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语文教学,要响起朗朗的读书声 |
范文 | 让学生更多地诵读,是教师给他们去除意义阻隔、活跃思维、自己领悟作品的时机,是他们寻找意义连通进而理解作品的预温过程,是培养他们领悟理解能力的必要手段。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发现,朗朗的读书声少了。在课下,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无休止的埋头书写;在课上,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大量的文章分析或课文深层含义的引导挖掘。如果说有一点儿诵读,那也只是文章分析、含义挖掘的配角,起着填补凑足课堂教学时间的作用。我们如果将学习母语的朗读与学习外语的朗读相比,在时间上它大大少于学习英语的朗读。 对此,一些人存在着错误的认识:语文课文读不读,读得多与少、好与坏和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关系不大,和关键性的中考、高考关系也不大。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落实与否,没人关心;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有很多人关心。在这些认识影响下,缺失语文朗读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古人说过,“熟读百遍,其义自见”。为什么“熟读百遍,其义自见”呢?我们知道,文章意思的表达是依靠语句来完成的,而每一个语句又是由若干词语组成的。当不理解某一个词语意义时,或不理解某个词语与另一个词语搭配后的意义时,我们便产生了意思的阻隔,这时就会“其义不见”。学生反复地诵读作品,其目的之一就是去除词语的意思阻隔,寻找意思的正确连通。而当意思连通时,也就理解了文意。语言意义的正确理解,是没有词语意义阻隔的正确连通。越是语文理解能力强的人,词语意思的阻隔就越少,词语意思连通的能力就越强。少年儿童为什么语言理解能力不强呢?原因之一就是词语意思的连通能力差、词语意思的阻隔多。也正因为如此,古人从很早就让学童们摇头晃脑地朗诵诗文,其目的就在于让孩子从“熟读百遍”中,自己去除词语意义的阻隔,寻找意义的连通,以求“其义自见”。由此可见,让学生更多地诵读,是教师给他们去除意义阻隔、活跃思维、自己领悟作品的时机,是他们寻找意义连通进而理解作品的预温过程,是培养他们领悟理解能力的必要手段。 这让我们想起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记叙的寿镜吾先生让他们大声读书的情景了。清朝桐城派文人姚鼐说过:“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由此看来,让学生大声朗诵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领悟作品。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主张的教学方法。不把答案、重点、难点马上解说给学生,在诵读时给学生一点儿待解的时间,并利用这段时间活跃思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领悟性,使之形成“愤”和“悱”的求知心态,是诵读教学潜在的意义之一。诵读的过程是营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氛围的过程,它对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形成学习的积极性,有着一定的作用。 一个有经验的教师,从来不是篇篇、段段都具体地、掰开揉碎地讲解,而是有的详讲,有的略讲。略讲不是省略不讲,而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一边诵读,一边自己领悟作品,教师在关键处给予点拨罢了。培养、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应该是教师诵读教学的目的之一。 积累语感,深入地理解作品,也有赖于诵读。我们在大声朗读中,能体会到词语与词语的意义是如何搭配的,句子与句子的意义是如何衔接的,这种搭配、衔接的关系和意义决定着读音的轻重、朗读的停歇、语气的变化、语调的高下等。没有这种朗读,没有这种在朗读中的诸种关系、意义的摸索,就不会对作品有深入的揣摩、玩味,就不会借此深入地理解作品,也少有语言感知力的积累与强化。从这一点来讲,朗读又是动脑辨析的过程,挖掘发现的过程,深入探求文章积理的过程,积累、强化语感的过程。 另外,诵读也是一个学生今后快速准确默读的基础。没有放出声音的诵读,没有在诵读中对读音的轻重、朗读的停歇、语气的变化、语调的高下的准确判断与和谐的调节,没有眼睛、大脑、口腔的有机配合和长时间的协调训练,很难在以后比诵读快得多的默读中准确、全面、深刻地把握文章。 