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以“碳”为例谈命题思路的“点、线、面、网”
范文 张琳+  章煜芳
以知识为载体去考查能力是命题的基本原则,高中化学的重要考题,都是依托于知识到能力的变迁去体现命题思路的“点、线、面、网”,下面以“碳”为例去谈命题思想。
例 张明打开元素周期表,一眼看到了原子序数为“6”的元素(记作A元素)。他便展开联想,并围绕该元素设计了如下的一系列问题(答案略)。
(1)A元素的名称为,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写出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物质B是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物质B属于( )。
A.电解质 B.非电解质C.酸性氧化物 D.弱酸
(3)A元素的单质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得到物质C,冬天室内炉子密封不当,也会产生大量的物质C,它能迅速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烃类物质D为六原子分子,它与物质C的式量相等。则物质D的空间构型为
;由物质D为原料生产塑料袋的化学方程式是;标准状况下5.6 L C、D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个数是;能否计算含有的原子个数?(填“能”或“否”)
(4)明代爱国诗人于谦的《石灰吟》是这样写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从化学角度讲,这首诗实际道出了与石灰石相关的几个化学反应。
①其中对于“烈火焚烧若等闲”一句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产生的气体可造成温室效应
C. 属于分解反应
D. 属于置换反应
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包含的两个化学反应是、。
(5)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物质B)通常不支持燃烧。但活泼的金属E能在物质B中燃烧,已知元素E的原子序数是元素A的两倍。请写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6)俗话说“水火不容”。但将少量的水滴入正在燃烧的炉火中,发现火焰更旺。请用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叙述解释原因。
(7)今年很多城市煤炭供应不足而造成“限电”,所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人人有责。请紧紧围绕“元素A及其化合物”为中心,谈谈如何从身边做起才能最大程度地节能、环保,最大程度地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命制该题时, “点——线——面——网”命题思路是如何体现的呢?本题的第(1)问只围绕“碳元素”考查它的名称、位置、结构,是为“点”;第(2)(3)问考查了碳及其化合物CO、CO2、C2H4的有关知识及阿伏加德罗定律,这正是通过碳元素引出的“线”;第(4)问着重考查“碳及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可称之为“面”;第(5)(6)问已经涉及到“碳家族”以外的内容,可看作从“面”到“网”的过渡;第(7)问则跳出“点”、“线”、“面”的束缚,力图构建考生的立体思维空间,全方位的、开放式的进行“网”的考查,这既是知识之网,又是思维之网,更是能力之网!
从另一角度来讲,(1)(2)(3)(4)问体现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紧紧围绕“碳及化合物”,从比较浅的层面上考查了元素的名称、位置、 结构、物质分类、有关阿伏加德罗定律的计算与判断和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书写)等内容。第(5)问虽然也是考查化学方程式,却难度稍大,需要考生经过一番推理才能完成;况且经验告诉我们,Mg与 CO2的 反应也正是学生的易错点,所以第(5)问更倾向于“能力”的考查。第(6)问的解释原因实际上就体现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方法”。关于“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则是渗透在题目的第(4)问第(7)问之中。第(4)问以诗为载体,通过“石灰石的赞歌”映射出的诗人“刚直不阿”的爱国情操。这种情感渗 透,对考生来说,不能说不是一种激励!题目的正极是酸性氢电极,负极是碱性氢电极。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如下:
第(7)问则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向考生传输一种“绿色、环保、人文”的理念,而且题目设置的“开放性 ”也给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我想所有这些,足以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
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是,“点——线——面——网”命题思路,使题目的设置由浅及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由单向思维到多项思维再到开放思维,正顺应了考生的认知由低到高“螺旋上升”的发展规律!
总之,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命题的“点——线——面——网”是紧紧围绕着学科特点和学科思想展开的,体现了化学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的思想和内涵。
(收稿日期:2015-12-2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