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学前教育中儿童性格的培养
范文

    张歆宇

    摘 要: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儿童性格培养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第二部分从儿童家长和学前教育工作者两方面论述了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中儿童性格培养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以第二部分的分析为基础,针对在学前教育中扮演的不同职能,试图为家长、学前教育工作者和学前教育部门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学前教育 性格培养 家长

    一、儿童性格培养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学前教育”简单来说,就是由家长和学前教育工作者采取一定的教育方式,通过双方的配合,来使得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能够获得性格、智力、体力等综合能力的大幅度提升。通过良好的学前教育,儿童能够逐渐适应求学生活,学习生活的愉悦度大大提高。

    人们常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尽管听起来有些铁口直断,但是却有它独到的道理。因为性格的形成往往与人的成长环境、最直接接触的人息息相关,而一个人的性格则会驱使他去做出与性格相符的行为和选择。因此,在儿童的学前教育阶段,家长和老师如何通过努力培养出性格健全的孩子,也就成了这个阶段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当前我国对学前儿童性格培养存在的问题

    1.家长在对学前儿童性格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撒手不管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都会选择把儿童送到学前教育机构中,认为这些机构更加专业,能对孩子教育带来益处。但也因此产生了家长们在学前教育儿童性格培养中出现的最大的一个问题——过分依赖学前教育机构和老师。

    许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殊不知,在人的一生中,从出生到六岁是人性格养成的重要时期,性格的形成可以影响到我们一生的轨迹,而性格上的缺憾,将会耗费我们一生的精力去弥补。在这么一个关键的时期,家长将孩子完全交给学前机构,自己却对孩子弃之不理或者是不尽心尽力,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2)过分溺爱

    在独生子女的时代,家长们总是会对自己的孩子过分爱护,如果一起居住的有老人,溺爱程度往往更深。溺爱的确是一种爱,但这种爱对学前儿童的性格培养无半点好处。一个能够支撑孩子顺遂走过一生的性格,必然不会是单面的。不能过于善良,也不能过于脆弱,这其中的平衡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把握。家长的过分溺爱往往造成儿童蛮横娇惯、有恃无恐的性格,这会使老师的权威性受到影响,在教育效果方面大打折扣,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塑造,与我国教育一直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相悖。家长的过分溺爱就如同给孩子的成长环境限定在温室之中,在温室中肆无忌惮长大的儿童又该怎样适应其他环境呢?[1]

    2.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前儿童性格中存在的问题

    家长将孩子送到学前教育机构,支付了金钱之后就意味着双方形成了契约关系,家长按时支付报酬,按时接送孩子,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同时,学前教育机构也应承担起教育、照顧好儿童的义责任而目前的情况是,儿童往往在学前教育机构得不到与支付的学费相匹配的教育和照料,特别是在一些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机构的趋利性使得他们天然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忽视教育成效。然而最令家长们恐慌的,更是在教育过程中给儿童造成的伤害,特别是性格方面的伤害更难弥合。儿童的天性使得他情绪控制和自制能力较弱,很难马上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哭闹也很难立刻停止,因此需要老师给予更大的耐心教育和引导的。如果老师采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孩子,不仅会在孩子的身体上制造伤口,在孩子的心理上会造成难以修复的阴影。部分教师的失德、学前教育机构的失职已经成为学前教育中教育工作者要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当北京红黄蓝学前教育机构的老师选择用缝衣服针来管教孩子的事情一经爆出,就立刻引发了社会的恐慌和强烈批判,给整个学前教育蒙上一层阴影。

    三、如何能让学前教育在儿童性格的培养中发挥最大作用

    常言道:凡事不可偏废。想要培养出性格健全的儿童,需要家长、教育工作者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任何一方的缺位都会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

    1.家长该如何做

    (1)学会合作

    作为家长,所要做出的第一步改变就是切实承担起孩子的监护人这一职责。孩子需要呵护、照顾,更需要教育。家长在孩子的性格培养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儿童生活教育中占据绝对地位的家长应调整好心态,积极主动的与老师沟通,尊重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孩子面前树立家长与老师保持一致的良好理念,将尊师重道的理念潜移默化,为儿童性格培养打下良好基础。[2]

    (2)做好榜样

    近来关于原生家庭的论调一直不断发生,这其中的核心问题在于家长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将对儿童的性格、心理将产生终身影响。六岁之前的儿童学习模仿能力非常强,与家长接触时间最长、关系最亲密,孩子仿佛是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家长的所有好与坏,因此家长们必须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性格的形成、习惯的培养树立一个好榜样。

    2.学前教育工作者如何做

    学前教育工作者应恪守职业操守。2017年红黄蓝事件中的施虐人刘某仅仅获得了一年半的刑罚,但被她用缝衣针施暴的孩子却要用一生去克服性格上因此形成的缺陷。尽管教师执业的必要条件是通过教师从业资格考试,但是道德分数却很难在考试中体现出来。所以学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本着一颗爱心、耐心、责任心去对待每一个幼儿,给孩子们一个阳光快乐的童年。

    3.学前教育部门如何做

    面对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学前教育部门应积极行动,承担相应职责,一方面制定完善学前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方面的立法,根据学前教育、学龄前儿童的特殊性制定教育体系,更加注重对儿童性格的塑造、心理健康的关注,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加强监管,对于学前教育机构的市场准入标准和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从业资格进行严格界定,完善考评机制,将不合格的机构和老师坚决清退,提高学前教育行业的整体质量。这样双管齐下,可以最大限度地为学前教育提供良好环境,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也就将不再是难题。

参考文献

    [1]邵美涵.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分析[J].职业技术,2017,(09).

    [2]吕伟.关于尊重幼儿个性发展的若干思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0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