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工匠精神的中职德育工作探讨 |
范文 | 摘 要: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呈现高标准高要求的趋势,从而使得德育教学成为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工匠精神进入教育,可以有效引领中职德育工作,从而内化学生的思想观念,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专业技术人才。本文基于工匠精神的中职德育工作展开研究讨论,希望能为推动中职德育工作发展献出微薄之力。 关键词:工匠精神 中职 德育 一、工匠精神对发展中职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促进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相比较于本科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对学生精神思想方面的职业教育还存在很大不足需要改进,忽略对学生职业观念的教育容易导致学生在工作中职业观念不强。工匠精神是当今社会极力倡导的职业精神,其主旨精神体现在爱岗敬业。工匠精神进入教育,促进中职德育教育高效开展。[1] 2.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人才的选择也愈发高标准高要求,中职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然而,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入中职德育工作中,不仅对学生在充分掌握专业技能的前提下加强自身职业素养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保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勇于创新的工作精神,从而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2] 3.工匠精神是中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需要 目前中职院校存在社会地位低和生源差等问题。随着工匠精神在我国的大力提倡,此精神已经成为中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准,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是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的目标和重中之重,这必然会引起广大社会群众对中职院校的改观,从而使得以往中职院校生源差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提高中职院校的社会地位。所以,工匠精神是中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需要,应大力促进工匠精神在中职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二、工匠精神有效引领中职德育工作的措施 1.强化工匠精神实践教育 工匠精神融入德育教育,光靠传授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注重工匠精神的实践教育,通过实践从内而外的影响学生职业素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让工匠精神更好地融入中职德育教育中,立足于工匠精神的实质内涵从实际出发,推动德育教育工作的长远发展。教师应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的主动参加各种有关工匠精神的实践活动,当工匠精神与具体实际场景相结合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才能更加真实感受到工匠精神的伟大力量,从而加强自身工匠精神的践行能力。学校每年为学生举办的技能节应从各个项目赛制上和技术规范上制定更严格的高要求高标准,确保竞赛的公平公正公开性,通过技能竞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切实践行工匠精神。 2.建立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制度 只有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制度,才能使中职德育工作更加严谨有序地进行。建立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制度可以有效解決工匠精神在中职德育教育工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制度的规范作用,使得中职德育工作稳定有序进行。构建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制度有以下几个方法:其一,对德育教育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构建完整系统的德育教育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确保工作成果的高效性,同时也应邀请教师参与到德育教育制度的制定过程中来,让教师通过对德育教育制度的全面学习,能够更好结合工匠精神进行德育教学,工匠精神促进德育教学,提高工匠精神与德育教育制度的契合度,使得德育教育制度体系更加全面专业。其二,丰富德育教学内容,可收集关于工匠精神的各种资料信息将其制作成视频、课件等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为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提供丰富的资料,还可以结合相关案例和素材对工匠精神进行更完美的诠释,让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更加升入透彻,从而提高德育教学质量。其三,建立德育评价制度,全面了解学生对德育教学的学习成果,对先行的德育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完善,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工匠精神实质内涵。[3] 3.有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是现在学校教育盛行的教学方式。针对工匠精神的实质内涵,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关于工匠精神的主题活动,如以“工匠进校园”为活动主题,邀请优秀教师、技能专家、模范校友等到到校进行演讲或者举行座谈会议,针对老师及学生在学习工匠精神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一一进行解答,积极推动工匠精神进入校园。学校还可不定期组织师生一起观看央视的“大国工匠”纪录片,引导师生通过观看工匠的感人事迹学习匠人的优秀品质,发扬工匠精神。另外,学校可以举办关于工匠精神的演讲比赛,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比赛,让学生通过此次比赛对工匠精神的实质内涵有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推动工匠精神融入德育教育,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工匠精神有效渗入到中职德育职业教育工作中,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德育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有非带大的促进作用。为加强中职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可通过强化工匠精神实践教育、建立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制度、有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方法提高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及综合素养。应加快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德育职业教育工作中的步伐,促进中职德育教育工作发展的同时提高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红梅,赵慧.基于“工匠精神”的中职德育工作探索[J].南方农机,2018,49(12):247. [2]刘琴芬.中职德育工作中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4):38-39. [3]蓝嘉结.试论基于工匠精神引领下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J].法制与社会,2019(21):203-204. 作者简介 王建琴(1984.01—),女,藏族,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本科,职称讲师,单位: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