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2001年以来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分析
范文

    袁田 杨永春 史坤博

    

    

    

    摘 要:以中国31个省域(自治区、直辖市)为地理研究单元,采用洛伦兹曲线、集中化指数、ESDA等方法,分析了2001年~2013年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此外,对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① 在空间上,非国有经济发展整体上呈典型的“地带性”和“梯度性”分布特征,表现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梯度衰减的发展规律;在时间上,整体表现为高值区域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逐渐蔓延、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同步提升的态势。② 非国有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集中化程度逐渐下降,趋于均衡发展,尤其在2001年~2005年间由集中分布向均衡分布转变显著。③ 非国有经济发展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分布特征,且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增强,但空间相对集聚状态未产生明显变化。④ 经济市场化导向的制度改革是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制度供给、市场化、全球化等共同推动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非国有经济;空间特征;影响因素;机制;中国省域;改革

    中图分类号:K902 文献标识码:A

    非国有经济是指由非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城乡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以及海外在华独资企业组成的国民经济活动的总和[1]。计划经济时期,主要由政府力(计划力)单一的主导模式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而在市场经济时期则迅速演化为由政府力和市场力共同推动的内生化动力组合机制。改革开放以来,非国有经济发展总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1982年,非国有经济刚刚恢复和起步,力量十分弱小,理论界认为该阶段属于可利用非国有经济为社会主义建设而服务;第二阶段是1982年~1997年,除个体经济外,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非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有了一定的地位,非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第三阶段是自1997年至今,该阶段非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以后,非国有经济日益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至2013年,非国有工业经济产值占中国经济活动总量的比重已超过75%,且非国有经济也是中国就业的主要载体[1]。

    当前,有关非国有经济的研究主要聚焦在经济学领域,且主要体现在非国有经济的运行效率[2]、经济效应[3]和发展环境[4]三个方面。非国有经济体的日益强盛也逐渐引起了经济地理学者的关注。总结来看,现有的中国非国有经济的空间特征研究主要是针对外资企业,如蒋永雷等采用空間自相关和圈层分析法研究了上海新进外资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5];赵新正等采用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对上海制造业外资企业的空间分布与演变趋势进行了研究[6],毕秀晶等通过空间插值法分析了上海现代服务业外资企业的空间格局[7];姜海宁等利用核密度估计法、Ripley's K函数分析了上海日资纺织服装制造企业的空间分布规律[8];另外,有少量针对个体、私营或乡镇企业等非国有经济类型的空间特征研究:李振等利用区位商、密度分布法探究了广州市个体私营经济的空间分布特征[9];康继军等采用空间自相关对中国省域的个体经济进行了空间相关性分析[10];樊杰等探讨了中国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省际差异[11]等。而除了吕承超等利用基尼系数、空间极化法实证分析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空间极化[12]之外,有关非国有经济总量结构的空间分布研究十分少见。综上所述,目前以中国非国有经济为对象的空间特征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从非国有经济结构来看,主要关注于外资经济,而对非国有经济总量结构的研究较为匮乏;二是从研究的空间尺度来看,以上海、广州等东部沿海城市为对象的微观尺度的研究居多,而对中国宏观尺度的非国有经济的研究较少。

    综上所述,本文以中国31个省域(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为地理研究单元,选取2001年、2005年、2009年和2013年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和三资工业企业的统计数据,运用洛伦兹曲线、集中化指数与ESDA等方法,对2001年以来中国省域尺度的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探讨中国非国有经济的空间特征与规律。

    考虑到21世纪以来中国非国有经济的产业素质大提升、结构大调整、总体大发展[1],且由于经济集聚的空间结构在时间上具有较强的粘滞性,短时间内发生的变动非常小[13],因此选取2001年、2005年、2009年和2013年为时间节点对中国省域尺度的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

