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乐学与苦学的辨识
范文

    李英銮

    【摘要】现在学生懒学厌学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老师和家长,但究其原因,作为教育工作者,值得我们反思和研究。如何让学生轻松学习快乐学习,在四十分钟内得到实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探讨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创设情境;师生互动;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3 【文献标识码】A

    很多老师总是埋怨,现在的学生很懒,学习不刻苦,厌学导致成绩上不去。通过素质教育和减负的全面实施,语文教学呈现异彩纷呈的局面,广大教育工作者逐渐对学习中的“苦”产生了疑惑。可我们有没有思考过学生厌学的原因呢?

    一、創设情境,是学生乐学的有效途径

    为什么学习是苦恼的呢?难道勤奋就一定很苦吗?课本是语言的载体,它记载了前人的思想观点、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多彩,生机盎然,但形式是呆板、无生命力的语言文字,把无声的语言文字化为有形可看有声可听,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才是一节课的成功所在。

    我在教学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时,并没有依书直说出这个成语的意思,而是让学生表演课文中卖矛和盾的人所做的情节,来形象地体会出由于他自己前后说的话相互抵触,并通过想象表演出人物当时的动作、神态、表情、语言,惟妙惟肖的表演引得学生哄堂大笑,对这个成语的理解也自然水到渠成了。

    实践证明,讲效率、讲方法的学习使课堂充满欢声笑语,而满堂灌对现代学生学习和成长有害无益。学生因呆板学习而得来的东西是“死”的,不能灵活运用,而且使学生的思维僵化,不愿意开动脑筋回答,整节课就是老师在表演。长期下去还使人们把教育理解为一种强迫行为,学习变成折磨人的苦事,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将学习当成是一种负担,结果没促进学生的学习,反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如果只是机械地掌握学科知识,那离开课堂只是迟早的事,要么是因为这样的学习太没趣,要么是自己的脑袋无法记忆这么多的学科知识。而真正能坚持下来,而且仍然兴趣盎然的学生,他必然是掌握了其中的学习窍诀。可见,根据课文内容适当做些情境表演,是学生乐学的有效途径。

    二、培养旺盛的求知欲

    学习其实可以是一种快乐的事情。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提倡乐学了,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语文是门开放性的学科,与生活同在,但不少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导致懒读少写,无求知欲望,这是很可悲的。学会求知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没有迫切的学习欲望,缺乏旺盛的求知欲,又怎能进入学习语文的角色呢?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求知的欲望,在四十分钟内听说读写得以有效实施,我在教学《黄山奇松》时,紧紧抓住“奇”字让学生体会之所以奇的三大原因:随处可以生长、长势像人、姿态独特。以这一话题为突破口,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在朗读中自然打开思想的大门,课堂沉闷的气氛大为改观,学生的求知欲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长此下去,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目前,由于升学的压力,考试的重负,评价标准的死板苛刻,以及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自身的陋习,教学方法陈旧等原因,使得我们的学生仍被苦读困扰着。

    三、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觉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时处处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原有的单纯的接受式学习,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法,不断让位于师生的互动交流,使师生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在这样的学习气氛中,肯定了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觉得参与学习是一种快乐。我在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一课时,我就采用了让学生反复朗读诗歌,让他们发现诗歌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前后呼应的特点,再问学生:“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喜欢的话,我们就从其他几节诗歌里找一找,看大自然向我们展现的是怎样的课本。”此时,我及时利用多媒体展现大自然的几幅图画,吸引学生的眼球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就是在理解、挖掘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大自然,用别人的态度反观自己,用自己的情感理解别人,用作者的体会感悟人生。整节课弥漫在思想和生命的气息中,使课堂充满不可预料的魅力。

    现代教育要求愉快轻松学习,发展个性,完善人格,开发智力,培养新型的跨世纪人才,光死读书能做到吗?否定死板的教学,但不反对勤奋的乐学。因此,实施有效课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把着眼点多放在学生身上,让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同步发展,快乐成长,灵活做事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耿益香.如何创设情境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活力[J].中国培训,2017(6).

    [2]陈湘芬.创设情境 点燃激情——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9).

    [3]钱和生.对中职语文情境化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3).

    [4]周琳璐.试论中职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5).

    [5]施盛杰.中职语文口语教学中的多元情境创设策略[J].职教通讯,2011(4).

    (编辑:龙贤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