑文选读》的教学中反映出学生读不懂碑文这一点已体现出识字的必要性。《新课标》明确提出:“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最近文化界又在探讨着到底有没有必要让小学生恢复学习繁体字的问题。不管怎样,繁体字包孕着汉文化的流变,有很深的内涵,作为中国的青年,应该具备识记一些常用繁体汉字的能力,这是体现炎黄子孙素养的问题。当然,在语文课堂上,书法只是一味配料,必须把握住度,不刻意去普及书法知识,但有助于提升学生素养的书法元素是有意识、适时、恰到好处地“拿来”的。 (一)借助文学作品本身识字 碑刻既是文学作品,又是书法作品,校园里陈列的那些碑刻便是活生生的素材;教材中也时常附有一些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的书法真迹。对于这些教学资源,教师应该让学生边读边识。语文是要读的,而且读的是灵动的书法作品,耳闻眼见都是美的熏陶,这样学生可以在不自觉中识字,鉴赏汉字。譬如说,在通读碑文《摩崖石刻》时,学生每每对不同写法提出疑惑,我就适时地讲解其中的道理。学生便了解了“竝”(并)、“弟”(第)、“”(树)等通假字、异体字的写法,也知道了一些通假字有很深的内涵,有的是从象形文字、会意文字发展而来,有的反而比现行通用简化字更有意义,让学生对汉字的流变和汉语言文化的发展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二)借助文学表现手法猜字 校园里的楹联匾额也被我拿了来作为书法素材,和学生一起辨识校园多祉轩内“静以修身俭以蓄德,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这副楹联。学生在辨识“蓄”“寒”等字时有困难,又没有现成的答案,我就启发学生利用文学作品中对偶的手法,并从楹联的教化作用入手由内涵猜测用字。跳出了思维的框框后,学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很自然地领悟了一些书法知识。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在生活中和其他领域的学习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文”。在这里,学生走出课堂,在诗情画意的校园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书法问题,二者互补互通,彼此促进。如果能有部分学生通过读碑,在今后的“游山玩水”中,滋生出一份抚摸古碑,探访解读先人文人雅趣的情怀就更好了。 二、书文沟通,领悟书法“神”之美 欣赏书法之美,识字识体只是基础,其“法”(笔法、技法、章法等)、“理”(宇宙间对立统一的自然规律)、“势”(依靠呼应、映带、起伏、重力等体现出来的生命感)、“意”(作品中包孕的情感、哲思、作品展现的精神境界)之审美标准的内涵是极其深远的。这些内容对于教师而言尚是参不透的大学问,对于学生而言更显生涩。那么如何适时地选取一些书法、文学相关联的素材,让学生对其加以了解,也不失为一种美的浸润。 (一)借助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谈书法的技法美 曾有学生上交的书法作品,密密匝匝,满满当当,缺乏疏密相间的美感。我便拿来了欧·亨利的作品《最后一片常青藤叶》,让学生体会为什么小说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魔力,学生说是因为文章有些地方埋下了伏笔,而有些地方却故意不作交代,故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便有了阅读的审美愉悦。如果按照时间发展顺序,一写到底,那就枯燥无味了。于是我便引入了书法作品中讲究“留白”的必要,字与字间,行与行间,无不疏密有致,抑扬顿挫,开张势起,游龙走蛇,方可表现摇曳而来、迤逦而去的灵动。尽管我们还不能得其为什么该此处“空”,但我们可以让学生学着体会书法于文学在创作技法上的相通的美感和神韵,启悟学生的智慧,一点点提升审美情趣。 (二)借助文学作品的内涵谈书法的意境美 这里素材依然从教材或校园中捡拾来。例如教材中选用了苏轼《赤壁赋》和王羲之《兰亭集序》(冯承素摹本)的真迹,我启发大家思考:俗话说,字如其人。苏东坡和王右军的字迹中你能否读出其人物性情?有学生体察到王右军的字迹风神飘逸,说确实能体现魏晋时期的名士风流;而苏轼的行书,不是龙飞凤舞式的,是那种恬淡冲和的大家风范,与作者的人物之率真自然相得益彰。我又和大家讲,右军在暮春之初,与好友相聚于茂林之间,流觞曲水,仰观宇宙,俯察万物,于酣畅淋漓处,敞开胸襟,抒写人生情怀,全篇笔墨情调疏朗,神气洞达,变化万千,清醒时再写,再也无法达到原有的那份神韵;而苏轼的作品,我们现在看到这一层,可行家在书法作品《赤壁赋》《寒食帖》中更是读出了天才诗人在经历了人生浩劫之后的郁愤纠结无法压抑的心灵震颤和起伏。这份心灵的隐秘情怀,仅靠诗文的文字是很难立体地真实地传达的。