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孝”与“孝道”的内涵变化 |
范文 | 梁莉敏 【摘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直被大力提倡。甚至有人说只要恢复了孝道,社会风气就能变好,道德水平就能得到提高。针对这个观点,本文将选取与“孝”及“孝道”有关的文字为视角,以我们祖先创立这些文字为源头,探究其流变的过程,回到人、回到历史,然后再重新出发,以展望未来,探究本质,探讨何谓“孝”、何谓“孝道”,以及21世纪的今天,我们还该不该提倡“孝道”。 【关键词】孝;孝道;文字流变 【中图分类号】H02 【文献标识码】A 在前不久召开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要增强“文化自信”,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而 “孝”作为我国从古至今最重要传统文化之一,一直被古今圣贤、文人墨客大力地提倡,从未间断。甚至有人断言,只要恢复了孝道,社会风气就能变好,道德水平就能得到提高。然而,一百多年前的鲁迅先生曾抨击这是吃人的礼教,巴金的小说《家》痛斥这是封建家庭伦理。“孝”和“孝道”真的是一回事吗?讨论这个话题,有很多的切入点,本文将以和“孝”有关的文字为视角,追溯我们祖先创立这些文字的本义,以及其流变的过程,以人和历史为出发点,展望未来,探究“孝”文化的本质,梳理何谓“孝”、何谓“孝道”,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不应该提倡“孝道”。 一、远古的“考”是老人的噩梦 甲骨文的“考”是一个长头发的老人,手拄拐杖,表示拄杖的衰弱老人。在古代,成年人是束发的,而到了老年,头发稀疏,就披散开来,意味着老人已经不必束缚自己了。 《说文解字》说:“考,老也。”考就是老,两个字互通,都是老年人的意思。考和老后来发展出不同的含义,老表示老年,而考则表示去世的父亲。《礼记 ·曲礼》说:“生曰父,死曰考。”去世的母亲叫妣。有些墓碑上会刻“先考”“先妣”,用的是这个含义。 “考”字下面的木棍也许有更深的含义,这个字深藏了一个远古时期的风俗——棒杀老人。广西桂林一处7000年前的古人类遗址,发现了14具头骨,其中4具头骨发现有明显被钝器打击的伤痕,当时考古学者推测是被人为打死的。经过鉴定,这4具头骨年龄都在50岁以上,而其他年轻人的头骨则没有这种现象。在石器时代,大多数人都死于二十多岁,50岁相当于我们现代的人瑞了。50岁的老人为什么会被打死呢?研究认为这与远古的生死观念有关。在远古人看来,死是再生的机会,灵魂会转世获得新生,所以当老人被衰老疾病困扰的时候,他们愿意赴死,只是担心死的方法不对。古人认为血液是灵魂寄托的所在,如果死的时候不见血,灵魂不能脱离躯体,不吉,会影响转世超生。因此,古人认为最好是在老人同意的情况下,一棒子被打死,流了血,灵魂才能顺利飞走。 二、“孝”背后的牺牲情结:子承老,不堪其重 远古时期,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低下,人们对生死轮回观念根深蒂固,强者生存的客观需求,是时代局限的无奈之举。然而,随着农业社会发展,人们开始定居下来,生产力逐渐得到提高,奉养老人有了物质保障;更重要的是,在农业生产中,在气候变化、土壤、工具制造、耕作技术等方面,老人的经验至关重要。甲骨文的“寿”和“神”,二字形态非常接近。有学者认为,长寿的“寿”意思是老人的头脑、经验,以及对历史、禁忌的掌握,近乎神灵的,俗语有云“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足见,当生产力发展了,头脑的智慧远胜一身的蛮力,新的道德秩序开始建立,尊老、敬老的孝行成为社会风尚。 金文的“孝”,是一个长头发的老人和一个孩子在一起,表示孩子搀扶老人,奉养老人。翻开孝道的楷模之书《二十四孝》,我们会发现虽然是在宣扬孝顺的美德,但根据今天的价值观来评判,更多的是盲目行孝,如第十三则“埋儿奉母”:“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为了奉养老人,竟然不惜杀死自己的儿子,荒谬至极的行为,法理不容。“孝”固然是基于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亲情,若“孝”一旦超越了道德规范,戕害个体生命和人格尊严,亲子关系便不再是真挚单纯的爱护,而是不平等的封建礼法,正是鲁迅先生痛批的礼教吃人。 隶书的“孝”字为,这将篆文中的“老”简化成的形态;将“子”简化成,字形构造的意义仍然是“子承老”。比如丁忧制度,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任职履新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則无论任多大的官,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立即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三年,谓之丁忧。守制就是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守制三年的规定,在孔夫子提出后,就有人质疑,其解释,婴儿三岁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三年的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丧期。 