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可供性理论的英语教学设计 |
范文 | 汪澜 刘杨 摘要 基于可供性理论指导英语教学设计属新兴课题,通过介绍和解释可供性理论,结合国外基于可供性理论的语言教学设计案例,详细介绍设计的方法、内容和研究结果,进而探讨和考察将可供性理论与英语教学设计有效结合的方法,以期为国内英语教学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 可供性理论;英语教学;教学设计;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20)02-0063-06 0引言 可供性理论由Gibson提出,指有机体与环境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而这种关系又影响着有机体的行为及其发展。可供性理论的提出,引起了西方语言学者特别是语言教学研究者(如Jessner;Aronin,Singleton;Dewaele;Kordt)的广泛兴趣。在国内,可供性理论也被称为“供给理论”“给养理论”,不少学者(秦丽莉,戴炜栋;周莹;黄景,龙娜娜,滕锋;余可华)也发现了该理论对语言教学的积极意义。在当前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潮流下,可供性理论揭示了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有机互动,展示了一种专注学习的生态化教学,对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可供性理论 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Gibson从生态学出发,首次提出可供性的概念来表示环境提供给人或动物的属性,随后可供性理论在生物学、设计学、物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不断完善。最初,Gibson用了很多例子来说明可供性是环境固有的属性,是可以被有机体实际感知的物体的属性,这些属性将决定物体的使用方式。比如,一个由4点支撑高度超过膝盖的水平平面,就像凳子、椅子一样具有“座位”的可供性,而一旦要提供“座位”的功能(见图1),这个水平平面就不能是倾斜、凹凸不平的,而应是向外延伸的、坚硬的。与此同时,人们可以通过视觉感知一个平面的大小、尺寸及重量等,也就能感知该平面是否具有提供“座位”的基本属性,即水平、平整、延伸和坚硬。但是,同一物体为不同群体提供的可供性存在差异。比如,成人膝盖高度的水平面为幼儿和成人提供的行为机会是截然不同的,成人可将其视为“座位”,而幼儿则会将其视作“桌子”。由于个体相关经验的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察觉到的可供性也有所区别。 因此Gibson所提出的可供性不是单向、统一、固定的物体属性,而是在环境与有机体交互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相应特性。McGrenere和Ho总结出可供性的3个基本特征:(1)可供性与行为者的先前经验相关;(2)可供性独立于行为者的感知而存在;(3)可供性不会随着行为者的目的变化而改变。进一步来说,可供性不是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它客观存在于环境中,但是察觉可供性却需要依靠人的能动意识。不仅如此,行为主体所感知到的可供性类别与作用都会受到其先前经验和能力的制约。 可供性的特殊性在于,其所涉及的领域广泛,且同一事物由于行为主体的差异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可供性。从可供性提供主体来看,可供性可以分为文化可供性、社会可供性;从行为主体感知程度来看,Kytta根据对可供性的感知程度划分提出了潜在可供性、可察觉可供性、可利用可供性和固化可供性;从可供性的产生条件来看,Single-ton及Aronin和Aronin立足二语习得提出确定可供性、概率可供性、目标可供性、意外可供性。可供性的多种多样更说明主体对环境的感知并不是单一地获取碎片式的信息,而是在复杂的教育背景以及多语环境中感知多元交错的信息。 2可供性理论用于语言学习的现状 不同个体的可供性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一般来说,学习环境越正面、越积极,同时保持认知可供性与感觉可供性、操纵可供性、情境可供性之间的互动关系(贺斌,祝智庭;黄景,龙娜娜,滕锋),可供性发展就越好。学习环境不是静态背景,而是动态概念,是各种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支持性条件的统合,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条件及其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如学习资源、学习氛围、学习者特征等。在应试教育的倾向下,我国的基础教育更加注重英语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环境、学习者和语言之间的互动,以及随之而产生的动态适应性。周莹提出要将学习环境设计成为统一、开放、动態、自适应性的生态性学习环境,使学习者能够感知和解读学习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丰富可供性。并且,所有的设计都应为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感知而服务。魏智慧进一步细化指出,应该从不同角度来考虑课堂环境的可供性,即从单个学生的视角和学生群体的视角,单一视角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而群体视角就要考虑可供性的有效提取。