    1 研究方法

    1.1 指标体系构建

    参考前人研究中的指标体系,测度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最为常用的三个指标是:非国有经济部门分别在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和从业人数中所占的比重[14]。基于现有数据的统计口径、连续性和可获取性,最终选取了非国有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三资工业企业①的固定资产投资、企业单位数、工业产值和从业人数分别占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比重来测度中国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水平(表1)。(1)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指数——非国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比、三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比;(2)非国有企业单位数指数——非国有工业企业单位数占比、私营工业企业单位数占比、三资工业企业单位数占比;(3)非国有企业产值指数——非国有工业企业产值占比、私营工业企业产值占比、三资工业企业产值占比;(4)非国有企业劳动力指数——非国有工业企业从业人数占比、私营工业企业从业人数占比、三资工业企业从业人数占比。

    1.2 研究方法

    1.2.1 指标权重的计算

    (1)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对原始数据进行极差标准化处理。以上11项指标均为数值越大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因此各项指标均采用公式(1)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ij和Zij分别为第i年第j指标的原始值和标准化后的数值;max(Cij)和min(Cij)分别为第j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指标权重的计算

    为了尽量减少和避免权重确定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及某些客观局限,本文采用变异系数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赋权,在此基础上利用加权求和法对中国31个省的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评价,具体方法如下:

    1.2.2 洛伦兹曲线和集中化指数

    (1)洛伦兹曲线的计算步骤:将31个省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由低到高排序;计算各省综合得分在中国31个省的总得分中的比重;按第一步的排序依次计算各省综合得分的累计百分比和各省的累计数量;以各省累计数量为x轴、各省综合得分的累计百分比为y轴,得到每一年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的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偏离均匀分布线越远,表明非国有经济发展的集聚程度越大;偏离均匀分布线越近,表明非国有经济发展分布越均匀。

    (2)集中化指数:

    式中,I为集中化指数,A为实际数据的累计百分比总和,R为均匀分布时的累计百分比总和,M为集中分布时的累计百分比总和。集中化指数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I值越大,数据分布的集中化程度越高;I值越小,数据分布的集中化程度越低(越均衡)。

    1.2.3 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1)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反映了观测值在区域范围内空间集聚的整体趋势或空间依赖关系。本文选Morans I指数进行测度,I的取值范围介于-1到1之间,当I>0时,表明非国有经济发展综合得分较高(或较低)的省在空间上集聚;当I=0时,表明各省的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趋于离散型分布,即在空间上随机分布;当I<0时,表明区域与周边省份的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空间差异性。计算公式如下:

    (2)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全局空间自相关只能反映出研究区内相似属性的平均集聚程度,而对于局部特征状况和小范围内的局部不稳定性则无法表现出来。局部空间自相关方法可弥补全局空间自相关的不足,直观呈现集聚区的具体空间位置和范围,并揭示局部区域的空间差异。判定局部空间自相关的指标为Local Morans I,其计算公式如下:

    当I值高且为正数时,说明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高值区域集聚;当I值高且为负数时,说明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低值区域集聚。根据局部空间自相关类型,可将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聚散分为四种类型:高值省集聚(H-H)、低值省集聚(L-L)、周边以低值省为主的高值省(H-L)、周边以高值省为主的低值省(L-H)。H-H和L-L 表明省域之间具有较高的空间正相关性,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与相似性明显;H-L和L-H表明省域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负相关性,空间差异性较强。

    2 结果分析

    2.1 非国有經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

    对中国31个省的11项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得到各省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并根据分值特征,将综合得分依次划分为低(0.00~0.20)、较低(0.21~0.30)、中(0.31~0.45)、较高(0.46~0.55)、高(0.56~0.85)五个等级,利用ArcGIS10.2软件进行可视化表达(图1)。结果表明:2001年~2013年间,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典型的“地带性”和“梯度性”分布特征,整体上表现为从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②梯度衰减的发展状态;在时间上表现为高值区域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逐渐蔓延、低值区域不断缩小、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同步提升的态势。具体来看,2001年,非国有经济发展的高值省有5个,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分别是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上海市、天津市;低值省有13个,集中在中西部地区。2005年,高值省增加至6个,新增江苏省;低值省减少为7个。2009年,高值省增加至8个,新增辽宁省和山东省;低值省减少为6个。2013年,山东省变为较高值区域,高值省演变为7个;低值省减少为4个。因此,非国有经济整体上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随着政策供给由非均衡向均衡的转变、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逐步推进、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同步提升。

