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质量监测报告:从“双向细目表”向“价值取向框架”演变 |
范文 | 郭芳英 摘? ? 要:质量监测报告是指区域质量监测流程:命题—考试—反馈—改进四个阶段的“反馈”环节,简称质量报告,质量报告内容构成之一含 “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从以“知识与技能”的“双向”取向,向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多元”育人价值演变;从“抠知识点”,向关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业水平达成度演变;从关注教师的“教”,向着眼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及教研发展多维度的价值追求演变。 关键词:质量报告;双向细目表;价值取向 质量监测报告是指纸笔测试结束后,对参加测评的区域或学校在本次质量监测结果的整体性评价,是对各项统计指标数据,进行质性及量化相结合的反馈形式,是考试测评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旨在能及时、准确地反馈学校或区域在某一时段,学生学习质量水平达成状况的监测;基于数据统计,对阶段性问题进行诊断,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促进日后区域或学校学教工作的总结,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命题工作、考试组织等环节的提升;推动区域、学校教研及教学改进,对学习—教学—教研等起诊断及导向功能。 “双向细目表”已为大家熟悉并运用在考试命题中,本文所指的“双向细目表”与命题 “双向细目标”有相通之处,所不同的是质量监测报告中的“双向细目表”,更多的是基于测评后的数据统计,对各小题或主题内容、认知水平等结果作对比分析,挖掘数据价值,发挥诊断、决策、导向功能。 一、“双向细目表”的功能与样态 1.“双向细目表”的内涵及功能 “双向细目表”的“双向”,是指从学生知识内容掌握、学生认知能力二个维度进行详细规约的表格。若细目表用于考试命题,是命题人对试题的覆盖面、技能、难度等方面的设想与规划。若细目表用于考试结束后的质量报告中,是学生各试题得分统计数据,与“双向细目表”作相对应的比较,是学生在知识、能力与核心素养达成度结果。有助于参与此次测评的学校或教师,及时了解考了什么、怎么考的,从中推断学生对知识内容、技能与地理核心素养方面掌握状况;有助于其对试卷整体及试题本身,从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的考查结果分析;有助于学校、区域及学科在学习、教学与教研中进行总结与改进,并提供佐证依据。从图1、图2及表3作说明。 图1为笔者所在区某次高一质量测评中,不同题型的得分情况统计图。从宏观层面,反映所在区域本次不同题型的得分情况,可从中发现选择题掌握情况明显优于综合题。据此可得出:综合题后续需加强的诊断依据。 图2是对具体小题的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通过饼状结构图呈现,是选择题中某小题的四个选项正确率统计结果。正确选项为D选项,正确率为31%,错误选项C、B分别占比为37%、27%,错误选项C的比率比正确率还高。此时,可对照“双向细目表”,诊断到底是知识、思维品质、地理观念、试题本身、或非智力因素,推断是其中某个因素导致的,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若是知识又是哪个知识模块甚至是哪个概念、原理;若是能力是读图、计算、理解哪个方面导致的。因此,基于数据进行追根溯源,做到精准诊断,针对性整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测评的实效性,着眼于师生发展。 从表1分析得出:从全区整体来看,第7题的得分情况与第18、22题相比要低,第22题的掌握情况较好,难度小;从不同学校看,差异性明显,学校A与区域整体相比,学生对各小题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均较弱,得分情况要差,难度大。学校B,学生各小题得分情况较好,可推知学生学习及教学情况较好,在区域中有相当大的优势,但发现学校B在第22题中,与其自身相比,优势并不明显,可诊断为该内容是学校B的短板,需在后续中加强。 因此,通过图表数据,既可了解区域整体或在某个层面的具体情况,也可以针对不同學校更细小的内容进行跟进、分析与诊断。 2.不同时期“双向细目表”分析 (1)“双基”时代的“双向细目表”。此时期的“双向”体现在“知识与技能”二个维度上即“双基”,是“教学大纲”时期的产物。此阶段教学,以学科为本位,以关注教师的教为中心。因此,在评价的内容上,强调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数量、广度及深度,在认知水平要求上,更多的是对知识记忆、理解及应用,在技能上主要是对地理图表的判读(表2)。 [题号 分值 知识点 ? 技能 难度 1 4 地图三要素 ? 识记 0.85 2 4 经纬网定向 ? 理解 0.76 … … … … … ][表2 “双基”时代的“双向细目表”] (2)“三维”时代的“双向细目表”。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课程目标从“双基”向“三维目标”转变,课程目标在重视知识与技能基础上,更强调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与方法,并关注知识与技能获得过程中,所蕴藏的情感与态度等价值观。此时,“双向细目标”的样态为表3。 表3是对表2的继承与超越,即从“知识”向“能力”转变。尽管同样强调知识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要求,层次上已有较大的突破。能力水平层次不再仅是对知识的记忆,还重视知识的理解、运用、描述、探究,综合考查地理四大能力。因此,“双向细目表”对引导教、学与评价起一定的作用,尤其在对阶段性质量测评中,在查找问题、总结与反思、优化教学方式等方面有一定作用。 二、传统“双向细目表”存在的弊端 基于“三维”课程目标要求,“双向细目表”虽然有发展。但是,其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尤其对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引领教学与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从维度上看,停留在知识与能力二元评价 从总体来看,无论是“双基”时代还是“三维”时代的“双向细目表”,都是停留在知识与能力的“二元”维度。从评价内容上,两者对知识内容的评价视角本质上相差无几,同样是关注知识“点”及“考点”,考查目标落点过细。从认知能力要求上看,虽然“三维目标”下的“双向细目表”凸显了对地理思维能力的评价,但考察的是低层次的能力要求,对分析、评价及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凸显不足。《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其内涵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因此,与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关键能力及必备品格,发展学生全面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