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题组训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范文 | 徐雪峰 摘要:高三复习阶段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作业的针对性,促进作业训练的有效性?本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化学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题组建设的有序设计不失为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题组;习题研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7–0078–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题组编撰是实现二轮复习系统性检测要求的关键 高考化学试题基本覆盖了中学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等多个方面,常见高考复习一般至少安排有两轮。第一轮复习一般按照学科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按照结构决定性质、基本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学习等思想安排复习进程,着力解决知识的全覆盖,强调不遗漏每一个知识,此过程对应的训练题一般着力体现在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分析、理解或应用上。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不同点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二轮复习能够将一轮复习的“知识点”编撰成“知识网”。其次,二轮复习更加侧重于浓缩与提炼。如果说一轮复习是把书“读厚”,那么二轮复习则是把书“读薄”。通过题组训练引领学生反思与感悟,感受其中的学科思想并掌握相应的学科方法。第三,二轮复习还有检测、巩固与强化的功能要求,对某些重点内容进行必要的拓展和挖掘,在化学学习能力上可以进行定向的培养和训练。 鉴于二轮复习的特点和要求,只有进行系列的题组训练,才能达成二轮复习的系统性检测的要求,促进学科思想方法的提炼。题组训练循着学科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构建点状辐射或带状辐射,针对性强,训练效益高。二轮复习题组的编撰在以下三个方面应该有更多的考虑:一是应着眼于凸显各个知识点的逻辑关系;二是应着眼于检测和矫治学生对重点知识理解及应用的偏误;三是关注学科思想方法的提炼。 2 常见题组类型与编制 在二轮复习中,题组包括矫治型训练题组、强化型训练题组、支架型训练题组以及辨析型训练题组等类型。各类题组重心各异,能够实现的功能各有侧重。 2.1 矫治型训练题组 矫治型题组是指以矫治复习中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为目的的题组,多应用于习题评析之后。其主要功能是检测学生的理解情况并矫治可能的偏误。学生的错误可能只是显露出其理解的某一点偏误,但复习矫治不能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此类题组的编制思路一般是建立在对学生典型错误进行归因归类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与之紧密相关的各个要点,再编制对应变式题组进行矫治和检测。 例如,在复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内容时,常有学生把核外电子排布的几条规律混淆,案例1第1题中较多学生错选B、D项,把同一亚层的电子排布规律扩展到同一电子层。既然在理解核外电子排布时学生可能会把概念外延进行不恰当的拓展,那会不会把电子排布式的书写要求与轨道表示式的书写要求混搭呢?如第2题中的C项;学生对轨道表示式的内涵是否真正理解呢?针对这些问题,可编撰一些与常规形式“不同”的特殊书写表达式,如第2题中的B、C选项,用这些题组对学生进行检测和矫治。实践证明,学生对B、C选项果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扰,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经过题组训练之后,学生对核外电子排布的理解得到强化,几乎再没有出现类似的错误。 案例1 原子结构题组 此类题组的编撰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充分整理学生易错点的基础上,循着学生的思维轨迹研究学生可能的偏误,突出针对性和及时性。变式的思路一般是围绕核心内容改变问题的呈现形式,使学生通过题组训练感悟出“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所在,从而提高矫治训练的效益。 2.2 强化型训练题组 强化型训练题组是指以强化巩固学生对一些重点知识或知识的某些重点应用为目的的题组,多见于在梳理知识体系以及解析重要知识时使用。一般的编制思路是在梳理重点知识的基础上,研究这些关键点常见的考题方向和主要应用,然后编撰相应的题组进行强化训练。 例如,气体摩尔体积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建立在气体与固体、液体微观结构的差异基础上,它们结构上的不同导致气体体积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别于固体和液体。单纯复习这些内容时,学生基本没什么问题,但是在新的应用背景情况下就大不同了:固体体积可以认为是若干固体总体积之和,受到此认识的影响,部分学生误以为和固体类似,若干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就是气体的总体积,忽视了气体分子间隙与固体微粒间隙的差异。案例2中的第1题是关于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基本认识,仅完成该题还不足以检测学生对气体微观结构认识的真实情况。题组的第2题将不同状态物质体积的认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辨析不同状态物质的体积与其微观结构的关系。事实证明,第2题非常有助于强化学生对不同状态物质微观结构差异性的认识,有助于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建构。 案例2 气体摩尔体积题组 重点知识题组的编撰不是简单多次重复,而要进行一定的变式,变式的思路一般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纵深发展,发掘内在的学科思想;二是改换条件或应用背景,通过这样的深度辨析及不同条件下的应用加深知识的理解。 2.3 支架型训练题组 支架型训练题组是指以辅助学生理解难点知识为目的编制的题组,在辅导学困生学习时使用较多,效果较好。