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范文 | 李荣华 摘 要:当今时代是科技不断进步及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先进的教育手段与教学活动融合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微课作为信息化教学的产物在课堂中的广泛应用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基于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应从自身学科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究微课的有效策略,摒弃传统灌输式、机械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枯燥的历史教学注入无限生机,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历史世界。 关键词:初中历史 微课 课前预习 创设情境 课后巩固 科技的进步及信息经济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改进和更新提供了可能。以微课为代表的先进信息技术因其自身特有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和认可。具体来说,微课是一种微型授课视频,以多媒体为载体,将教学内容渗透其中,具有短小精悍、生动灵活等特征。将之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改变以往枯燥的、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历史教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和风采。基于此,本文从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工作经验出发,针对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一番个人看法的阐述,以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参考。 一、课前运用微课,提高学生预习效果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流程和环节。这一环节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和认知,避免因直接听课造成学生的困惑感,提高课堂听课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此时微课有了用武之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将教学内容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课前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观看、学习,从而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为后续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1] 例如,以《戊戌变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为例,我在课前制作了关于本节课知识的微课,并以资源共享的形式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观看,学习。在微课中,将本课的主要内容呈现了出来,如戊戌变法运动开展的社会背景、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以及对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其爱国、进步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原因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学生能够全面把握本课知识,从而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听课。如此,通过运用微课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增强了学生对新课内容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历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了基础。 二、课中运用微课,创设历史教学情境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实施,传统的以传授学生知识为根本目标的教学理念已很难适应当今学生的发展需求。就初中历史这门学科来说,它的教学宗旨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怀,使之了解我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不易及曾经遭受的屈辱,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为此,为了更好地促进这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创设历史教学情境,还原历史真相,增强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直观认识,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例如,以《三国鼎立》这部分内容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或是与周瑜、诸葛亮等历史事件或是人物有关的事迹,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中,然后利用微课为学生播放有关的影视资料,如电视剧《三国》中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曹操的军队是如何以少胜多,打败袁绍的军队的,以及孙刘联军在怎样的情形下以少胜多,打败曹操的军队的,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透过历史现象发现历史的本质规律所在,从而更好地学习历史。如此,通过运用微课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增强了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感受,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现象及其本质规律的认识,促进了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又如,以《抗日战争的胜利》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到日军的侵华战争是违背天意、民意的,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播放日军侵华的视频,将日军烧杀抢夺、无恶不作的残暴行为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从中引导学生对战争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意识,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如此,通过运用微课为学生再现历史情境,增强了学生的道德认知,使其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 三、课后运用微课,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课后复习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流程和环节。然而这一环节往往也是教师比较头疼的环节。因为复习面临一个透彻讲解的问题,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再次将所学知识进行详细讲解的问题。然而复习的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很难将所有知识进行深刻、透彻讲解。而运用微课则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将复习内容制作成微课,在复习时通过播放微课再给予适当的现场讲解即可,從而节省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例如,以《盛唐气象》这部分内容为例,在复习环节,我就给学生制作了关于本课知识的微课,在课堂上,结合微课内容带领学生进行复习。在微课中,将本课的主要内容如唐朝前期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手工业技术的提高及商业的繁荣等相关内容呈现出来,同时还介绍了唐朝时期在文学艺术、社会发展与对外交往方面的主要成就,使学生能够从各个层面综合把握唐朝当时的发展状况,从而深刻记忆本课所学知识。如此,通过运用微课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优化了学生的复习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并巩固了所学知识。 又如,以《辛亥革命》这部分内容为例,在复习环节,我同样利用微课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在微课中,将本课的基础知识如辛亥革命的酝酿和爆发、中华民国的成立、辛亥革命的结局等相关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并对一些基础知识做了详细的介绍,如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的建立、三民主义的诞生、武昌起义的爆发等,使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能够对本课主要内容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在播放微课的同时,我再针对这些内容进行补充性的讲解,便能达到加深学生印象的目的。如此,便优化了学生的复习过程和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总之,微课作为信息化教学的产物在教学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对优化教学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应从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积极探究微课的有效运用策略,改变以往灌输式、机械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枯燥的历史教学注入无限生机,为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撒彦斌.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思路[J].新课程,2017 [2]徐小梅.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思路[J].教育,20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