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的培养
范文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是教学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帮助学生培养出好的语文思维,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思维拓展,形成良好的学习技巧。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语文思维培养做出了相关探讨,希望能通过反思调整和教学改革,使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关键词】初中教育;语文思维;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4?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5-0067-02

    【本文著录格式】陈黎.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的培养[J].课外语文,2020,19(15):67-68.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而语言是人们进行思维产生的结果,也是人们思维表达的工具。初中是学生各方面素质飞速发展的阶段,想要提高初中生语文素质,首先要从培养其语文思维入手。在新课标以“强化思维训练”为目的的方针指导下,如何有效培养初中生的语文思维,是现阶段初中教师应该详细考虑并逐步完善的教学任务。

    一、语文思维概述

    人们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一般思维的特殊表现叫语文思维,简单来说就是人们运用文字和语言时产生的思维。所以说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分类、联想等思维方法,或直觉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辩证思维等思维类型,在人们运用文字和语言时会表现为所谓的语文思维。如果我们按照通常习惯,把文字语言的应用划分为表达、写作、阅读三个部分,那么语文思维也就是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在写作的过程中以及在观阅文字的过程中,大脑思维模式的特殊表现。其他的学科虽然是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达的,但相比而言,语文学科的关注重点是文字和语言本身的运用,而其他学科的关注重点是通过文字和语言所传递出来的其他信息。

    二、培养语文思维的意义

    (一)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

    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以人为本”,开展语文思维的培养工作应该紧密贴合这一现代化教育理念。培养语文思维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成为自身思维的发散者,进而能够产生独立的思维体系,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二)符合初中生的发展特点

    初中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一方面其尚未摆脱孩童的幼稚期,人生观、价值观处在发展的初期;另一方面初中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世界充满探索欲望,同时又缺乏深层次的理解能力。基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初中教师应该利用好这一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通过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来鼓励他们勇敢摸索和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发散和提升语文思维。

    (三)符合人文社会的发展态势

    素质教育是目前教育事业的核心目标。人文社会不只是一个徒有其名的空壳,而是教育事业应该努力促成的社会状态。初中语文教育不能仅靠题海战术提升学生的应试成绩,而应该勇敢走出教育误区,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只有语文素质得到提升,才能在此基础上对和谐人文社会的战略性规划进行构建。

    三、语文思维的培养原则

    (一)沟通性

    对思维的培养不同于对知识的灌输过程,它要建立在长期的积累基础上,因此满堂灌的课堂模式很难做到有效的思维培养。培养语文思维,要求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以沟通为手段进行探索。在沟通的过程中,老师的思维和学生的思维进行交换和碰撞,才能够进行认识的互相促进、互相补偿。语文思维培养的沟通性,能够保证学生不局限于自己的世界中,通过与他人进行探讨可以实现知识的深入挖掘,从而获得更为广阔的眼界和思考空间。

    (二)广泛性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广泛和开放的特征,它所涉及到的区域也是非常宽泛的。从古至今,社会伦理、道德情操等多个方面的知识都与语文形成了密切的交织,因此对语文思维的培养可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体现。通过多种领域对语文思维进行潜移默化的塑造,能够有效拓展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三)渗透性

    语文思维的培养没有确切的方法和步骤,培养的手段和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般的渗透。因此语文老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掺杂对语文思维的培养手段,长期下来会对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四、培养语文思维的具体方法

    (一)通过认知冲突激发语文思维

    所谓认知冲突,就是指当现实的情境和自己原本的认知不符合时,两种观点在内心碰撞而产生的冲突和矛盾。认知冲突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必要条件,而进行主动思考是学生深度挖掘潜力、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条件。因此通过给学生制造出认知冲突,能够不断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最终不断提升语文思维。

    初中语文老师可以从教学目标出发,结合学生过往经验,设置出左右两难的情景。初中语文老师首先要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老师可以把课堂提问的问题分为三种:高认知提升问题、低认知提升问题以及无认知提升问题。无认知提升问题是指不能对学生的思维有任何刺激作用的问题,比如引导和鼓励;而高认知提升问题是能够让学生产生强烈认知碰撞的问题,比如归纳和对比;低认知提升问题介于二者之间。在课堂安排中,老师应该注意多提出高认知提升问题,少提无认知提升问题,以使学生产生频繁的积极思维,由此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二)通过情感教育训练思维独特性

    目前的学校教育大多进行的是理性的教育,但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语文教育也应该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人是感性和理性的复合体,因此没有感性陪衬的理性教育是缺失的。所以,在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过程中,我們应该通过情感教育让教育过程变得有温度,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体会进行发散式、独立式的思考,进而能够通过感性思维看到理性思维的独特魅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包含很多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价值取向,这既是思维的发展过程,又是思维的发展结果。初中语文老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科学的情感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从情感的产生转至思维产生,从而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

    (三)通过课堂互动促进思维建构

    知识是通过个体的经验而形成的思想合理化,不代表世界真理,学习就是一个主观的知识合理化的思维构建过程。社会构建主义的思想认为环境能够影响一个人思维的发展,从语文课堂的角度来说,课堂的互动就是环境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学生占据主体地位。互动的内容要包括情感、思维和行为等多个方面,情感互动是互动的基础,思维互动是关键点,而行为是思维的外化表现。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课堂互动,促进学生思维结构的深度发展。

    五、结语

    初中生所处阶段特殊,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培养其综合能力会对其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初中语文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不断改进培养策略,完善培养体系,为社会培育出更多具有良好思维能力的科学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剑泉.也谈语文思维学的建构[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9(3).

    [2]王琳妹.初中语文思维教育的开展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2).

    [3]陈华.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A].教师教育论坛(第六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

    [4]潘朝盛.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1: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