题组编制的一般思路是根据最近发展区的原理将大的主题分解成若干小的主题,搭建学习支架降低坡度编制题组进行训练,使学生逐步完成对整个知识的全面理解,体现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 案例3 食盐的精制 案例3是粗盐的提纯方法,提纯方案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也是高考热点所在。食盐的精制在高一就学习过,但是即使到了高三,一些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认识还是模糊的,他们就靠着模糊的记忆去完成相关习题。二轮复习中支架型题组能够较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案例中的第1题搭建总的框架,但仅仅如此是无法做到对该部分内容的透彻理解的。教师可以围绕除杂药品的选择以及除杂试剂的加入顺序设计出系列题组,学生在题组的启发下从多角度思考,体验不同顺序对除杂结果的影响。这里还可以通过改变选用的除杂试剂来丰富题组的内容,在思考过程中体验这些改变对除杂效果的影响,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对食盐精制的正确认识。再如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对部分学生来说也是难点,可以搭建支架,从含钡离子试剂、酸化试剂的选择再到试剂的加入顺序逐步展开,在逐步提升的支架学习过程中领悟合理的硫酸根离子检验方法。 题组的编撰一般可以先分析研究整理出主体内容的关键点,将这些关键点编撰成系列题组构成引导学生学习的支架,从而促进主体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支架型训练题组能够有效降低难度,顺着教师搭建的阶梯,让更多的学困生能够成功地解决问题,可以较大程度促进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支架型训练题组不仅在二轮复习中可以发挥有效作用,在新授课、讲评课中遇到难点教学时也可以选用这样的方法,效果也是不错的。 2.4 辨析型训练题组 辨析型题组是以引导学生辨析易混淆知识、培养思维深刻性为目的的复习题组。化学知识有很多易混淆的概念,如氯化铝、硫酸铝溶液在蒸干过程中的变化差异等。此类型题组多应用于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形似神不似”或“形不似而神似”的知识进行辨析理解之时。编制的一般思路是采用对比的方法编制变式题组揭示易混淆概念或规律在内涵和外延上的异同点。辨析型题组的训练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分析,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例如,案例4中2道习题的题干很相似,但“形似”的背后隐藏着铝的硫酸盐与盐酸盐在蒸干过程中的变化差异,从而使学生感悟到不同的盐类水解平衡情况是不同的。可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若把Al2(SO4)3、AlCl3溶液换成Fe2(SO4)3、FeCl3溶液分别露置在空气中蒸干,或再换成Na2SO3、Na2SO4溶液分别露置在空气中蒸干情况又会怎样?通过这一系列变式思考,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并形成关于硫酸盐、盐酸盐水解的深刻认识,两种钠盐的引入又可避免学生陷入思维定势,避免出现只考虑水解而忽视了氧化的可能,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系统性的提升。此类题组既有利于凸显各个知识点的密切联系,也有利于学科思想方法的提炼。 教师要善于收集整理和分析这样的教学素材,适时以辨析题组的形式派给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探究的渴望,在二轮复习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题组的类型还可以有其他许多形式,教师可以发挥教学智慧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不同的题组编撰,促进二轮复习效益的提高。 3 实践后的思考 3.1 二轮题组要提高训练的针对性 题组不同于零散习题,它是围绕一个核心知识或者核心方法展开的成系列的习题。学生的问题在哪里?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重要知识的关键点在哪里?为什么关键点是这些?学生理解这些关键点的困难是什么?这些问题教师在编撰题组之前必须了然于胸,根据第一轮复习的情况,精选出“常错题”、“经典题”等再进行变式重组训练。有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为基础,才能编制出有针对性的训练题组,才能矫治学生的偏误、强化重点知识的理解,才能提炼和掌握对应的学科方法,从而提高复习效益。 3.2 二轮题组要适当提高方法与能力的综合程度 高考要求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因此与一轮复习题组不同,二轮题组训练不强调知识结构的先后顺序,可以打破知识版块的界限,本着实际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思路,将问题进行分析、加工和重组,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并感悟蕴含其中的规律。 3.3 题组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的归纳与整理 题组的编撰应该具有一定的形式,“形似”而“神不似”或者“形不似”却是真正的“神似”。通过这样“形”与“神”的变换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在精练的过程中,还可以选用不同的题型,引导学生比较每一种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总结出该类型题组的解题规律。通过这样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的解题能力将得到提高。 3.4 题组的编制变化仍要有序 题组本身的变化也要有序,无论是纵向渐深式还是横向多变式都应体现出变化的有序性,这种“变化之序”本质就是揭示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通过有序的变式引导学生将对知识无序的认识逐步规范有序,从而使它们同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一个整体。比如,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辨析是学生学习有机化学时的一个难点,实践表明,采取有序的变式题组进行训练是解决这个难点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研究和实践表明,题组训练对提高复习效益、减负增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得到了学生充分的肯定,学生普遍认为题组训练的变式层次越是鲜明、针对性越好,对自己的复习指导作用也就越强。