就是说,书法作品不仅能表现人物性情,也能真实反映创作时刻的人物情感,得其神者,能感应到笔尖传达出的作者的高标的人格与生命的律动。 能对书法之“神”有所领悟的学生,是可遇不可求的。教师自己需要不断探索钻研,启悟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兴趣,注意挖掘培养人才,让学生“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 三、借文习书,传承书法之美 我曾经问学生,读了那么多校园碑文,楹联匾额,就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你能说出多少?学生说《重建苏州织造署记》承载了悠久的校园历史;《伟绩碑》歌颂了王谢长达校长的爱国情怀和艰苦创业精神;《己巳亭记》抒写了十中学子的爱校情怀,楹联匾额的内容是先贤对我们晚辈后生的循循善诱,等等不一而足。我接着问,这些丰厚的文化精神,如果没有书法这一艺术形式作为载体,怎么得以如此真实地呈现呢? 校园俯拾皆是的书法作品中,既有古时文人先贤的手迹再现,更有当代校长诠释诗意人生的大笔挥毫、学生为传承书法文化的作品展示甚至还有刚健不输前人之亭台匾额的题写。作为师生,我们在诗意的教学环境中感受美、欣赏美,我们更应该大胆地去创造美,提升自我修养,丰富校园文化,传承传统文化,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想,如何通过设置语文和书法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来为学生的未来、学校的未来甚至民族的未来留下些什么,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对此,笔者做过以下一些尝试: 1.带领学生习帖。我校语文组教师曾做过很多尝试,制作书法习字帖指导学生通过描红、临写等形式,以期提升学生的书写水平。笔者曾经在其他老师建议下,尝试以语文学科高考考试说明中的要求背诵篇目为素材,自编习字帖供学生描摹。此举也是力图把书法与文学结合起来,在传统文学经典熏染和书法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得到美的浸润和书法水平的提升。 2.引导学生创作。 3.笔者曾经组织开展书法作品展览活动。鼓励学生的原创对联和原创书法作品,培养学生活用语文、活用书法的能力,文学的修辞立意、书法的用笔章法的训练等都在其中得以体现。通过班级展示、校内展示的形式,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增添了班级、学校的文化氛围,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4.指导学生参赛。笔者曾带领多届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最近一次比赛在苏州文庙德善书院进行,内容非常诗意,是苏州历代名人吟诵苏州的经典诗句。《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应用与拓展这一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能在生活中和其他领域的学习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文;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注重跨领域的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我觉得确实应该更多地组织这样的跨领域文化活动,鼓励更多的学生投入实践,让书法这一传统文化形式在校园的文化活动中再次绽放生机,让日渐式微的“文人爱书,书家尚文”的文化传统能够在诗意校园中重修被捡拾和传承,让学生在校园里氤氲的一片书香墨香中得到美的熏陶与诗意地栖居。 四、结语 苏州十中柳袁照校长说过:“今天的语文教育,无论是形与神,都有面向优秀传统的必要。”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挖掘审美元素来提升学生的学养,传承优秀文化传统,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作为教育者,首先需要具有一双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的眼睛,唯“美”是取,为“语”所用,灵活地创造条件给学生一席探究实践的天地,“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让语文审美课堂开启学生的精彩人生,指引学生走向诗意的生活,成为有诗意追求的人。” 作者简介:张慧琪,女,1985年生,汉族,江苏苏州人,本科,在苏州市第十中学工作。 (编辑:马梦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