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
范文 | 高宁宁 摘 要:幼儿时期不仅是人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孩子性格逐渐形成的时期,一个人的性格好坏会直接影响其未来自身的发展。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个性,在幼儿个性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学前教育概述及现状分析,阐述了学前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一些学前教育在幼儿个性发展中的建设性措施。 关键词:学前教育 幼儿个性发展 重要性 引言 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一个阶段,因此幼兒的智力水平在正确引导下会有显著提高。幼儿时期也是孩子身体机能快速变化的过程,所以急需大人在幼儿心理及生理方面给予正确的引导。同时,幼儿时期作为人性格塑造的关键期,幼儿的个性开始萌芽并逐渐发展。首先环境对幼儿个性发展有重大影响,幼儿的个性是逐渐定型的,而长期的相同环境就是幼儿个性定型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次,幼儿由于没有形成完整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所以他们在多数情况下是在模仿其他人。幼儿时期个性形成过程中,急需良好的环境及榜样帮助孩子。这样看来,学前教育在幼儿个性发展时期十分必要。在学前教育中,幼儿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智力,更要注重幼儿性格变化并加以正确引导,从而保证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为以后学习和生活进行铺垫。[1] 一、学前教育概述 学前教育是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对7周岁以前的幼儿进行系统性、专业性的智力、思维、行为及个性的培养。学前教育与之后的义务教育有很大不同,主要作用是对孩子的思维进行启蒙与推动。学前教育是一个人以后所有教育的基础,满足了在幼儿时期儿童发展的要求。在幼儿时期,孩子智力、身体及个性都在初始阶段,此时一味教授孩子知识并不现实。所以此阶段幼儿教师的主要精力是在幼儿智力与个性发展启蒙上的。幼儿时期的孩子具有丰富的探索欲与渴求欲,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可以正确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以后的学习中也可以继续探求。同时幼儿时期的孩子基于初步认知状态,已经可以形成一些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但并不完善。所有学前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将所有孩子都培养成同一性格,而是在孩子已有个性框架上加以引导,帮助孩子明辨是非,从而将每个孩子培养成具有不同个性魅力的新时代人才。[2] 二、学前教育现状 学前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孩子开发智力及发展个性,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为孩子学习小学知识做铺垫。近年来,在幼儿教师培养方面也将重点放在幼儿心理及智力个性启蒙上面。但是由于一些幼儿教师观念并没有转变,仍然采用知识灌输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从而使幼儿教育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还有一些幼儿教师虽然经过培训,了解到应用一些趣味性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智力开发及个性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因为种种原因仍然继续采用集体知识灌输模式,其本质原因就是这些幼儿教师完全没有理解学前教育的本质,没有认清学前教育的真正作用。此外,另一些教师了解到学前教育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及智力开发,但是在教育过程中,一旦发现孩子有一些错误的行为,立刻进行批评或者直接说你不可以这么做,而不是进行耐心地引导。这样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无法培养良好的个性。个性培养不是教育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是在孩子有错误行为时加以引导修正,有良好表现时加以鼓励奖赏,这样才是正确的学前教育方法。 三、学前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1.培养综合素质 目前学前教育的重点是在智力开发、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及个性形成上,传统知识灌输理念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在幼儿阶段这一黄金时期,经过幼儿教师的正确引导,孩子在各个方面都会有质的飞跃,比如优秀品质的逐渐形成、思维方式的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逐渐形成等,孩子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3] 2.个性形成基础 弗洛伊德的观点表明,孩子3-5岁形成的个性特征在他的一生有着关键作用,换言之就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在3-5岁已基本定型,在后面的人生阶段很难发生改变。而这一时期正是学前教育的时期,所以在学前教育中对孩子加以正确引导,可以帮助孩子塑造优良品质,从而对今后人生有积极作用。 3.养成良好性格 在以后学习和生活中,人际交往占重要部分,而是否具有优良品质与性格也决定是否能良好的人际沟通。学前教育教学目标目前主要由幼儿智育培养向幼儿个性发展转变,通过幼儿教师正确引导,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性格,从而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今后在社会中的良性人际交往。 四、学前教育在幼儿个性发展中的有效措施 1.构建良好教学环境 无论是幼儿还是成人,环境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孩子处在个性形成的关键阶段,此时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会对孩子个性发展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学前教育机构一定要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为孩子个性发展保驾护航。此外,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如可以帮助孩子分小组学习,鼓励孩子在学习中互相帮助等,从而培养孩子的团结等优秀品质。 2.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在传统教学理念中,知识讲解永远放在第一位。秉承传统教学理念的幼儿教师认为只有让孩子把知识都掌握才算得上是教学成功。但这种理念在一开始就已经偏离了正确方向,要想学前教学成功,就必须把重点放在对孩子的思维模式及个性发展引导上。只有保证孩子的基本思维模式形成及鲜明个性形成,才能确保孩子可以良好进行今后的学习生活。 3.及时与家长沟通 孩子在学前教育机构的时间只是一整天时间的一部分,而剩余的部分都是与家长一起度过的。所以幼儿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孩子在学校的一些优秀表现与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告诉家长应注意的一些地方。同时,幼儿教师也要及时从家长处了解孩子在家里的状态,以便更好地对孩子进行培养。 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对幼儿的个性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可以根据孩子不同特点,培养孩子形成鲜明良好的个性,从而奠定以后生活学习的基础。所以,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将教学重点由知识传授转到智力开发及个性培养上,幼儿教师还要提升自身能力,提高学前教育教学有效性,从而培养出更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建华.浅谈在幼儿教育中实施游戏化教学的策略和意义[J].都市家教月刊,2017(11):214. [2]沈甜蜜.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性[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11):19. [3]陈萍.学前教育中幼儿情商的开发与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8(2):125-12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