然而,若父母去世的时候,人正当壮年,事业处于上升期,让其守制三年,于个人,于社会,都是莫大的损失。为何孔夫子要坚持明显是不合理的制度?或许是缘于宗教的牺牲情结,为了自己心目中崇高的目标而牺牲个人利益,付出的代价越大,越能彰显个人的道德。子承老,不堪重负,孝道牺牲的背后是道德的满足感。 三、被封建统治玩坏的“孝道”:忠孝同构 除了上面介绍的金文“孝”,其实“孝”还有另一种写法,此字象征长发的老人把儿孙的“子”几乎完全压制、笼罩在自己的身下。老人在金文“孝”字中居于无可置疑的统治地位,飘飘的长发好像在告诉儿孙:你要孝顺。孝顺的“孝”和陪伴左右的“孝”的内涵是不一样的,一个“顺”字,不仅仅指赡养老人,更多的是指礼敬顺从。 同样是表达孝道典范的《二十四孝》,开篇的第一孝“孝感动天”体现了这种毫无原则和底线的孝顺。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相传其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其孝行感动了天帝,定舜为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此母子二人已有故意杀人未遂的嫌疑,舜竟然还封象为诸侯,这难道是对国家和百姓负责的表现吗? 在封建社会奉行家天下的理念,天下一家,君王就是至高无上的家长,不管此“家长”多么荒诞无道,作为子民的老百姓都要尊崇孝道,不可违谬。儒家对孝的阐述和金文“孝”字的字形非常一致,老人与孩子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实际上是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儒家要求所有人恪守这样的等级秩序,并且能够推己及人,在个人层面要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集体层面则深入推广至国家,像对待自己父亲一样对君王尽忠。这样的一套等级制度就是孝道,忠孝同构。 四、新时代背景下“孝”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既然“孝道”的本质是被封建统治者玩坏了的统治手段,是不是孔子提倡的“孝”就该被全盘否定呢?非也,儒家经典的“孝”,在很多时候是被封建统治阶级以统治为目的来过度解读。在《论 语·为政》中,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认为,赡养老人是远远不够的。现在人们一谈到孝,就是指能够赡养老人,倘若如果仅仅是赡养,马狗羊这些家畜尚且都能做到,人若不能做到礼敬,那与禽兽又有什么区别呢?但孔子说的礼敬不等于盲从。孔子在《孝经·谏诤章》中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谊。故当不谊,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大义当前,该争的一定要争,不让君父陷于不义的境地,这也是一种孝,是一种“三观”正确的“智孝”,而非“愚孝”。 “百善孝为先”“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千经万典,孝悌为先”……这些耳熟能详的孝义经典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世易时移,在代际更迭加快的背景下,敬老、爱老、尊老、养老依然没有过时,包容谅解、尊重关爱应当是我们大力提倡的社会风尚。反观社会上零星出现的“棍棒之下出孝儿”是粗暴无知的暴力滥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性别歧视重男轻女的顽疾;“父母在,不远行”是对个人追求梦想的束缚和扼杀,这些都是与时代格格不入的糟粕,留不得。 综上所述,我们现代人对“孝”的理解和解读,已经与古人大不一样了。若还是粗暴简单地认为“只要恢复孝道,社会风气就能变好,道德水平就能得到提高”,这是凌空蹈虚的说教,孝义的盛行更无从谈起。笔者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倡“孝”义,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形成符合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孝行,有选择地传播中华传统中的美德,形成优秀的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二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朱芳武,苏曲之,蒋葵,等.桂林甑皮岩时代遗址人骨的若干问题[J]. 解剖学研究,2001(3). [3]韩晶.孝经·二十四孝[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2. [4](魏)何晏集解,(梁)皇侃义疏.《论语集解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 顾迁注译.孝经[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 [6]曾宪通,林志强.汉字源流(第二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龙贤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