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
范文 | 熊桂楿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转型,已经从一味地“求快”到“求质”的转变,所以,这对于中职教育的重要启示就是在对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教学,更要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理想进行培养。因此,本文主要结合当下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和语文教学现状,探讨如何在中职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工匠精神进行培养。 【关键词】中职教育;语文教学;工匠精神;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3 【文献标识码】A 在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但是普遍缺少工匠精神。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中职院校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及问题 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语文功底差,学习兴趣不高,如果还是按部就班地给他们讲语法和理论知识,他们会觉得太枯燥,学习劲头不强,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 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认识上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急功近利。他们认为职业院校就是学习一门专业技能,应该多学习专业知识。如果还花时间在语文的学习上,简直是在浪费,造成了不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学习动力不足。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一)将工匠精神融入语文教学设计中 教师在进行中职语文教学的备课过程中,可以将工匠精神巧妙地融合到语文教学设计中。这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对中职语文教材进行仔细地研读和分析,并且可以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专业的不同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创造。这样既可以拓展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又可以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落实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去。语文教师需要深入地去发现和挖掘隐含在语文教材中的工匠精神,从而使语文教学的每一个过程和环节都可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和展示工匠精神。 (二)将工匠精神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中 中职语文教学的开展,不仅是为了加强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更承担着德育教育的职责。所以,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注重自己专业素养、道德素养的提升,从而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首先,教师本身就要具有工匠精神,除了需要有渊博的语文专业知识、高超的语文教学水平,还需要有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其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潜移默化地渗透工匠精神,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工匠精神。教师可以结合语文学习的内容,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诚信敬业、社会责任感、职业使命感进行培养。 例如,在學习《敬业与乐业》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跳出语文教材条条框框的限制,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着手,寻找和搜集一些普通人爱岗敬业的例子,做好记录。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来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是事例的介绍,也可以是自己的感悟。通过这样的一个语文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身走进这些鲜活的人和事中,切身地感受工匠精神,这对学生职业素养是一个很好的提升。 (三)将工匠精神融入课外阅读中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其学习不能够仅仅局限于仅有的基本教材和教师的讲授,还需要学生进行广泛地阅读,不断地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对于中职语文教学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是有限的,还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大量的阅读中培养学生专注的精神,提高学生爱岗敬业的意识。相比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比较薄弱,所以,教师要能够促使学生进行阅读。现在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教师可以及时地给学生推送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阅读,这样既可以及时地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又可以强化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课文后,教师在课下可以给学生推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地感受一下周总理的敬业精神和崇高理想,让周总理的事例能够对学生产生触动,立志将周总理作为学习的榜样,指引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这对中职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四)将工匠精神渗透到观影中 中职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未成年人,他们学习主动性较差,自我约束能力较弱,想要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就要从他们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传播工匠精神。为了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工匠精神,教师可定期地组织观影活动,充分利用晚自习等课余时间,运用多媒体播放蕴含工匠精神的影片。像《那山那人那狗》《百鸟朝凤》等,学生在观看后可进行自由讨论,如此,不仅能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能切身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会被电影的精神内涵深深吸引,从而对工匠精神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强调的是对工作的热爱、认真和孜孜不倦的追求,这是当今社会很多人所缺乏的。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的,也是对学生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的。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将工匠精神融入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让学生能够切身地感受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追求、严谨的工作态度,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扬扬.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对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外语文,2017(16). [2]谢莉娟.浅析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J].现代职业教育,2017(5). (编辑:龙贤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