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有多种途径,朗诵是其中的一种。日常生活的语言(多是口语化的),我们往往是从别人的日常口语交流中学到的。而书面的语言,包括文言文语言,特别是文雅的词语,在别人的日常口语中就学到不多了。我们平时花时间去朗读名家名篇,就是从中学习、积累优美典雅的语言,看看名家是怎样运用词语、句子的,自己在表达相同意思时也可以这样使用,在这种不断地模仿中为自己积累日渐丰富的词句和语言。从学生运用语言的实践看,很少有自创的,大多是学来的。这学来的优美典雅的语言,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诵读名家的著名作品。为什么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安排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呢,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诵读,并且通过诵读来学习优美典雅的语言。这些语言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浸染着学生,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接受并使用着它们。学到的优美典雅的语言不仅仅使用在日常口语交流上、运用到写作之中,也会运用到他们今后的表述、讲话甚至演讲当中。一个在写作、讲话、演讲中擅长使用丰富、优美、典雅词句的人,一定是在青少年时期大量诵读、注重积累语言的人。梁启超、鲁迅、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都是如此。 诵读文章声出于口,无论是词语、句子,还是文段、全篇的内容,会或多或少地浸透到我们的意识当中,会潜移默化地熏染、影响我们的思想,有意无意地接受着诵读的思想内容。遇到十分欣赏、打动心灵的内容,会震撼我们的灵魂,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欣然接受的心理。如果愿意反复诵读某一文段,它会带给人们更加强烈的美感。会之于心、诵之于口、动之于情、记之于心。从这个意义上讲,诵读又会提高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增强我们的记忆能力,让优美典雅的语言长时间地记在心中,从而提高一个人的语文素养。 朗读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必然途径。走在这条途径上,如果你因为文章的内容而动容动情、周身运动、气血筋骨激荡,你就达到了朗读的较高境界了。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我读音调铿锵、节奏流畅的文章,周身筋骨仿佛做同样有节奏的运动;紧张,或是舒缓,都产生出极愉快的感觉。” (《散文的声音节奏》)如果朗读达到了这种境界,所获得的读书兴趣、读书质量、读书效果、读书益处,就不言而喻了。 朗读是一件极为认真、诸种器官协调的事情。要做到眼到、脑到、口到,眼脑口三者相互协调配合,任何一个器官都来不得半点疏忽大意,其中一个器官偷懒都会使得朗读中断。从这点上看,长时间的朗读会培养做事认真的习惯,强化辨别语言、协调关系、处理疾缓的意识和能力。 中国语言的音律之美表现在声律的疾缓和谐、音调起伏平衡等方面。不仅诗歌如此,其他文章也是如此。这种音律之美,目看作品远不如口诵作品感知得深刻。让学生诵读而不是默读优秀的作品,就是让他们体味音调起伏的平仄配合、韵脚响亮的和谐安排、句子语调的抑扬搭配等。当你一边诵读作品,一边体味欣赏语言的音律之美时,你就有行走在美景中聆听优美音乐的感觉。这时你会进入一种境界:诵读变成了一种合乐,变成了一种莺歌的流转,变成了一种大自然的谐声和韵。 由此可见,诵读有多种益处。诵读教学是语文诸种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有着其他教学内容不可替代的功能。我们重视诵读,就应该把它作为一个教学内容,作为语文课程有机整体的一个部分,按照语文教学的规律和教学的需要,合情合理地实施诵读教学,确保诵读教学的必要时间和地位,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诵读不是一节语文课的配角,更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学内容。 令人高兴的是,在诵读教学被人忽视的现今,仍有一些教师能正视它的意义,并在教学中有机地设计诵读教学。更有教学技艺高超的教师,他们在不同的时间,设计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精心选择不同的诵读方式、方法,极致地发挥了诵读的作用,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活跃、愉悦、和谐的氛围。★ 韩文霜天津市南开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