不仅在高三阶段,其他学段的题组编撰与训练都是值得研究与实践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朱亚萍,王后雄,彭慧.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的标准及其设计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5):17. [2]解守宗.试述化学教学评价的三个动向[J].化学教学,2001,(4):1. [3]王富龙.高中化学课后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研究与尝试[J].化学教育,2011,(9):27. [4]许振勇.新课程高中化学有效作业观念及实施策略[J].化学教学,2009,(2):32. 题组的编撰一般可以先分析研究整理出主体内容的关键点,将这些关键点编撰成系列题组构成引导学生学习的支架,从而促进主体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支架型训练题组能够有效降低难度,顺着教师搭建的阶梯,让更多的学困生能够成功地解决问题,可以较大程度促进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支架型训练题组不仅在二轮复习中可以发挥有效作用,在新授课、讲评课中遇到难点教学时也可以选用这样的方法,效果也是不错的。 2.4 辨析型训练题组 辨析型题组是以引导学生辨析易混淆知识、培养思维深刻性为目的的复习题组。化学知识有很多易混淆的概念,如氯化铝、硫酸铝溶液在蒸干过程中的变化差异等。此类型题组多应用于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形似神不似”或“形不似而神似”的知识进行辨析理解之时。编制的一般思路是采用对比的方法编制变式题组揭示易混淆概念或规律在内涵和外延上的异同点。辨析型题组的训练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分析,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例如,案例4中2道习题的题干很相似,但“形似”的背后隐藏着铝的硫酸盐与盐酸盐在蒸干过程中的变化差异,从而使学生感悟到不同的盐类水解平衡情况是不同的。可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若把Al2(SO4)3、AlCl3溶液换成Fe2(SO4)3、FeCl3溶液分别露置在空气中蒸干,或再换成Na2SO3、Na2SO4溶液分别露置在空气中蒸干情况又会怎样?通过这一系列变式思考,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并形成关于硫酸盐、盐酸盐水解的深刻认识,两种钠盐的引入又可避免学生陷入思维定势,避免出现只考虑水解而忽视了氧化的可能,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系统性的提升。此类题组既有利于凸显各个知识点的密切联系,也有利于学科思想方法的提炼。 教师要善于收集整理和分析这样的教学素材,适时以辨析题组的形式派给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探究的渴望,在二轮复习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题组的类型还可以有其他许多形式,教师可以发挥教学智慧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不同的题组编撰,促进二轮复习效益的提高。 3 实践后的思考 3.1 二轮题组要提高训练的针对性 题组不同于零散习题,它是围绕一个核心知识或者核心方法展开的成系列的习题。学生的问题在哪里?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重要知识的关键点在哪里?为什么关键点是这些?学生理解这些关键点的困难是什么?这些问题教师在编撰题组之前必须了然于胸,根据第一轮复习的情况,精选出“常错题”、“经典题”等再进行变式重组训练。有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为基础,才能编制出有针对性的训练题组,才能矫治学生的偏误、强化重点知识的理解,才能提炼和掌握对应的学科方法,从而提高复习效益。 3.2 二轮题组要适当提高方法与能力的综合程度 高考要求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因此与一轮复习题组不同,二轮题组训练不强调知识结构的先后顺序,可以打破知识版块的界限,本着实际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思路,将问题进行分析、加工和重组,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并感悟蕴含其中的规律。 3.3 题组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的归纳与整理 题组的编撰应该具有一定的形式,“形似”而“神不似”或者“形不似”却是真正的“神似”。通过这样“形”与“神”的变换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在精练的过程中,还可以选用不同的题型,引导学生比较每一种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总结出该类型题组的解题规律。通过这样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的解题能力将得到提高。 3.4 题组的编制变化仍要有序 题组本身的变化也要有序,无论是纵向渐深式还是横向多变式都应体现出变化的有序性,这种“变化之序”本质就是揭示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通过有序的变式引导学生将对知识无序的认识逐步规范有序,从而使它们同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一个整体。比如,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辨析是学生学习有机化学时的一个难点,实践表明,采取有序的变式题组进行训练是解决这个难点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研究和实践表明,题组训练对提高复习效益、减负增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得到了学生充分的肯定,学生普遍认为题组训练的变式层次越是鲜明、针对性越好,对自己的复习指导作用也就越强。不仅在高三阶段,其他学段的题组编撰与训练都是值得研究与实践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朱亚萍,王后雄,彭慧.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的标准及其设计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5):17. [2]解守宗.