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提高高中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
范文 | 李群英 【摘要】诗歌在我们高中学段课本中占据了大量篇幅,但诗歌因其跳跃性和丰富性强成了学生理解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提高诗歌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做出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诗词教学;有效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孔子有言:“诗可以兴,可以群,可以怨,可以观,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可以识山川鸟兽之名。”诗歌以其隽永凝练的语言展示了丰富的知识和情感。多读一些诗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素养。然而诗歌因其跳跃性和丰富性强成了学生理解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尝试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既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为诗歌的魅力所折服,又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任重而道远。本文结合多年高中教学经验,分析了当前高中诗歌教学的现状,并就如何提高诗歌教学的有效性做出了尝试。 一、对高中诗歌教学现状的思考 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一到必修五均有大量篇目的诗歌教学安排,而选修中专门有一本就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足见高中阶段学生对诗歌的接触量,这么多的诗词学生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诗歌语言简约而凝练,情感含蓄而隐晦,寓意丰富而多变的特点及因年代久远的距离感很难产生共鸣的现实,这给学生的阅读鉴赏确实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几乎句句用典,且用词含蓄,学生接受起来有难度;有些学生本身就不重视语文的学习,更不要说静下心来细心品读诗词,再加上学生自身的认知审美能力的原因,所以对诗歌失去兴趣,即使是要求背诵积累的诗词也是强记硬背,过后很快就遗忘,很少有学生能真正投入到诗歌的情境中。此外,教师由于自身语文素养的原因,一提及诗歌教学,就围绕意象、情感、炼字、表达技巧等高考考点转圈,无论哪种类型的诗歌,教学套路完全一样,完全忽视了学生情况以及每首诗歌的侧重点,也导致了学生对诗歌课堂的厌倦。 二、注重方法,提高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语文,尤其对诗歌没有太大热情,我们就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开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的导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学生听听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学习李煜的《虞美人》,让学生听听歌曲《春花秋月何时了》;学习《望海潮》,可以让学生听听林志颖歌曲《望海潮》;在悠扬旋律的伴奏下,学生不再拒绝古典诗词,而且在不知不觉的传唱中背会了诗词,体会了意境,感受了情感,达到了教学目的,也不觉得学习枯燥。除了歌曲,我们还可以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李清照《声声慢》时,我们可以播放汪苏泷歌曲《李清照》导入,让学生猜猜本首歌唱的是哪位诗人,歌词中涉及她的哪些作品,学生兴致盎然,并积极回顾所学。我们还可以通过一副对联让学生猜猜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课件展示郭沫若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猜猜这副对联涉及的是何人,谈论了她哪些内容。学习李白相关诗词时,可出示对联“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神仙才媲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同样让学生竞猜诗人并谈谈对联涉及的相关内容,学生参与性极高。我们可以抓住与诗词有关的富有表现力的典故、民俗或者神话传说等,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学习李商隐的《锦瑟》,可以补充“望帝啼鹃”的典故;学习李清照《醉花阴》,可以补充用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打赌,陆德夫评价“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的故事…… 第二,因文施教,根据不同诗歌的侧重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人教版必修一所选的诗歌大部分都具有抒情强烈、意象丰富、意境优美的特点。那么,必修一就可以围绕意象为中心展开教学,总结到意境,进一步深入到作者的情感。《沁园春·长沙》抓住万山、层林、百舸、鹰、鱼等意象,品味壮阔博大、生机勃勃的意境,体会毛泽东胸怀天下的壮志;《雨巷》可抓住丁香、雨巷、油纸伞等典型意象,《再别康桥》可抓住金柳、青荇、水草等柔美的意象,培养学生对于美景的感知与描述能力。必修二选的大都是叙事抒情诗,我们可以侧重诗歌的抒情方式、诗歌艺术手法教学。如《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之比兴手法,《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之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景等等。必修三选的是我国唐代大家的作品,他们风格各异,都是诗歌史上的里程碑,对这些大家风格的了解和把握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侧重诗歌的语言教学,赏析语言特色,品味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必修四选的是宋代大家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既有豪放派苏辛,也有婉约派柳永、李清照,不仅风格大相径庭,写景更是摇曳多姿。因此,我们可以侧重从景入情,从诗歌的抒情手法入手去学习,并辅以感受豪放与婉约之风格。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诗歌的选择、布局更为精巧,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二单元“之身诗境,缘景明情”,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每单元所选诗歌都有其共同点,每单元都有教学的侧重点。我们就要根据这些不同点来准备诗歌的教学,让诗歌的课堂充满生机勃勃、五彩缤纷! 第三,专题教学,整合同题材、同时期的诗词,组成专题,横向对比教学;或是整合教材中所涉及的同一诗人、词人不同时期的作品,组成专题,纵向对比教学。比如,同样是写愁,我们可以把李白、李煜、李清照相应诗歌搜集整理,组成专题,对比教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写出了愁之长;“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写出了愁之多;“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写出了愁之重! 教无定法,贵在高效。我们要根据不同诗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诗歌教学的课堂效率,让学生爱上诗歌,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陈寅昆.浅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J].语文学刊,2012(4). [2]姜华.高中诗歌高效课堂教学探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编辑:龙贤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