除此之外,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都会影响其对可供性的察觉与运用。通过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调查,秦丽莉和戴炜栋发现面对数量众多、类别丰富的可供性,每个学生从中提取来为己所用的可供性也并非相同。这一现象与学生英语学习历史和学习目标相关,英语学习越久,学习目标越具体,学生可感受到的可供性越多。可供性显露于个体与其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而动机又在个体的需求、情趣和上述可供性的相互影响之下出现。学习者目标与可供性重叠部分越多,其动机越强;反之,学习者动机则越弱。 Van也认为语言教学的关键在于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语言环境并让选择他们所需要的知识。教师了解自己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兴趣所在,就能够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创造出适宜的学习环境,环境中的可供性有利于预先设计教学计划。在与同伴的交流互动中,Kytta和Darhower发现学习者常常通过观察同龄人的学习过程以调整自身的学习状态,并且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会产生新的可供性。例如,当母语各不相同的学习者在一起互助学习时,学习者双方都会为彼此提供可供性,并利用所得到的可供性帮助彼此进行语言上的有效输出。拥有多种能力的人之间的合作不仅会扩大他们可感知的可供性领域,而且会加强他们感知可供性的准确性和使用可供性的恰当性。 杨南昌和刘晓艳认为,基于可供性的教学设计是创新的教学路径,能够让学生快速地从环境中分辨出利于学习的因素,更有针对性地学习。但是,Gaver发现可供性并不总是能被正确感知,错误的感知甚至会带来消极影响。具体来说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可供性一直存在并被感知,但是行为主体感知到的信息是不充分、不完整的(隐性可供性),从而影响行为主体的下一步行为;第二种情况是可供性根本不存在,但是行为主体却感知出了许多可供性(错误可供性),这也将干扰主体行动。上述分析可用于解釋语言中的迁移现象,这一现象在教学设计中起着关键作用(见表1)。当可供性出现并被正确感知的时候,会产生积极的迁移现象,但是错误地感知出可供性就会导致消极的迁移。迁移现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许是因为在学习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没有出现可供性,也可能是由于活动中的学习者未能察觉到出现的可供性。由此可见,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们使用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就可以更好地促进迁移的产生,并通过正迁移促进学习,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在教学中,每一位学习者面对的学习环境不同感受到的可供性也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身独一无二的“可供性领域”,这就成为了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困难和挑战。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根据每位学生感知可供性的潜能设计课堂教学,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个体语言发展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成长、停滞、退化过程都不能简单地进行单一归因,因为影响语言发展的因素是多元的。这也就解释了尽管学者和专家可以通过研究分析出语言学习中出现的某种或某些倾向,但是由于该过程是一直动态发展的,并未显示出发展的终点,所以最终个体的语言发展仍然是不可预测的。 3英语教学设计中的可供性 3.1教学设计中的可供性模型 无论是抽象概念还是具体教学,可供性理论始终保持着内部的连贯性和恰当性。Edward提出可供性的产生和感知需要具备3个要素,即“三位一体”的三角模型,3个要素分别为说话者、背景和语言。随后,Aronin和Singleton进一步深化了这个概念,将其延伸为使用者、环境和语言(见图2)。使用者不仅涵盖了交谈者,还可以包括了歌手作家等,而环境提供了比背景更广泛全面的现象。这三者彼此形成互动关系,进而出现使用者-环境、使用者-语言、环境-语言、使用者-环境-语言这4种互动类型。但不管是哪一种类型,使用者、环境或语言总是存在于语言习得过程中。三角模型强调这3个要素之间的必要性和复杂性,但是组合因素的差异会导致产生的可供性差异。 三角模型可以与其所处的各种环境进行镶嵌、组合,并在不同的嵌套下教学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可供性(见图3),每种可供性之间也会相互作用。三角形A代表一个班级环境产生可供性,三角形B代表A所在的学校内所容纳的不同班级的可供性,三角形C是指B学校所在城市中不同学校环境传达的可供性,三角形D是C所在的地区内包容的不同城市教学所显示的可供性,三角形E则代表容纳了ABCD一个国家的大教育背景下每个城市各自的可供性。这个三角形呈现的不是传统的教学等级,而是可供性框架,它试图说明无论何种规模的教学环境都可产生可供性。