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
范文 | 刘昱楚 摘 要:教学设计作为保证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能够意识到提升教学设计有效性的重要性,才能使授课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协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保证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设计 有效性研究 数学课程以其逻辑性较强的知识概念,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但是对于思维意识处于发育阶段的小学生,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常感到头疼,并很难提升参与课堂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成效始终停滞不前。为了解决这种情况,需要教师从当前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面临的问题入手分析,并积极寻找提升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具体途径,才能在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并推动我国数学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1]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面临的问题 数学是锻炼学生思维意识与学习能力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提升其学科素养以及应用能力的关键课程。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活动时,一般都会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设计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面临以下问题。[2] 首先,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工作时,并没有意识到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以及应用探究能力的重要性,而且过于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的设计工作,严重影响教学效率的提升,并在缺少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反馈的过程中,无法对教学设计进行完善,使设计工作的有效性始终难以体现,从而在设计目标模糊的情况下,影响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其次,教师在应试教育影响下,一般都会根据教材所涉及的考试范围开展教学设计工作,很少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使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仅为考试服务,既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中,学习能力与思维发散能力也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使教学设计与新课程教育改革所要求的以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与综合能力的要求难以协调,从而阻碍教育改革的进程。最后,教师过于重视自我设计的过程,却忽略正处于学习生涯初期的小学生,更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知识的积累与掌握,使教学设计无法与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学习习惯以及学习需求相协调。而且由于教师忽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所以教学设计很难根据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实时反馈进行完善,导致教学设计不仅无法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也严重影响教学成效的提升。[3] 二、提升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具体途径 1.正视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设计出发点,才能有效激发其参与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成效与效率的双重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结合课堂主体、教学标准以及授课条件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设计,使教学目标能够与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相协调,使学生能够有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高效地完成学习活动。另外,教师也不能对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忽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需要设计出能够吸引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设计方案,使学生可以在兴趣的驱动下,更有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从而完成对教学效率质的飞跃。 例如在进行“平移和旋转”的教学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实例,在熟悉的事物中对平移和旋转现象进行直观的认知,从而帮助学生可以在掌握基本知识概念的同时,可以独立地在方格纸上完成不同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任务,才能使其在教学设计的有效引导下,在观察与动手实践中,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与推理能力,从而完成综合能力的提高。 2.提升数学教材利用率 数学教材也在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革新而增添新的内容,为了保证教学设计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教学价值,从而在提高其利用率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教师需要利用互联网及时获取最新的教育咨询,并能够对国家最新下发的纲领文件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在掌握指导要点的同时,将其作为教学设计有效性的指引方向。另外,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仔细研究教材章节内容,以更加生动丰富的形式将教材重点知识,一一传授给学生,在教材使用率在大幅提升的同时,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概念,从而为其奠定良好基础,切实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3.加强学情调研活动 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特别是小学生,处于发育的不稳定阶段,其性格迥异,而且学习能力与需求也不尽相同,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前,需要加强对学生学情的调研,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为保证调研活动的有序进行,教师可以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鼓励学生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倾诉给教师,也可以给教师提讲课意见,使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更好地开展教学设计,完善设计工作,切实保证其有效性。另外,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教师可以积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设计出可以解决学生问题的设计方案,使不同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活动中,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加强学生学情调研工作,已经成为保证教学设计有效性的重要手段。[4]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不仅要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还需要重视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才可以引导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真正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寻找提升设计有效性的具体途径,从而使教学活动能够符合新课程教育改革要求的同时,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石化权.浅谈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以及构成[A].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董林林.說说小学数学游戏性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应用[A].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3]张昆,张乃达.实现有效数学教学设计研究——基于安徽省2017—2018小学骨干教师“国培计划”课程案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05):6-10. [4]岑家伟.试分析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5):15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