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如何通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创建高效语文课堂
范文

    吴晓花

    【摘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语文课堂教学和高考检测的重要内容。本文立足于教学实践,从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入手,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创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自主阅读;创建;语文;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语文课堂教学和高考的主要内容。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加强自主阅读,通过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创建高效率的语文课堂。

    为了解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笔者利用工作之便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主要有:

    一是学生对课本的阅读不够。一节课堂教学,读书时间在5分钟以下的学生占87%,教师留给学生自己读书的时间也很少。读书是阅读教学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学生的读书时间不少于10分钟,才能熟读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即使教师讲得精妙绝伦,学生收获也不大。

    二是学生在课堂上活动不够。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状况较差,一节课中连一次发言机会都没有的学生占42%,在课堂上能经常动脑筋、想问题的学生只占16%。阅读课上的问题主要来自教师,只有少数问题来源于学生自己。在了解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的原因时,其中有45%的学生的观点是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教学活动很少。

    三是在语文阅读教学课中以讲代读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学中教师经常以讲代替学生读的占84%,很少以讲代替学生读的仅占4%。教师大多数是用传统的串讲式、填鸭式的方法,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阅读,给学生阅读训练的时间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一、指导学生自主制定阅读目标

    老师要依据高中语文的学习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以及树立价值观等方面来制定阅读目标。要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阅读目标的制订,一方面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目标的深度和广度。在制定目标时,学生可以向老师请教,可以和同学讨论,还可以参考各种资料,充分体现学生主动组织和利用各种资源等自主学习的特点。同时,目标要考虑课文的内容、体裁、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阅读水平等因素。如阅读《蜀道难》时,在我的指导下,学生确定的阅读目标为:

    知识目标:1.了解李白的生平、作品和写作风格;2.背诵此 诗。

    技能目标:1.通过具体意象体会空寂、苍凉的意境;2.掌握用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来表达主题的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对诗歌文化的热爱之情。

    在这个阅读目标中,“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培养”体现的是学习结果的类型;“背诵”“体会空寂、苍凉的意境”等词语体现了课文的体裁、内容;“培养对诗词文化的热爱之情”则体现了学生内在的一种情感变化。这些目标都非常明确。

    二、千方百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也是进行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在阅读教学中要抓住“新”“情”“思”“境”四个字激发学生的兴趣。“新”,就是老师要认真研究教材,运用新知识和新内容,从新的教学视角,不断更新教学方法,选择恰当的“切入点”,让学生由于学到了新知识和新内容而感到高兴,自然而然地唤起对美的期待和向往,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情”,就是抓住每篇课文独特的情感特点,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立足于课文中的具体形象,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展开丰富的想象,使课文中的形象更加丰富和完善,从而达到以情激趣的目的。“思”,就是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境”,就是运用多媒体、学生模仿表演等形式创设情境,把课文里的“此情此境”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我情我境”,极大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使学生养成乐学的习惯。

    三、分步骤指导学生自我阅读

    学生的自我学习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步骤进行。第一步,指导学生自我预习,主要是让学生查阅与课文及作者相关的知识、通读课文、进行预习设问,由学生自己总结出阅读的重难点,并对关键性问题进行思考,形成对阅读教学的期待。第二步,指导学生自我阅读认知,主要是通過自我确定重要信息、筛选信息方法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深入理解内容的含义。在筛选信息方面,引导学生自主掌握和运用在文章的重要部位找关键字句、根据阅读目的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提取信息、依据特定的语境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推断等方法。比如,《游褒禅山记》这个标题,就表明文章的内容是记游褒禅山的经历。第三步,指导学生自我质疑,主要是从文章的社会背景、主要内容、联系新旧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提出并深入思考问题,加深理解文章的主旨。第四步,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靳健.语文课程研究[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

    [2]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走进高中新课程编写组.走进高中新课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编辑:郭恒)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5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