    根据洛伦兹曲线的计算步骤,得到2001年、2005年、2009年和2013年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的洛伦兹曲线(图2)。2001年~2013年洛伦兹曲线的弯曲幅度逐渐减小,说明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距逐渐缩小。2001年的曲线偏离均匀分布线最远,表明2001年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最高;2013年的曲线偏离均匀分布线最近,表明2013年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的分布最为均匀。

    利用公式(3),计算得到2001年、2005年、2009年和2013年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化指数分别是0.380、0.287、0.291和0.268,集中化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且2001年~2005年间下降幅度最大(图2),表明2001年~2013年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的集中化程度逐渐下降,趋于均衡分布,尤其在2001年~2005年间由集中分布向均衡分布转变显著。

    2.2 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

    2.2.1 全局空间自相关特征

    利用OpenGeoda软件,计算出2001年、2005年、2009年和2013年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的Morans I值分别为0.173、0.173、0.239、0.233。I值均大于0且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表明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为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特征,即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或较低)的省在空间上集聚显著(图3)。

    2.2.2 局部空间自相关特征

    利用OpenGeoda软件,得到2001年、2005年、2009年、2013年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部空间自相关(LISA)集聚图(图4)。结果显示:第一,2001年~2013年,“H-H”类型区集聚在东部地区,“L-L”类型区集聚在西部地区,说明东部地区的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高,西部地区的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低;第二,“H-H”类型区与“L-L”类型区的省份数量始终多于“L-H”类型区与“H-L”类型区的省份数量,再次表明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第三,“H-H”类型区的省份数量多于“L-L”类型区的数量,说明东部地区的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高且影响范围较广,西部地区的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辐射范围较小。总体上,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相对集聚状态在2001年~2013年间无明显变化。

    “H-H”类型区始终位于东部地区,由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具有体制内负担小、体制外条件好的优势,因此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空间上首先从东南沿海地区开始发展,直至1990年代中期才开始向全国范围推广[15],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也由此呈东南沿海高、西北内陆低的空间特征。2001年,高值区域包含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自2005年开始,中部地区的安徽省和江西省也演变为“H-H”类型区,表明在2001~2005年间,安徽省和江西省的非国有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其中,江西省是唯一从“L-H”类型区转变为“H-H”类型区的省份,其非国有经济综合得分从2001年的0.195上升至2005年的0.414,以112%的增长速率位居中国各省增长速率之首。

    “L-L”类型区始终位于西部地区,从2001年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演变为2013年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2001年到2013年始终属于“L-L”类型区,由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处于中国西北内陆的最深处,较为恶劣的自然条件、相对闭塞的交通区位导致其对引进外资、承接产业转移等有利的政策条件敏感度较低,因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非国有经济发展综合得分始终在0.1左右波动。

    “H-L”类型区始终为四川省。四川省的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自2001年的0.281升高至2013年的0.405,一直位于西部地区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前三位。与之相邻的7个省(自治区、直轄市)分别是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陕西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除重庆市之外,其余6省的非国有经济发展均处于低或较低水平。

    3 影响因素及其机制

    经济市场化导向的制度改革是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制度改革通过政策供给直接促进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同时,制度改革的本质是市场化改革,经济市场化导向是非国有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此外,制度改革促进经济全球化,全球化也是非国有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16]。

