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立足课堂,提升阅读素养
范文

    顾璐瑛

    【摘要】语文阅读素养指的是语文的基本知识、学习的习惯、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程度等方面的综合评价,通过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母语的语言魅力,更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就此对小学三年级学生阅读素养的培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阅读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正确朗读,培育语文阅读素养

    给几个词语造一个句子,仿句,词语接龙,看图写不少于50字的文章,这些是小学语文练习试卷的常见题目,而这些都够困扰学生一点时间,而且试卷上面的字迹也是歪歪斜斜,经常还会出现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对于学生看例子仿句和用词语造句也是让教师啼笑皆非,看图写作更是让学生困扰在字数上面。这些都是小学生的学习现状,而在这些上面体现的就是基本的识字、记字的问题,这些都是阅读的基础。阅读虽然能加大学生们的汉字量,但如果在最基本的阅读上都存在问题,还谈什么更大的阅读的空间呢。正确朗读首先是发音,对于一些地方性的小学,尤其是像四川这种方言与普通话存在一定差距的地方,发音一定要从小纠正。但很多老师自身就在普通话的发音上有困难,“L”和“N”的发音混淆,和“yan”和“ye”上面听不出区别,虽然这些在看课文时没影响,在这时如果因为小学语文最基本的识字发音上面出现的错误,那不更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且学生长大了纠正读了十几年的音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正确的阅读,字正腔圆地发好每一个字的音。同时,认字和拼写对于小学生也是一个难题,而不是马马虎虎地觉得这个字眼熟,应该读这个音,“日”和“曰”,许多小学生不仅看错还写错,这些都是不好的阅读习惯。现在的网络时代就体现了一些人的习惯,如打错别字很多但谐音,不用标点符号,等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就汉语而言除了日常交流,更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基本途径。语文素养更是离不开对语言的正确认识。

    二、积极引导自主学习,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有兴趣然后自己主动去学习,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小学生的心智都还不算成熟,他们很容易对一件事产生兴趣但却很难坚持下去,这个时候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这些心智不是特别成熟的学生而言,老师、家长或者同学的一个鼓励可能就会成为他们坚持做一件事的动力。其次需要为学生设定明确的目标,因为三年级的学生自觉性都不强很少给自己制定目标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协助学生根据学生情况来制定目标并督促学生完成。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设定明确目标之后学生就能够依靠自己主动积极地去进行阅读,完成学习,在完成阅读之后再给予适当鼓励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感到肯定,长此以往下去学生就会形成阅读习惯,语文阅读素养也就会慢慢地提高上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三、课堂授课设计——课前、课中、课后

    首先,导学案在现代的教育模式中,被运用在越来越多的课堂中,顺应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导学案在帮助学生提前进行课堂知识的预习的同时,促进学生素质水平提升。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陶罐与铁罐》时,教师设计的导学案中不仅仅只包括一些生字、生词及文章大意的基础学习,而是应该加入一些富有趣味的探究性问题,如“陶罐与铁罐对话都有何意义,最后的结局有什么寓意”等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学生想要回答好这些问题,就需要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从文本内容中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这些问题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价值内涵,从小培养“陶罐”的特性,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还可以让学生判断谁对谁错,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去思考问题,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进而培育学生阅读素养。

    其次,学生通過预习后,对文本有了基础的了解,这时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讲评,汲取文本的价值内涵。在课堂讲评中,教师可以将文本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例如,在延伸阅读《桂花雨》时,文中有一段描写桂花的作用的话,将桂花摇落,摘取散乱的汁液,晾晒干就可以加入茶叶中,泡茶饮用,还可以将其作为桂花糕,这是文章对于桂花的生活作用介绍,这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尝试这么使用桂花,也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桂花的其他使用方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走进文本。同时,教师在课堂点评中还应该抓住切入点,就在之前说的让学生在课外收集桂花的使用方法或是这样使用桂花时,应该在点评到对应段落时提出,这样将学生的关注点导入到文本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走进文本,激发阅读素养。

    最后,学生往往在课堂学习过文本后,便不会再去理会文本,那么就会走进文本又远离文本,导致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效率不高,所以要提高学生走进文本的效率,就需要教师在课后练习中加入一些文本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回味和体会文本,避免学生在课外又远离文本,通过长久的练习,也就培养了学生在阅读素养的塑形。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树立超出课本的教育观念,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融会贯通,提高学生自身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以达到人文素养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深化学生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陈志娥.小学生以课外阅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35).

    [2]郑丽娜.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对提升阅读素养的实施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11).

    (编辑:龙贤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