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创设情境促进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的方法
范文

    孟晓东

    摘 要:在高中教育体系中,生物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一些学生而言,高中生物教材中的许多概念非常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创设情境来促进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生物 核心概念 创设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许多的概念较为抽象,这导致一些学生很难理解。此外,许多教师更习惯于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将教材中的核心概念一股脑的灌输到学生脑海之中,这种教学方式导致课堂的气氛较为沉闷,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此,在生物核心概念教学中,教师需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基于此,围绕情境教学法在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创设情境的主要意义分析

    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板书到黑板上,然后进行重点的讲解,使学生能够了解这些知识点。这种教学法会导致课堂的气氛较为沉闷,进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一个具象化的情境,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演变与由来就会一目了然。此外,通过播放动画视频的方式,也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使学生感受到生物学习的趣味性。[1]

    2.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许多的知识内容较为抽象、复杂,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细胞的生命历程等,这些知识内容如果仅仅凭借教师的口头讲述,那么很难让学生理解。虽然高中生的想象力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生物学中的许多知识点,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述然后加上学生的自我想象是很难理解的。但是,若是教师能够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片段,那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的深刻。

    二、当前生物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陈旧

    在高中教育体系中,生物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高考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在生物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他们更倾向于使用灌输式教学。也即是过于重视生物概念的讲述,而没有想方法让学生去理解生物教材中的知识点。众所周知,生物教材中的许多知识点非常的抽象、复杂,非常难以理解,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知识点。因此,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也就很难得到提升。

    2.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的高低,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若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丰富,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去展开教学。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加的浓厚,他们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板书式教学法,也就是将教材中的重难点板书到黑板上,然后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灌输式讲解。当前,大多数生物教师都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这种教学方法也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但是会导致课堂的气氛较为枯燥、乏味,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后期的生物学习。

    3.教师忽视了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生物这门学科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现象都是对生物学科的反映。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将生活中的元素融入教学之中,通过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生物现象,就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更重视对教材的讲述,忽视了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不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影响了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情境创设的主要策略分析

    1.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在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需要将生物学中一些抽象概括的知识变得更加的生动化、形象化,使学生能够有直观的感受。而多媒體技术集视频、图片以及声音于一体,可以将一些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所以正好为教师的直观性教学提供了帮助。因此,在对生物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进行讲述时,教师不妨在网上下载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片段,通过这些视频片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

    如,在讲述到细胞的结构乃是分裂的、协同的这一概念时,由于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对于细胞的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法,为学生展示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以及运输工程,当学生观看这个动画视频之后,他们的好奇心就会得到激发,另外,教师还可以设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去仔细地观察动画,并对分泌蛋白合成场所进行记录。当学生观看动画视频之后,教师再对各细胞器结构进行详细的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就能够对各种细胞器的功能以及结构有所了解。

    2.利用生命科学史来创设情境

    在人类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生命科学史是其中的缩影,它从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不妨为学生讲述一些有关生命科学史知识,如此,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而且对于相关概念的形成以及演变过程有一个大概的理解。此外,通过这种教学,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如,讲述到DNA这一核心概念时,教师可以介绍科学家在认识染色体结构以及组成成分之时,对于遗传物质究竟是哪种成分进行了争论。然后再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例如,科学家是如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通过这个问题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进而完成概念导入。

    又比如,在讲述到遗传与进化这一概念时,因为该知识点叫额外抽象,所包含的生命科学史知识非常的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教材中所蕴含的生命科学史进行充分的发掘。例如,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些科学家的故事,通过科学家们的奇闻轶事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3]

    3.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换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引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要引导学生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因此,在生物核心概念的讲解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在讲述到细胞是由物质分子组成的这一概念时,在讲解“蛋白质、糖类”等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食品,让学生观察食品包装,并从包装上所展示的食品成分来进行分析。又比如,在讲述到DNA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个生活中亲子鉴定视频,通过这个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来顺势引入到DNA的讲解之中。当学生观看视频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日常中所提到的亲子鉴定就是对双方的DNA进行检测。在古代,人们主要是通过滴血认亲来核定双方是否有血缘关系,你们又是怎么看待这种做法的?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学生的探究欲望就会更加的强烈,他们对接下来要讲述到的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这一知识点也会更感兴趣。

    又比如,在“细胞的癌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供学生思考,通过这些问题来顺势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之中。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威胁人类健康的四大“杀手”吗?这个问题一经抛出,学生就会各抒己见,有的说癌症、有的说糖尿病、还有的学生说艾滋病。随后,教师再问到,正常的细胞都有着一定的寿命,这些细胞在生命历程中,存在着生长、分裂、衰老,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会受到癌症的侵扰?为什么癌症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较大的危害?由于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某个人患有癌症过世,所以學生们对于这个现实问题会非常的关心,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会更加的浓厚。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学生就要进入到细胞的癌变这一教学之中,去探究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探究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将知识内容与社会生活割裂开来,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基于此,在今后的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生活化情境,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结语

    综上,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涉及许多复杂抽象的核心概念,这些概念不易于学生的理解。如果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法,那么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也就很难得到提升。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直观化的情境,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直观认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生命科学史来创设情境;或者是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这样,学生才会对所讲述到的生物核心概念更加的理解,继而提高他们的生物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硕.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2]郑嘉会,李师超,李军,冀芦沙.创设情境促进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的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19,(06):40-41.

    [3]张昊.对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设计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