由此,该三角模型通过相同的组成因素——使用者、环境和语言三者之间的联系确定了可供性产生的确定框架,但3个组成因素之间的差异带来的具体可供性差异,真实反映了现实环境中出现的可供性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未知性。 实际上,无论学习的发生是否单一依赖于使用者或是学习环境,想要清楚地区分二者各自的作用都是极困难的,因为学习依赖于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Peng表示学习者对可供性的使用实际上依赖对环境的调节,因为随着学习者不停地与学习环境建构及二者关系的深化,学习者的角色也在不断改变与成长。Larsen-Freeman也赞同可供性体现出的人与环境之间特殊的纽带关系,相比“输入”一词,他更赞成“可供性”这一表达的原因在于:(1)“输入”一词非常机械化,用“摄入”“吸入”“输出”这样的术语解释学习行为,使学习者失去了人性,而把他们比作设备;(2)“输入”忽视甚至无视了语言传递意义的本质;(3)它将学习者和环境分割。于是,可供性将学习者和环境再度结合起来。有人认为,通过把万事万物分解成信息碎片,人们就可以理解世界而不用去深究其中的关联。但是,作为一个整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并不总是部分的总和,不是一个集合概念。实际上,人们所处的环境总是1+1>2;人们的生活不是按照程序设定的,所以充满了意外和未知,意外性、琐碎化甚至是混沌性才是其突出的特点。因此,教学设计应该重点关注已经呈现出的真实具体的教学现象,而不是将教学设计限制在寻找稳定、规律的传统模式中,可供性打破了静止研究的困境,崇尚动态变化的教学研究。 3.2英语教学设计中可供性的应用 可供性是介于过去经验和未来行为二者之间,依赖于学习者和环境相互影响下而诞生的一种特性,它包含了过去(先前经验、知识和技能)、现在(当前的环境)以及未来(行为可能性)3个因素。某种意义上,van Lier认为可供性是环境与学习者之间的“有效匹配”,由学习者与环境互动中产生的信念、动机、目标、期望等来决定学习主动权。可供性可以看作是学习者和环境之间的双向动态选择,决定着有效的学习在何时何地被感知、理解、内化和使用。因此,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对于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学校环境的影响力。语言学习中感知和运用可供性需要状态良好的个体(元语言意识、语言学习策略和好奇心)和环境(可接触大量多样的语言产品)的相互作用。一般来说,个体可通过两种方法来拓展可供性领域,一是改变环境,二是扩大或改进个体资源。从外部环境来看,当学生踏入校园的那一刻,学校便向每一个学生提供了“需认真学习”的可供性,学生各自的班级教室更是强化了这一可供性,促使他们在此学习。语言的学习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被动的,而应该是主动的、交际的。该学科的特点应该体现在教室的布置上,因此英语课堂不该像传统教室那样前后桌安排座位,而应该呈圆环形来安排座位,以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顺畅地和左右的同学及时交流。不同于理科在纸笔间的推理演算,语言只有用于交流才能体现其价值,圆环形的座位安排就提供了“可讨论可交流”的可供性。这一安排能够鼓励学习英语羞于开口交流的学生大胆迈出第一步。并且,在每节英语课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每日英语新闻、英美剧小片段、TED演讲等,提前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提供“课外英语知识学习”可供性,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相比于摆放学生熟知的名人名言,教室四周的墙上可以根据学习进度挂贴每个单元的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型,增加学生与重难点知识的接触机会,以利用非正式学习时间巩固学习。 2)课堂教学的延展性。Costall认为使用一件物品的方法取决于这个物品的所有权,因此语言总是被看作具有强烈的地域归属性,这让外语学习者感到悲观,因为其无法在第二语言或者其他语言上达到本族语水平。抛开这一困扰将增加学生利用可供性的可能性,因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要打破学生语言学习不自信的现象,以趣味性、互动性吸引注意力,从而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可供性理论强调学习者、环境和语言三者之间的互动。英语课上的教学活动应该加强人际交流和互动,调动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和社交性,充分发挥语言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师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增加人际沟通,延伸学习环境,目的在于增加可供性的数量和强化对其的感知。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做阅读练习时,可以采取“拼图阅读”(jigsaw reading),即将阅读文章分成几份分别交给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各自分析拿到的片段后,再从每个小组中选取一名学生重新组成一个小组整合文章,由该小组的学生带领全班一起来学习整篇文章,教师可在一旁补充。