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范文

    邓飞平

    摘 要:文章以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数形结合思想进行了分析阐述,随后围绕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践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形结合 小学数学 实践应用 策略

    前言

    相对于初中、高中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小学阶段的数形结合更加注重利用画图的方式,将抽象的数学逻辑、概念具象化的展现在小学生面前,以加深小学生对知识理解,提升教学质量水平。文章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了探讨分析,期望对相关教学提供一点帮助。

    一、数形结合思想概述

    数形结合思想简单来说即是在进行数学问题求解时,通过将数学数量关系,转化为图形的性质来研究,将数学问题内在复杂抽象的逻辑以具象化的图形方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问题内在复杂的逻辑关系,深刻理解题意,提升解题效率。这种数学思想一般在初中学习立体几何、简单的函数时开始应用,到高中应用更加深入、复杂,不再是简单的“以形化数”、“以数化形”,需要与复杂的立体几何、函数曲线等联系在一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整体应用层次相对简单,应用核心主要以“画图”这种初级的方式来加以展现,同样能够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应用策略

    1.利用數形结合,明晰数学概念

    小学生在初次接触一些数学概念时,由于自身受年龄认知所限,缺乏足够的抽象、理性思维能力,致使自身难以深刻理解这些数学概念,为后续学习带来诸多困难。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入数形结合思想,通过画图的方式,帮助小学生实现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例如在进行“认识乘法”教学时,为了让小学生更好的认识“乘法”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画两个“透明长方形口袋”,并在两个口袋中画2个小球,问学生一共有多少个小球,学生自然回答“2+2=4”个小球,然后教师再如法炮制,再画2个装同样数量小球的口袋,继续向学生提问,学生回答为“2+2+2+2=8”个小球,接着教师继续引导:“如果我继续画10、20、100个这样的口袋,该如何计算小球数量呢?”,学生纷纷表示“口袋太多,加不完”,此时教师可顺势引入“乘法概念”,“2+2+2+2” 即是4个2相加,我们可以用乘法表示为“2×4=8”,同时进一步解释“2、4、8”在乘法中表示的含义,从而加深学生对乘法这一数学概念的理解。

    2.利用数形结合,巧妙解决“和倍、差倍”问题

    “和倍”、“差倍”问题,简单来说即是“乘除法与加减法结合考察的问题”,有的小学生在实际解题时,针对于单一的“加减法”、“乘除法”问题能够顺利解决,但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便不知所措。基于此,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画线段”的方式,让小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和倍”、“差倍”问题内在逻辑关系。例如在如下问题中,小红所在班级一共有29人,其中男生是女生的两倍多2人,求班级男、女生各多少人。此时教师可在黑板上画两条线段,一条代表男生,一条代表女生,由于男生是女生的两倍,因此代表男生的线段要比女生长一半,在此基础上,男生又比女生多两人,因此男生线段还要再延长一点,通过这种清晰明了的线段,让小学生从中找出解题思路,很快就有小学生发现,可以先将代表“男生比女生多两人”的一小截线段减掉:“29-2=27”,那么剩下的线段便是“三等分”,然后可以利用除法求出女生的人数:“27÷3=9”,那么男生人数即为“29-9=20人”或者“9×2+2=20人”,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将该问题进行“变式”,将上述问题改为“男生是女生的2倍少1人”,其他条件不变,让学生自己画图求解男女生人数,从而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数形结合思想,提升学生的学习与解题效率。

    3.利用数形结合,解决复杂应用问题

    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发现,面对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应用题,很多小学生都会把大量解题时间用在“阅读”上,然而受注意力分散或其他原因影响,经常存在“读了下句忘上句”的现象,导致自己不仅没有深刻理解题意,同时在具体解题上也是一筹莫展,赔了夫人又折兵。小学阶段的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学会提取关键词,并将其作为画图元素,从而实现题意快速理解与解决,因此在实际教学实践时,需要教师抓住这一关键,可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如下应用题:小明与小红相对而行,此时他们相距720m,小明在行走了8分钟后,与小红相遇,然后继续前行,在24分钟后,小明与小红之间的距离重新变为720m,求小红与小明之间的速度差。这一问题题意较为复杂,且同时涉及“相对而行”、“背对而行”两种情况,小学生仅仅从字面意思,很难对小明与小红之间位置变化关系准确把握,基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为加深学生题意理解,可以引导小学生抓住题意中的关键词,通过画图来讲上述二者位置变化关系清晰直观的表达出来,首先,构建基本图画框架,用于描述速度与距离之间的关系,以“X—Y轴框架”最为适合,然后用X轴表示时间,小红与小明之间位置距离变化作为Y轴,在开始时,两者距离为720m。因此Y为720m,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距离越来越近,因此Y便越来越小,相应X轴越来越长,然后引导学生注意抓住关键词8分钟,在这一时刻,小明与小红相遇,二者相距为零,此时Y降至最低,然后二人继续前行,两者距离拉开,Y开始“回升”,此时注意抓住关键词“24分钟”,在该时刻下,二人重新相距720m,Y轴点重新回到最初位置,此时便形成了一个近似“V”字型的图形,通过这一图形,能够让小学生对小红与小明的位置动态变化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帮助学生更好理解题意,并解决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通过应用数形结合思想,一方面可有效培养小学生解题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引导小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因此需要小学数学教师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数形结合的应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海霞.探讨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学周刊,2018(14):22-23.

    [2]卢敏.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89-90.

    [3]高敏.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No.371(23):102-10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5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