    3.1 政策供给

    政策供给直接促进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政策的非均衡供给使非国有经济在东部沿海地区先行发展,直接导致中国非国有经济在空间上由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梯度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随着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制度供给向西北内陆渐进式推进,非国有经济发展也向西北内陆梯度推进(图1)。自2001年起,中央政府先后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宽非国有企业的市场准入”、“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在融资、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享有与国有企业同等待遇”等制度安排,发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一系列鼓励和支持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政策,为非国有经济发展营造了宽松的投资与发展环境,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法律、融资、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保障。分析发现,2001年~2013年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的集中化程度逐渐下降,尤其在2001年~2005年间由集中分布向均衡分布转变尤为显著(图2),这与2001年起政府颁布的上述一系列政策息息相关。此外,政府也通过对个体、私营等非国有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来促进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

    3.2 市场化改革

    经济市场化改革是非国有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逐步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副产品生产和销售步入市场化阶段,中央政府鼓励乡镇企业发展,私有经济在乡村部分地区开始萌芽,社会主义私有资本随之开始形成。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和农业人口流动性的逐步释放,形成了廉价的后备劳动力市场,市场背景下的企业劳动力限制取消,促进了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在东南沿海设立开发区,开发区政策意味着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促使外资企业在中国入驻,加速了中国市场化经济的形成。因此,东部地区的非国有经济形成先起飞效应,促使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梯度必然导致由东部到西部地区的产业整合,东部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控制性、支配性增强,通过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东部企业兼并西部企业等方式,形成自东向西的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了东部地区非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和中西部地区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已有研究表明,近年来,经济市场化水平整体上不断强化,经济市场化水平在空间上整体表现为从东部沿海向内陆地区梯度衰减的规律,且随着时间推移,由“零星分布”向“线状蔓延”再向“面状拓展”逐步演化[17]。本文分析结果显示,2001年以来,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高值区域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逐渐蔓延、低值区域不断缩小、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同步提升的发展态势(图1),市场化进程有助于改善非国有经济的生存空间和制度环境,是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3.3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非国有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改革开放初期,在东南沿海实行的开发区政策直接促使外商投资进入中国,外资企业不断进驻,推动了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经济开放程度显著提高。经济市场化引入了全球化要素,全球化动力又加快了市场化进程[16]。中西部地区经济虽属于内生型增长类型,从FDI或外贸来看都尚未较大程度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18],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向中国内陆地区的不断深入,政府也发布了相关政策来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外商投资,如2004年在《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鼓励外商投资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放宽了外商投资西部地区的股份比例和行业限制等措施,有效改善了外资企业在华尤其在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空间分布有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度递减的趋势[19,20]。2001年~2005年,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由集中分布向均衡分布转变显著(图2),这是经济全球化与政策供给共同推动的结果。

    概括来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开始实行渐进式、梯度化的制度供给,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率先成为发展先导区,“先起飞效应”促使非国有经济快速发展,直接导致中国非国有经济在空间上呈自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梯度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非国有经济发展向西北内陆梯度推进。此外,中国的渐进式制度改革本质上是市场化改革,同时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经济市场化促使经济全球化水平显著提高,外贸与FDI的参与度不断加大;同时,经济全球化动力提高了我国省域的经济市场化水平,加快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政策供给、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全球化共同推动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图5)。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1年~2013年的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指数、非国有企业单位数指数、非国有企业产值指数、非国有企业劳动力指数,采用洛伦兹曲线、集中化指数、ESDA等方法,探讨了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此外,对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① 空间上,非国有经济发展在2001年~2013年整体上呈典型的“地带性”和“梯度性”分布特征,表现为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梯度衰减的发展状态;时间上,整体表现为高值区域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逐渐蔓延、低值区域不断缩小、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同步提升的态势。② 非国有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的集中化程度逐渐下降,趋于均衡分布,尤其在2001年~2005年间由集中分布向均衡分布转变显著。③ 非国有经济发展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分布特征,且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增强,但空间相对集聚状态无明显变化。④ 经济市场化导向的制度改革是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政策供给、市场化改革、经济全球化等共同推动非国有经济发展。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深化与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促使制度供给、政策实施、资源配置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形成了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从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梯度递减的非均衡空间发展格局。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反映了中国的经济制度转型,本文分析得出的中国非国有经济从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梯度衰减的空间发展规律,基本准确反映了市场化改革在地理空间尺度上的渐进性,这在一定程度体现了本文关于非国有经济发展格局评价的客观性。同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空间上的非均衡供给与植入也促使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差异化空间格局的形成。总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改革的外在表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根本前提。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如何合理引导非国有经济在空间上的发展,是中国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迎秋, 刘霞辉. 中国非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三十年: 成就、经验与展望[J]. 社会科学战线, 2008,11:1-16.

