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范文

    詹秀芬

    【摘要】本文主要以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为重点进行阐述,从充分激发兴趣、挑选合适书籍、强化方法指引、丰富读书活动、巧借艺术搭桥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为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做铺垫。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阅读教学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加强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需给予高度重视的教学内容之一。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需给予课外阅读教学高度重视,因其是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基本条件,还是增强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点。为此,小学语文教师需加大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力度,促使其存在的价值与效用在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中充分发挥出来,为小学生之后学习更加深层次的知识点提供有利条件。本文主要分析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具体如下。

    一、调动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阅读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现代教育论表明,教师真正的本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其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思维活动获取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需注意依据不同学习内容与目标,同学生特点相结合选取差异性教学方法,努力构建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与氛围。在语文课堂上,应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实践操作平台以及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小学生全面发表自身意见。那么,怎样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是目前语文教师需高度重视的问题。比如,教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奇怪的石头》这一课,学生被“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这个问题深深地吸引住,此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拿出一些课外书,对他们说:“在这些书内有关于为什么石头没卧进土里的原因。”这时,小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课下会竞相去阅读这些课外书。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最常应用的教学方法,一篇带多篇、片段带整篇,主要为小学生指引方向,调动其阅读积极性。

    二、选取优秀作品,促使学生自行阅读

    若想保证阅读质量,首先需要选好阅读书籍,如此才能像建设房屋的工人,将废料抛到一边,只应用优质材料。本着有? ?趣、有益的原则,小学语文教师需对课外阅读书进行排序,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选取不同类型的读物,进而从中吸收营养。其中,小学低段学生重点阅读《格林童话》《快乐王子》《长袜子皮皮》《安徒生童话》等,主要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小学中段学生重点阅读《爱的教育》《成语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寓言故事》《儿童小百科》等科技常识与少儿故事等,主要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感知能力;小学高段学生重点阅读四大名著、《钢铁怎样练成的》《鲁滨逊漂流记》《繁星·春水》等易理解的中外历史故事或是名人传记等,主要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如此,从浅至深、从易至难、从简至繁、从点至面,不但要有阶段性,还有保证其连贯性,让小学生获取更多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学学习与思考的能力。

    三、注重方法指引,提升学生阅读效率

    课外阅读属于一种独立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自由独立地确定读物,制订合理的计划,控制阅读进度,检查阅读效果。但是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各方面能力较弱。因此,教师需要注重方法的指引和宏观调控。从时间规定上来讲,教师可以每周进行一节阅读指导课和一节课外阅读课,并且需要保证每天中午至少有半小时的时间来进行阅读。从指导内容上来讲,针对低年级学生,可以组织其进行讲故事训练与朗读训练,指引学生利用正确的背诵方式对课文? ?进行背诵,并指引学生挑选正确的材料进行阅读;针对中年级学生,指引其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指引学生带有感情地进行阅读,并指引学生尝试对阅读片段进行赏析;针对高年级学生,指引其对课文中的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性格特点进行分析,并指引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感情地进行朗读与复述,并进行读后感的写作。

    四、完善阅读形式,促使学生喜爱阅读

    在大量阅读的前提下,展开多元化的阅读活动,能够切实激励小学生自主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来提高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开心辞典、朗诵会以及故事会等。每个活动语文教师都需实行阅读准备、展开活动、读后讲评这三个步骤。在朗诵会以前,语文教师需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之后自行練习。在活动过程中,先进行组内筛选,选出两名优胜者参与朗读比赛。比如在教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班内投票的方式,选出每组前两名同学,之后让其参与到班级组织的阅读比赛中,进而选出最终的“阅读之星”。这样一来,小学生会有十分浓厚的兴趣,也会发挥出最佳的水平。在该系列讲述、交流以及品评的活动中,实现了教师、学生间良性对话,让学生能够切实发现自身的不足和同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进而转化为内动力,从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学生阅读水平自然会提升到新高度。

    五、合理运用艺术,促使学生享受阅读

    当小学语文教师将一幅美丽的画卷或是一首动听的歌曲带到语文课堂上,小学生会产生不一样的反应。这是因为美术与音乐本身的独特性、艺术性,直接刺激小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注意力。一堂高效的语文阅读课,肯定少不了音乐和美术的结合。事实上,语文教材内容同美术和音乐有很大联系,诸多课文都有配备精美的图片,选取了韵律诗与童谣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合理应用此种特色,让音乐、美术以及语文这三者产生横向联系。比如,在教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其中第三段写道: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此时,与其说师生在阅读一段文字,不如说在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卷。作者丰富的语言饱含画面的美感。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牢抓这个机会在计算机上找出相应的画面让学生观看,配以恰当的音乐诵读该篇文章。这时小学生会深深地陶醉在课堂上,从心中感叹作者的语言能力与观察事物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赋予了课堂画卷美,还调动了学生内在情感,让原本枯燥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但需特别注意的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联系美术和音乐方面的形式需灵活多变,或是播放音乐烘托课文,或是将诗歌编成歌谣唱诵、添加课文插图等,使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互动从头至尾都充满情趣,进而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的积极性。

    六、教师亲身示范,促使学生与之同读

    俗话说:“教师是学生的指路明灯。”在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语文教师应定期同学生一起读书,或在课上同学生一起静静地读。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把自身做的笔记展示小学生看,还可以将自身的读书计划同学生分享。之后,帮助学生制订自己的读书计划,进而促使学生阅读更多的书,提升其语文素养。在读书会上,小学语文教师还能够同学生一同探究,阐述故事情节,谈论高潮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只有亲自参与阅读活动,才会同小学生有共同话题。利用此种方式,让小学生感受教师的读书过程,每个步骤都熟记于心,在教师同学生互动中产生言传身教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用自身阅读习惯、情况去感染每位同学,通过示范带动学生阅读,促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

    七、结语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为课内阅读的补充与延伸,不但能够拓宽学生视野,累积更多知识,还能加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为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身为一名语文教师,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采用新兴的教学方式,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堂阅读教学活动中,加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与综合素养,为小学生之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映玲.浅析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策略[J].亚太教育,2015(29).

    [2]邓天凤.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方法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5(16).

    [3]袁忠誠.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方法与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05).

    [4]王明珠.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

    [5]张小会.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阅读指导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11)

    [6]张年芳,张松祥.家校视野中的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流弊及其匡正[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2).

    [7]殳小平.让阅读点亮童年——对教师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思考[J].语文天地(理论综合),2013(6).

    (编辑:龙贤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6: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