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充分利用概念图特征 全方位培养地理思维
范文

    罗华明

    概念图是以奥斯贝尔的学习理论为基础,以节点表征概念,用连线代表概念间关系的一种图示,即知识组织与表征的一种方式。与其他图式相比,概念图具有层级结构、交叉连线、理性与情感交融等特征,这些特征在培育学生的地理思维方面作用独特、效果显著。

    利用概念图的整体性特征,培育地理综合思维。概念图不仅能反映某一领域知识的系统完整性,也可以表现不同领域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利于学习者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提升理解力和反思力。整体性特征要求教学设计思路明朗而不失偏颇。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地理学科本身也兼有综合性特点,因此,概念图的整体性特征和地理综合性思维培育之间存在着契合点,若合理取舍应用,可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以“区域差异比较”为例,思维定势容易导致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浅表化,缺乏深层次的认知与反思。而制作概念图可以做到结构严谨、线条流畅,主题表达明晰。概念图既有动态展示,也有静态表白,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比较与分析区域差异,利于综合思维的形成和培育。

    利用概念图的层级性特征,培育地理逻辑思维。概念图是由不同层级的节点(概念)组成的,这种层级性构图特征为培育地理逻辑思维提供了很好的路径。地理逻辑思维是地理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具有确定、一贯、有条理、有根据等特质。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地理教学的要务之一就是全面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核心素养,完成从具象思维到意象思维的转变,让抽象知識在物化中成像,促进学习升级。地理知识看起来庞杂,但有其内在的系统性、规律性,如何将学生的抽象思维进一步引向更深层次的逻辑思维,教师可借助概念图的层级特征一显身手。以“工业区位选择”为例,在制作概念图时,可通过图式厘清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果析因或者由因析果,把地理知识的本质内容融入地理认知结构的框架,完成思维水平的升华,进而引导学生在获得地理感性知识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学会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地理规律、分析地理问题。

    利用概念图的交叉性特征,培育地理发散思维。地理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的特点,这与概念图的交叉性特征相呼应,从而使得借助概念图的交叉性特征培育地理发散思维成为可能。相对其他思维方式,地理发散思维需要从纵向、横向不同角度去分析,需要从正反两极去权衡比较,需要从不同层次去探索,地理发散思维具有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前瞻性、可持续性等特质。以“工业地域”的学习为例,涉及的知识点比较零碎,彼此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加上生活阅历及认知水平的影响,学生难以真正掌握并领会其核心要义。所以,教师在制作概念图时,必须以工业地域为主题,从工业集聚和分散两方面进行拆解,条分缕析,既强调工业集聚的意义及工业分散的目的、结果、动力等,又强调工业集聚和分散对工业地域形成的双重影响,诱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跳跃式地分析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及思维品质。

    利用概念图的情感性特征,培育地理创新思维。地理创新思维是依据地理学科特点,以新颖、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虽然概念图重在表征知识,具有理性色彩,但概念图在表达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反映某一主题时,其制作过程也反映了创建者的情感状态,利用这种情感状态,既可以评估学习者对概念间关系的理解程度,又可以促进有意义学习,引导学习者学习新理论、新方法,领悟新体验,以科学创新的思维方法观察、分析、概括、解决地理问题。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例,概念图的制作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阅历,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城市化的各种正向作用及负向影响,鼓励学生以独特的眼光、理性的思维针对城市化发展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这需要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创造性地去探究和升华。一方面,让学生充分领会知识点的结构体系,完成有意义的学习;另一方面,利用概念图制作过程中的情感状态,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鼓励学生大胆求证,求同存异,以期达成提高学习效率、培育创新思维的目的。

    (作者系江苏省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教师)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