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边读边猜,让阅读在妙趣横生中更有效
范文

    丁银岚

    猜读策略是一种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阅读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预测,乐于预测。

    一、循序渐进教策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有一个创新的主题,即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预测”。为什么要“预测”?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在阅读中难免存在“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问题,在阅读内涵深刻的文本时,只能做到“蜻蜓点水”,几乎没有深入思考的习惯。因此,在阅读中引导“预测”,其实就是在引导学生“慢”读书,培养其深入思考的能力,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习预测策略,是锻炼学生能够借助原有的阅读经验,来推断文章的情节或发展,激发阅读兴趣。而在预测的过程中,又能培养学生关注主要信息、逻辑思考的能力。简言之,预测策略,对于学生来说,既是激发阅读兴趣的手段,又是一种锻炼思维能力的阅读方式。

    二、熟能生巧探策略

    (一)巧妙用教材

    教材中的课文有时候是现成的好素材,例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1:胡蘿卜先生怎么会有长胡子?

    生2: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有多长?

    生3: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有魔法吗?是不是像《长发公主》里公主的头发一样神奇?

    ……

    在阅读时“预测”是很自然产生的,看到插图、题目,要会思考,有疑问,这样的“好奇心”就是预测最基本的形式。

    (二)制造新鲜感

    然而,并非所有文章都是如此。比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一篇课文的教学

    难点在于:如果学生事先读完了故事,再

    让他们去预测情节,不易激发他们“猜”的兴趣。同时,课文边上有许多泡泡文,根据课后练习指示,这是要求学生了解并使用旁批这一阅读策略,而这些旁批涵盖的方向又很多元。如何让文章留点悬念,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真正有效的思考,学会使用旁批呢?

    面对这一难题,我联想到了学生平时课外阅读中的一个细节:在阅读某类侦探小说的时候,读到紧要关头,相关情节的字会“消失”,阅读被“暂停”,让读者自己猜想,最后需要一张特制的卡片覆盖在文字上,谜底才会显现。学生对于这种新鲜的“隐身卡”产生极大兴趣,并且经过这样的“暂停”阅读,自然而然地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对故事进行种种猜测。

    (三)学以致用来创作

    有时读故事读到精彩处,戛然而止,这时候再进行预测几乎就是一种创造。在掌握了基本方法之后,应创设机会,让学生成为“作者”,直接参与创作,这样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对预测的热情,更加深入地进行思考。例如,课文《不会叫的狗》本身给了三种方向的结局:1.不会叫的狗继续“重蹈覆辙”,学习错误的叫声,给自己带来麻烦;

    2.遇到了一个农民,也许从此放弃学习叫声的机会,彻底成为一条不会叫的“看家犬”;3.它遇到了同类,学到了正确的叫声,“苦尽甘来”。动笔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这并不是简单的“续写故事”,必须联系前文故事情节,联系生活经验,对结局进行合情合理的预测。

    三、趣味横生用策略

    不要局限于教材内给的文章中,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拓展适合用来预测的文本,从被动引导变为主动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在选择课外教材时,应注意难度和趣味性。以星新一的短篇科幻小说《奇妙的喇叭声》为例,故事讲述F博士发明了一个神奇的喇叭,它能够用一块透镜辨别对方,并且会自动发出使对方感到“最恐惧的声音”。一个客人要求F博士展示喇叭的神奇功能,它能在面对小猫、小偷、老鼠,甚至客人的时候发出各种奇妙的声音。围绕“神奇”的喇叭声,学生利用所学,联系生活,发散思维,产生了许多有趣的预测。

    除了读短篇小说外,猜读策略还可以运用到长篇小说的导读中,用于激发阅读兴趣。例如,《假话国历险记》中小茉莉到了假话国之后,遭遇了面包店卖的是文具,文具店卖的是面包;明明是干酪,店主却说是橡皮等重重困难,像这样贴近生活的故事情节,充满趣味,经过合理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猜读策略获得阅读的快乐,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了阅读能力。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