    [2] 姚洋. 非国有经济成分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J]. 经济研究, 1998,12:29-35.

    [3] Wei Z, Varela O, Hassan M K. Ownership and performance in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J]. Journal of 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2002, 12(1):61-78.

    [4] 司政, 龚六堂. 财政分权与非国有制经济部门的发展[J]. 金融研究, 2010,05:1-12.

    [5] 蒋永雷,吕靖,李晶. 产业转型下上海新进外资企業空间分布分析[J]. 世界地理研究,2015,(01):103-112.

    [6] 赵新正,宁越敏,魏也华. 上海外资生产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2011,(10):1390-1402.

    [7] 毕秀晶,李仙德. 上海现代服务业外资企业空间格局及其机理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2010,(01):64-70.

    [8] 姜海宁, 张文忠, 吕国庆等. 上海日资纺织服装制造企业的空间格局[J]. 地理研究, 2016,06:1095-1106.

    [9] 李振, 周春山. 广州市个体私营经济空间分布特征[J]. 经济地理, 2006,S1:103-107.

    [10] 康继军, 张黎黎. 中国个体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基于中国各地区经济普查数据视角[J]. 中国科技论坛, 2012,03:86-91.

    [11] 樊杰,W.陶普曼. 中国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及省际差异[J]. 地理学报,1998(01):14-24.

    [12] 吕承超,张学民.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差异与极化研究——基于金融危机后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与管理,2015,(03):51-57.

    [13] Meijers E, Burger M. Spatial Structure and Productivity in US Metropolitan Areas[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10, 42: 1383-1402.

    [14] 樊纲, 王小鲁, 张立文,等. 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J]. 经济研究, 2003,03:9-18+89.

    [15] 丁四保.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地带性差异问题[J]. 经济地理,2008,(04):603-606.

    [16] 文东伟. 贸易、制度变迁与中国的经济增长[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07):51-65.

    [17] 杨永春,宋美娜,史坤博,等. 渐进制度变迁模式下中国城市转型测度的空间分异[J]. 地理科学,2016,(10):1466-1473.

    [18] 劉卫东, 张国钦, 宋周莺.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变趋势研究[J]. 地理科学, 2007,05:609-616.

    [19] 肖刚.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时空格局演变[J]. 当代财经, 2015,10:97-107.

    [20] 冯涛, 赵会玉, 杜苗苗.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区域聚集非均衡性的实证研究[J]. 经济学,2008,02:565-586.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Non-state-owned economy development since 2001

    YUAN Tian, YANG Yong-chun, SHI Kun-bo

    (College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geographical research units of 31 provinces in China,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non-state-owned economy development in China from 2001 to 2013 was analyz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orenz curve, centralized index and ESDA. In addi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mechanisms of non-state-owned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 discussed. Results show that: ①Non-state-owned economy development presents typical the "zone" and "gradient"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s a whole in the space, showing as the development law of gradient decrease from the east coast to the west inland. In terms of time, overall performance is that high value area spreads gradually from the eastern region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nd there is a tendency of synchronous ascension in the whole country. ② The concentration degree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non-state-owned economy development declines, which tends to be balanced gradually, especially from 2001 to 2005. ③The non-state-owned economy development has a more significant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is gradually strengthened. Nevertheles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relative special concentration. ④ The reform of economic market-oriented system is th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on-state-owned economy. The system supply, market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have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non-state-owned economy.

    Key words: Non-state-owned economy;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mechanisms; provincial level of China; reform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