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
范文 | 熊燕 【摘要】语文课程是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性课程。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及人文性较强的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及人文素养,促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本文基于目前初中语文人文素养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性策略,旨在促使初中语文教学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了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優秀的课文,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能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还能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不断提升,正是让学生形成与社会相适应正确价值观念的最佳方式。鉴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探究十分有必要。 一、初中阶段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才能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其必要性不言而喻。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性时期,所以此阶段较多观念都会对学生各种观念的形成产生影响,并会伴随学生的一生。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某些学习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具有多种价值观念,并对这些价值进行输出,读懂每篇课文中蕴含的作者观点及情感,理解、接受并内化这些观点,将之作为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力量。鉴于此,老师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相关的教育与引导,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策略分析 (一)目标教学方面 语文既然是一门人文性的课程,那么教学中就应该将其构建人文素养的知识结构形成作用发挥出来。初中语文教学目标有“课时”目标与“课程”目标之分,“课时”目标是基本性的组成元素及条件,“课程”目标则是由小至大的厚积薄发过程。所以这就需要广大老师注重对课时目标的设置,并引导学生对课时目标进行深入性的学习与感悟,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习惯、能力及品质等方面的培养,为学生人文元素的潜移默化积淀奠定基础。比如在学习《敬业与乐业》课文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组织学生进行共同性讨论后,将目标制定为“感知课文,品味和领悟敬业与乐业所代表的精神,尝试运用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式来表达”;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制定好的目标,将全班学生合理分为多个小组,进行个性阅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活动;最后根据目标及自主学习过程来进行针对性的交流、讨论与总结。这样的目标教学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又潜移默化地将人文性元素渗透到了学生的精神血液中,有一箭双雕之效,能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循序渐进提升提供有利条件。 (二)阅读训练方面 阅读是教育之本,更是学习之母。阅读训练从实用性层面来讲,能达到最终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从知识性层面来讲,能达到最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从人文性层面来讲,能达到“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成效。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唯有加强对学生阅读训练的重视,才能确保学生不断感知课文的内涵、情感及人文情怀。比如,可从《微笑着面对生活》中读出微笑的含义、意义是什么,使学生感受到乐观、宽容、合作的生活素质;可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读出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可从《背影》中读出父爱的伟大与无私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恩情怀……而这些正是现代初中生急需要滋补的思想营养。 (三)生活方面 语文教材的编制都来源于生活,所以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的方式,这样才能给予学生不断感悟的机会,从而在学用结合及知行合一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修养、精神及成功信念。还以《微笑着面对生活》为例子,课文内容的浅显并不用精心去讲解,而是要善于将生活化的内容及事例融入教学中,促使学生进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并在实践联想与感悟中进行“吸收与积淀”。如可以将坐公交车时常发生的口角的现象导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假设自己是当事人,应该怎么处理这些口角或者事情,使学生真正明白“狭隘有害、宽容有益”的意思,逐渐以宽容的心态处事。 (四)读写方面 读写结合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十分有效方式。将此种方式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意识与习惯,长此以往,这对学生综合性精神活动和习惯品质的锤炼也十分有效。阅读的目的在于吸收、储存与消化,写作的目的在于输出和张扬,能将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及个性风格等全面的展露出来。因此,老师需要让学生明确上述观点之时,要求其进行心口如一的写作,让读写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平台。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作为现代化的初中语文老师,需要从过去传统的教书任务及观念中走出来,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生活观、行为观念、习惯观念、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裴建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语数外学习,2013(7). [2] 常彦.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J].现代语文,2009(3). (编辑:龙贤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