试述化学教学评价的三个动向[J].化学教学,2001,(4):1. [3]王富龙.高中化学课后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研究与尝试[J].化学教育,2011,(9):27. [4]许振勇.新课程高中化学有效作业观念及实施策略[J].化学教学,2009,(2):32. 题组的编撰一般可以先分析研究整理出主体内容的关键点,将这些关键点编撰成系列题组构成引导学生学习的支架,从而促进主体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支架型训练题组能够有效降低难度,顺着教师搭建的阶梯,让更多的学困生能够成功地解决问题,可以较大程度促进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支架型训练题组不仅在二轮复习中可以发挥有效作用,在新授课、讲评课中遇到难点教学时也可以选用这样的方法,效果也是不错的。 2.4 辨析型训练题组 辨析型题组是以引导学生辨析易混淆知识、培养思维深刻性为目的的复习题组。化学知识有很多易混淆的概念,如氯化铝、硫酸铝溶液在蒸干过程中的变化差异等。此类型题组多应用于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形似神不似”或“形不似而神似”的知识进行辨析理解之时。编制的一般思路是采用对比的方法编制变式题组揭示易混淆概念或规律在内涵和外延上的异同点。辨析型题组的训练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分析,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例如,案例4中2道习题的题干很相似,但“形似”的背后隐藏着铝的硫酸盐与盐酸盐在蒸干过程中的变化差异,从而使学生感悟到不同的盐类水解平衡情况是不同的。可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若把Al2(SO4)3、AlCl3溶液换成Fe2(SO4)3、FeCl3溶液分别露置在空气中蒸干,或再换成Na2SO3、Na2SO4溶液分别露置在空气中蒸干情况又会怎样?通过这一系列变式思考,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并形成关于硫酸盐、盐酸盐水解的深刻认识,两种钠盐的引入又可避免学生陷入思维定势,避免出现只考虑水解而忽视了氧化的可能,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系统性的提升。此类题组既有利于凸显各个知识点的密切联系,也有利于学科思想方法的提炼。 教师要善于收集整理和分析这样的教学素材,适时以辨析题组的形式派给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探究的渴望,在二轮复习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题组的类型还可以有其他许多形式,教师可以发挥教学智慧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不同的题组编撰,促进二轮复习效益的提高。 3 实践后的思考 3.1 二轮题组要提高训练的针对性 题组不同于零散习题,它是围绕一个核心知识或者核心方法展开的成系列的习题。学生的问题在哪里?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重要知识的关键点在哪里?为什么关键点是这些?学生理解这些关键点的困难是什么?这些问题教师在编撰题组之前必须了然于胸,根据第一轮复习的情况,精选出“常错题”、“经典题”等再进行变式重组训练。有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为基础,才能编制出有针对性的训练题组,才能矫治学生的偏误、强化重点知识的理解,才能提炼和掌握对应的学科方法,从而提高复习效益。 3.2 二轮题组要适当提高方法与能力的综合程度 高考要求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因此与一轮复习题组不同,二轮题组训练不强调知识结构的先后顺序,可以打破知识版块的界限,本着实际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思路,将问题进行分析、加工和重组,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并感悟蕴含其中的规律。 3.3 题组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的归纳与整理 题组的编撰应该具有一定的形式,“形似”而“神不似”或者“形不似”却是真正的“神似”。通过这样“形”与“神”的变换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在精练的过程中,还可以选用不同的题型,引导学生比较每一种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总结出该类型题组的解题规律。通过这样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的解题能力将得到提高。 3.4 题组的编制变化仍要有序 题组本身的变化也要有序,无论是纵向渐深式还是横向多变式都应体现出变化的有序性,这种“变化之序”本质就是揭示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通过有序的变式引导学生将对知识无序的认识逐步规范有序,从而使它们同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一个整体。比如,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辨析是学生学习有机化学时的一个难点,实践表明,采取有序的变式题组进行训练是解决这个难点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研究和实践表明,题组训练对提高复习效益、减负增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得到了学生充分的肯定,学生普遍认为题组训练的变式层次越是鲜明、针对性越好,对自己的复习指导作用也就越强。不仅在高三阶段,其他学段的题组编撰与训练都是值得研究与实践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朱亚萍,王后雄,彭慧.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的标准及其设计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5):17. [2]解守宗.试述化学教学评价的三个动向[J].化学教学,2001,(4):1. [3]王富龙.高中化学课后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研究与尝试[J].化学教育,2011,(9):27. [4]许振勇.新课程高中化学有效作业观念及实施策略[J].化学教学,2009,(2):3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