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美术课堂学生有效学习方式校本化课程的开发及研究 |
范文 | 秦玉柱 龙丽娜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术课程属于艺术类课程,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对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小学美术课堂学生有效学习方式校本化课程的开发及研究展开论述,简述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并提出有效的改善策略,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美术 学习方式 校本开发 引言 美术课程是小学的一门重要课程,现阶段美术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探索小学美术的教学方法提高美术教学有效性能够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现状 1.学时少学生得不到充分锻炼 目前来看,虽然多数小学开设了美术课程,但从课程来看,学时比较少,学生学习的时间比较有限,甚至其他学科教师还有占课情况,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1] 2.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来看,部分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仍采用传统式教学方法,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达到美术教学的最佳教学效果。 3.未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部分教师不注重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分配小组,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比较少,很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长期下去学生容易对该课程失去学习兴趣。 二、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举措 1.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学校要合理分配各科的学时,比例得当,不仅要注重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还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合理分配美术课程的学时。同时,教师还要重新审视美术教学的作用,科学利用课堂时间。其他科目教师也要合理规划教学内容,不能任意挤占其他课程的教学时间。教师要提升自身素质,做到对学生负责,把教学重心放到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上,不断优化课程设计,打造高效的美术课堂。 2.优化教学模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认知能力有限,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要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在《花儿朵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春天的景色,还要搭配相关的音频,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在《变脸》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利用卡纸简单绘制脸谱,制作成面具,学生通过交换各自制作的面具获得快乐,对美术课程也有新的认识,能够进一步提升对美术知识的理解,提升课堂有效性。在《七彩飞虹》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描绘心中的彩虹,谈谈自己对彩虹的感情,组织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成创作。在《童话屋》一节教学中,教师可给学生将童话故事如灰姑娘、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海的女儿等,使学生了解童话故事的特征,描绘自己心目中的童话屋。 3.主张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组,并给小组分配学习任务,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如《花儿遍地开》这一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教学生认识不同的花,学生可以小组形式总结不同花的特征,教师可利用PPT播放这些花的图片,让学生说出相应的名字,答对最多的小组获胜,并给予获胜小组相应的奖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小学美术课堂校本课程的开发 1.优化教育资源 学校要提高对教师的选拔门槛,禁止没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从业,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素质。同时还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积累更多的实践教学经验,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选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实现人人参与课程。此外,还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调研工作,在不同的环境下学习更多的美术知识,能够在美术教学中融入其他元素,如民族地区风俗、日常生活习惯等,丰富教学内容。[2] 2.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思想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某方面的学习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新审视美术教学的价值,注重学生美术潜能的激发,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偏袒某个学生,肯定学生个体的不同,尊重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充分挖掘学生的美术潜能。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各个学科的教师要互相交流,分析现阶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特征,逐渐调整教学体系,使其更符合实际教学情况。同时,学校也要引进优质的教学资源,改善当前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3.结合学校发展特色 每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色彩,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可结合学校的文化特色开展,在美术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要了解現阶段美术教育的综合教学需求以及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等基本情况,可制定检查问卷了解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基本认识。进而结合学校文化特色完善细节,部分学校美术教学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基础,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适当融入一些民族文化特色内容,如传统节日,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等,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注重文化的传播,拓宽学生的视野。部分学校以特色课程设计为主,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打造不同特色的课程,如写生训练,带领学生深入自然或者校园,描绘自己喜欢的景色;如手工制作,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自己熟悉的废旧物来展开手工制作,因为美术课程不仅仅是绘画,与艺术相关的一切都可以做美术教学的素材,教师可引导学生参与陶艺制作、插花或者其他艺术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激发更多的艺术灵感,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 结语 美术课程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导入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善于鼓励学生,同时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惑,逐步提高美术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沈秋.改进教学方法激“活”小学美术课堂培养绘画人才[J].成才之路,2018,12(7):88-89. [2]许欣.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及其改进对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9(5):121-122. [3]姚海静.改进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手段有效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4(6):223-22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