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
范文

    黄若锋

    【摘要】课外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拓宽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有效方式。鉴于此,本文对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进行研究,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使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提出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指导精读、略读、快速阅读结合,提高课外阅读效益等策略,不断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质量和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现状;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成为教学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需求增加阅读量,在教学中采用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方法。然而,当前的教学模式仍然只注重课内阅读,忽视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因此,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这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

    一、当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小学高年级学生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他们对书中惊悚的故事,大自然的奇幻等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想从书中学习人间百态以求得独立,阅读量的积累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还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来看,小学生并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造成这样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学生对电视剧、漫画和游戏的喜爱程度远超于文学作品,电视与手机的广泛普及,使很多学生放学之后不是立即打开电视看电视剧,就是利用空余的时间打游戏,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即使有一点时间阅读,也没有给予必要的引导。

    现在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主要以小说和漫画为主,这虽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并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当前市面上的书籍种类繁多,而真正具有文学价值的书籍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这一方面应加以指导。

    家长经常愿意为学生购买大量的《精彩语文》《作文选》等功能性书籍,让学生通过阅读使自己的成绩得到提高,然而小学生在这个阶段,会对学习产生抵触,家长的硬性要求,只会让学生更加抗拒阅读,造成学生的叛逆心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在的学生很少用纸质书进行阅读,大部分都会采用电子书的形式,这虽方便了学生的阅读,但是网上有许多不良书籍,小学生难免会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对不良书籍进行阅读,容易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加强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不仅节约时间与金钱,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积极健康的思想素质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

    二、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

    (一)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教师的正确指导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在阅读课堂要讲究方法,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需求在课堂上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课内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阅读的感悟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文章中的精彩句子或片段加以摘抄,对文章的重点内容加以理解,以此来提高学生对阅读的感悟能力。

    在选取阅读题材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选取文段,题材可以是一些社会生辉中的热点问题、某位名人的传记、少数民族的风土习俗等。题材的选取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书籍的积极性,在选取题材之后,教师要利用语文阅读课或合适的时间,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满足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

    课外阅读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不能仅靠课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指导学生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运用迁移规律,指导学生把课堂内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教师平时在课堂上,要根据所学内容推荐一些经典书籍,方便学生的课外阅读。另外,要布置相应的任务来检查学生是否进行阅读,可以采用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课堂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并对优秀的学生加以表扬,能够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认同感、自信感,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外阅读的活动中。

    (二)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

    小学高年级学生对阅读内容充满好奇,却又缺乏辨识能力,使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书籍的影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现在小学生在选择书籍时多以漫画和小说为主,在阅读时只追求速度和刺激,为了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教师要在课上经常推荐一些经典的课外读物,并指导学生合理地选择书籍,教会学生自主选择书籍的方法。

    课外读物可以分为三类,即当读之书,当看之书,熟读之书。教师应指导学生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一些与课文内容或与作者相关的书籍被称为当读之书,许多课文都是一些经典文学的节选,品读这些书籍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了解文章的前因后果,如在学习《鲁滨孙漂流记》時可引导学生对原著进行品读,学习《草船借箭》时可以引导学生对《三国演义》进行品读。而关于寓言故事、科普知识、名人传记的书籍被称为当看之书。熟读之书是指字典、词典等读书工具,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时,可以运用读书工具进行查阅。教师也要教会学生使用校图书馆的检索系统,使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

    学生在选择课外阅读书籍时,要讲究多样性。现在书籍的种类、题材、内容多种多样。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进行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不同书籍的内容与风格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一样,读书就好比蜜蜂采蜜,如若只在一朵花上采蜜,所酿出的蜜是非常有限的。

    (三)指导学生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提升阅读效率可以有效节省学生的阅读时间。正确的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关键,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精读、泛读、快速阅读相结合的方法,提高阅读的效率,在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之后,再要求学生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

    精读就是对一些经典作品或名著,还有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细细品读,仔细研究之后写出所阅书籍的心得体会,然后查阅相关的书评,看看自己的理解有哪些欠缺的地方,并在自己的心得体会中加以补充,深化自己对经典作品的理解与认识,另外,对文章的精彩段落,优美的语句要进行反复的阅读,并及时进行摘抄,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进行背诵,使学生真正收获到知识。而对于文章的目录、简介、作者等信息要进行泛读,了解文章大意和作者的写作风格即可。采用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深对书籍的理解与认识,真正走向阅读的世界。

    快速阅读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方式。快速阅读不仅节省很多时间,还可以使学生在同样的时间里,收集更多资料与信息,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不同阅读方式的选择,培养学生快读,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保证阅读速度,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筛选,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文章的答疑,对培养学生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文章的快速阅读,获取文章大意,能够帮助学生在语文考试中获得大量的答题时间。

    教师也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学生对阅读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阅读速度上都是不同的,所以阅读质量就会不同,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合理的指导,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体会书籍世界中的喜怒哀乐。

    三、结语

    丰富的阅读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文学修养。研究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课外阅读指导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增强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能力,在促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上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也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课外读物的选择,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指导精读、略读、快速阅读结合,进而使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不断提高,阅读的思想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萬寒梅.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5).

    [2]施明媚.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材料有机引进课堂的实践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2).

    [3]何玉琴.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探索[J]. 学周刊,2016(9).

    (编辑:郭恒)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