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南风窗》等 |
范文 | 《中国新闻周刊》 新课改时代的高考作文 进入教育部考试中心网站的“普通高考”页面,“高考作文”是与“高考动态”和“考试大纲”并列的三个子项目之一,这个细节可以看出高考作文在教育部门心中的分量。中国高考作文题随着新课改走向了一条新的道路。 《南风窗》 对话九大名校校长:大学怎么办 对于很多人来说,大学,是一个梦开始的地方。大学校长的作为空间到底有多大?这取决于人们从哪个角度看待大学校长。有人觉得大学校长是“官”,有人觉得大学校长是社会贤达或者是教育家。但可以肯定的是,人们不会只满足于中国的大学校长只是一个合格的CEO:争取资源,搞好管理。他们需要在教育改革中有所作为,哪怕只是作为务实的改革者。对于高考制度改革的审慎,并不妨碍校长们对于大学教育的改革,相反,普遍的共识是把学生们尽快从应试教育中拉回来。 《新周刊》 当代中国人的成长链 当代中国人比任何时候都更看重孩子和教育。54.7%的父母要求孩子读到博士,83.6%的父母要求孩子考试至少考前15名。中国家长的教育大纲是:“软”教育、“硬”投入、争夺教育资源。中国父母的焦虑,是未来竞争压力的预演。 《新民周刊》 名校聚首世博园 跨文化的融合,是世博会一如既往的使命。2010年6月26日,在上海世博园区,在江南造船厂原址这片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土地上,来自全世界的名校学生将与中国名校学生汇聚一堂,向上海世博会的观众展现世界优秀青年的风采。 《三联生活周刊》 求解新北川中学:是否承担纪念主题现分歧 震后重建中,建一所“震不垮的学校”成了第一位的诉求。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和新版《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中,学校建筑都比当地普通建筑抗震等级提升一级,而且明确了学校作为避难场所的相关措施。距离校园遗址23公里之外,北川中学在“5·12”地震一周年之际成为新县城第一座开工的建筑。它注定要成为一个时代的重要标志,这也使得其重建意义远远超出了一所普通中学的命题——拿什么来回望历史、开启未来? 《瞭望东方周刊》 书院悄然复兴,被寄望冲破刻板教育培养大师 在中国,书院这种古老的教育形态,重又兴起。书院是中国知识阶层的文化教育组织,起于唐,兴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全国曾达7000多所。书院传播学术思想,普及教化礼仪,成为知识精英创新思想的集结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