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语文素养视角下“阅读+”能力培养的教育策略研究 |
范文 | 李春敏 【摘要】语文作为母语,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是几千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桥梁。通过对语文教学的实践,学生的阅读兴趣、方法以及习惯的养成是“阅读+”前行的重要保证。“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注重把握阅读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考试答题技巧,“略、深、精”三读结合等策略研究,实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从而更好地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素养;阅读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阅读能力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阅读教学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及语文学习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此外,语文阅读能力的考查也是考试的重中之重,阅读教学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语文素养视角下,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今后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什么是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即从事语文教学或从事语文学习所具备的一种知识积累、学习习惯、情感交流以及品德修养的综合评定。在语文素养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事关学生未来思维力、理解力以及创新力的提升。良好的语文素养,可以为阅读能力的提升保驾护航,解决学生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而“阅读+”仅有语文素养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具有更多创新性的思路与方法,从而简便、富有成效地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形成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 二、提高“阅读+”能力的培养对策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兴趣”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动力。学生兴趣的激发,离不开老师得体的方法策略,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此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正如在朱自清《背影》一文中,老师可以引用生活中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例子,通过学生入学时的场景进行新课的导入,父母大包、小包拎着一堆东西、嘘寒问暖,担心离开学校后,孩子吃不饱、喝不好、睡不暖等。由于学生亲身经历过,从而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心理共鸣,便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通过课下的预习,对课文有了初步理解,老师可以适当提问一些由簡到难的问题,通过自主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产生新的观点,集思广益。当然,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采用“抢答”的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然后进行小组点评或者组间点评,通过学生间的互评与自评,学生畅所欲言,有助于发现学生独具创新性的观点。对学生主体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精讲点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从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注重把握阅读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为中学生,尤其是初二学生,外加化学、生物两科,在学习压力、学业负担较大的情况下,缺少对课外阅读技巧的把控,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不仅使学生丧失了阅读的兴趣,而且对今后的阅读也会产生反感。那么作为老师,我们该如何为学生排忧解难呢?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阅读的方法,在阅读的开始阶段,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书籍,文章的篇幅由短到长,内容可以由浅入深,略读与精读相结合,并记录、学习一些具有深刻内涵的语句,细细品味;在书籍选择方面,选择能够让学生受益匪浅的书籍,处在青春期的少年,正值成长历程的叛逆期,缺少对书籍价值的辨别力,这就需要老师、学生以及家长共同学习,选择适合阅读的书籍,从中把握阅读的技巧,并能够给学生带来有启发性、成长性的信息。 语文的学习重在阅读,阅读能力的提升与课外文学的积累是密不可分的。正确的课外阅读技巧,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视野,还能开发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以及对作品的欣赏力。此之,好的阅读能力有赖于良好的阅读习惯,持之以恒的阅读毅力,每天坚持两小时,定期与朋友、家长共同阅读,分享经验之谈,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的乐趣,“腹有诗书气自华”。禁在阅读过程中三心二意,或者为了应付老师、家长布置的任务,草草了事。我们应置身阅读的作品中,品味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遇到优美、颇有感触的语句,细细品味理解,久而久之,“阅读+”的能力将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三)掌握考试答题技巧,“略、深、精”三读结合 在考试中,我们不乏看到很多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素养和阅读量,但是试卷中的阅读部分仍然得分很低,深究其原因,还是对考试题型以及答题技巧没有掌握,缺少对略读、深读以及精读的灵活运用。通过对七年级语文的教育实践,归纳了以下提高“阅读+”技巧的几种题型以及解决策略。 1.巧妙阅读答题 一篇新的阅读文章,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要想做好试题,便需要我们掌握阅读的答题技巧。首先,我们应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大致的了解,这就需要对文章进行略读,略读可以让我们大致了解文章讲述了什么内容,结构层次又是如何;其次,在略读的基础上,我们定位到阅读给出的问题,带着问题进行深读,这样对问题的解决便具有针对性,能更好地节省时间;最后,针对深读得出的答案,再对文章进行精读,补充解答时的缺陷,以便答案更加完整。 2.掌握考试题型,注重归纳总结 (1)分析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这类题型主要看句子在文中所处的位置,在开头,其作用一般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兴趣;在文中段落,主要为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引起下文,这个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在文章结尾,往往起到总领全文,深化主旨,照应主题,与题目相呼应等作用,然后结合文章稍作分析。 (2)品析、赏析语句 此类问题多以画线句子呈现,考查方式多以“修辞”手法或者“描写”方法的角度加以点评。在修辞手法方面,主要从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角度进行赏析,如通过运用某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什么内容,突出了哪些特点;在描写方法方面,主要以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加以分析,如通过对文章的描写,根据语句中个别的重点字词,并对此加以品析,表达了人物形象特点,从句中加以概括提炼。 (3)脉络梳理题 此题要结合题目给的提示,具体到每一段落,根据提示,结合文章内容,对其前后段进行整理与归纳,使其脉络清晰,结构完善,从而提高对整篇文章的把握力度,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三、小结 “阅读+”能力的提升是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注重日常的点滴积累,在具备一定语文素养的基础上,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掌握多样化的阅读策略、考试答题技巧,“略、深、精”三读结合,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持之以恒,从而提升语文的“阅读+”能力,实现语文阅读水平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灵峰.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构成与培养[J].教育科学论坛,2018(13). [2]洪春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3]郑丽.语文课堂教学中因势利导教学法的探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