在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感知到每个同学英语学习方法的可供性,吸收为己用,取长补短;在加强学生的口语能力时,口语课可以安排“角色扮演”(role play)游戏,根据每单元的学习主题提供英语话剧剧本并由学生演出。每个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可供性,注意在练习英语台词时应该呈现何种发音、态度、语气和情感,而这往往是朗读课文无法达到的效果。在训练听力时,可以使用“奔跑听写”(running dictation)活动,教师将听写内容贴在教室的4个角落,每组派2位学生前往观看再返回给组内同学听写,最后评比哪个组听写得又全又准又快。写作是大多数学生畏惧的训练项目,一板一眼地给出写作任务并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不如采取“看词写文”游戏,即每组给出一个词语,全班根据每个小组给出的词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撰写出一段文字,最后评选出谁写的小片段最富有想象力且文法语句通顺。此类写作任务没有传统的作文题目拘谨严肃,既带给了学生新鲜感,又能充分发挥想象力,提供了一种“学习不受限制”的可供性。但是,这些方法并非万全之策,只有当学习者对其所处的环境的可供性保持高度敏感时,学习者、环境和语言之间才能产生丰富的可供性。 3)辅助学习的多样性。可供性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填补了弱势群体在传统教育中发展的空白,逐渐缩小了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之间的差距。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教学过程中可供性的出现概率和可利用性也随之提高。具有多种可供性的混合式学习方式的使用,逐渐呈现出独特优势,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 科技发展和技术革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教育的环境。语言的学习不再单一依赖教师在教室里的教学,学生从原本封闭的课堂学习环境中解放出来,充分利用身边的辅助学习手段,走向更加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迎来了电子学习(E-learning)的浪潮。教师可以利用更多的辅助手段引导学生,为其学习环境引入更多可感知的可供性。如,微信、QQ作为常见的学习辅助,其可供性明显,增加师生及时的交流机会和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学习者语料库的可供性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含有语境的语言输入,可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意识和语境意识;MOOC以其高品质的学习资源作为可供性,吸引着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延伸学习空间;电子词典、翻译软件可提供学生及时查阅生词、难词的可供性,保证了阅读的流畅性和完整性;Facebook等社交软件的可供性和其娱乐性一样重要,不仅提供了丰富新奇的潜在学习内容,而且增加了学生自我表达的欲望,增强学习动机。 科技的进步和环境的改变,并没有撕裂学习连贯性。相反地,师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多样化学习。电子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活跃性和主动性,引入更多新兴、多元可供性,这对大多数的学生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Gaver还提出了“相继可供性”的概念,即人们将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充满大量可供性和跨文化冲突的语言学习环境时,对可供性的感知和利用会激发出更深层次的可供性。可见,可供性理论并不满足于静止的学习,而会提供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可供性,以创造潜在的学习机会,形成“以旧促新,以新引新”的循环学习系统。 4结束语 可供性理论具有动态性、发展性、多样性、广泛性、层次性和差异性,以生动的描述性和合理的阐释性清晰地解释复杂的语言学习现象。可供性理论揭示了学习的实质,有效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输入,而是在学习者、环境和语言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这三者缺一不可。不同的可供性还可以进行嵌套、组合,相互协同提高学习效率。可供性研究也可视作一种技术分析,研究者通过研究得到的信息,分析出教师设计了何种程度的可供性,学习者又可以在何种程度察觉到并加以利用,并着重研究这些可供性又在何种程度上如何影响着教学设计研究。 可供性理论虽然已经引起国内不少语言学专家的注意,在英语教学设计中,将可供性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实证研究仍相对较少,但并不能掩盖可供性理论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在语言教学研究不断壮大的当下,深入探索和发展可供性理论,使英语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責任编辑 孙菊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