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化学教材编排的调整及对化学教学的启示 |
范文 | 陆庭銮 摘要: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内容在继承传统教材的基础上有所调整与变化。从化学教材编排的具体调整与变化分析入手,结合实例阐述涉及知识呈现的阶段性等3个方面的调整与变化的原因,继而探讨由调整与变化引发的包括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展开教学等3个方面的教学启示,以供教学时参考。 关键词:教材结构;内容调整;教材研究;教学启示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3–001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内容在继承传统教材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突破,在教材的编排上适当进行删减、重组,章节纲络清楚、知识结构层次分明。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对新旧两种教材在实际教学中的把握与执行情况作比较,旨在对九年级化学教与学提供一定的启示。其中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在前后教材的编排变化上出现了一些典型的特点,现加以说明。 1 化学教材编排的调整与变化 现用教材与原教材相比,在编排上做了适当的调整与变化,主要表现在内容的调整(栏目)、结构的变化、表述的差异等,具体的分析见表1。 2 化学教材编排调整与变化的原因分析 2.1 强调知识呈现的阶段性 化学概念是一类重要的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知识的高度概括与浓缩,是推理与判断的要素[2]。概念表述的阶段性表现为在初中阶段应准确定位概念的外延与内涵,特别是把握内涵,以便于学生理解知识与掌握知识。如,元素的定义不再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而是很直观地指出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3];原子团则是在离子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定义的,强调在初中阶段涉及的原子团存在形式往往是带电的离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概念内容的编写要体现直观性、关联性和发展性的特点。[4]”直观性帮助学生感知并形成概念;关联性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性着眼于学生的阶段性认知和概念的变化与发展。 此外,原教材中有关微粒的性质自成一节,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物质的微粒性、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及微粒之间存在间隙等内容,突出“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这一主题,而新教材作以上的调整(见表1),基于调查了解到学生在小学科学等自然科学中学习了微粒的相关知识(物质的可分性实验等)[5],故新教材中作了适当的调整,删掉了物质可分性实验。 2.2 注意建立概念的联系 建立概念的联系,就是要求强化知识的联系,异中求同,以便于深刻、全面地学习概念,形成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布鲁纳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是检索,而不是存储,而检索的关键是组织结构[6]。如,教材在编写时增加了分子式的概念,目的是深化与理解化学式的概念,教材注重分子式与化学式两个概念联系的编写,“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式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也表示该物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的分子式可以当做化学式[7]”很简明地阐述了分子式同样是物质组成的一种表示方式,分子式比化学式更具体化,指出了分子式的适用条件,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化学式的内涵,使学生阅读时更易于理解,强化了概念的联系,巩固了相关知识。 2.3 重视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 教材在编写时重视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是基于教育规律特点考虑的,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认知是有“进阶”的[8]。如,课本第62页“微粒性质”部分增设“你已经知道什么”栏目,内容为:“根据前面的学习和已有的经验,你对物质的构成微粒有怎样的认识?可用哪些事实来解释你的认识?[9]”旨在让学生通过回忆、迁移,复习相关知识,从大脑中提取已有的知识,激发学生求知的原动力;课本第81页“除上述列出的3种物质的化学式外,你还能写出几种?”由“联想与启示”改为“你已经知道什么”,也是让学生从已有的认知中提取知识,建构知识,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3 从化学教材编排的调整与变化中获得的启示 3.1 根据学生已有认知展开教学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先应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贮备与已有认知,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为了达到此目的,一方面,教学时应指导学生从哪些点切入学习更有效,教学更有针对性。诸如,分子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联想与启示”的功能与作用,组织学生回顾电解水的过程,复习水、氢气和氧气是由哪些微粒构成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作知识准备后,从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再结合问题思考引导学生学习相关内容,获得新知。这样在讲授相关内容时就会有一定的针对性,教学更有实效。 另一方面,应注重教材先行知识的引导。对于课本中补充的引导性的知识及调整和完善的栏目的先行知识,应充分利用好,关注学生的已有认知与知识贮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方法的归纳。如,“微粒性质”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好“你已经知道什么”栏目,让学生从已有的认知中寻找、挖掘出微粒的已有认知,让新知识找落脚点与支撑点,为学习微粒的性质作准备;在“相对分子质量”教学时,在充分利用好“观察与思考”栏目的内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从已学过的相对原子质量知识点出发,以范例为模仿,自主构建知识,这是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 3.2 根据概念阶段性展开教学 这一章涉及的化学概念较多,且多涉及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准确把握教材中化学概念表述的阶段性、科学性和严谨性,准确把握概念的外延与内涵。诸如,根据现行教材中元素的概念表述“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可引导学生从概念的外延与内涵两个方面把握,通过反复阅读、找关键词、推敲、讨论、对比等方式确定外延与内涵,这样不仅把握了元素概念的本质,还深刻理解了元素与原子的关系;再如,原子团的表示,现调整为用离子符号表示,也是符合初中阶段性的特点的(高中教材中的有机基团是不带电的)。根据概念阶段性展开教学,其实质就是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一本质展开教学的。 3.3 围绕知识的关联性展开教学 关注化学知识的关联性。沪教九年级化学教材第3章整体表现为知识有较好的逻辑性,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知识的内在关联组织教学。整章的3节内容编排从认识微观、感受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到宏观认识(元素)再到微观(研究物质组成),这样使学生在宏观中理解微观,在微观中感受宏观,有助于学生形成认识与理解问题的基本思路。 以第3节《物质的组成》为例,该节的内容存在一定的关联,教学时应抓住这一特点展开教学。首先从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入手,通过形象的微观模型让学生感受物质组成→观察每一物质中微粒的个数比→对比得出一个重要事实:每一纯净物中构成它的原子或离子个数比是固定的→设疑:如何得出这样的比值→规范化学式的书写(特别是化合物)→提出化合价概念(它是书写化学式的工具)→化合价的表示及本质→如何标化合价,如何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介绍化合物的命名(命名中感受物质的组成)→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每个问题的呈现既是学生解决的对象,同时也是下一个问题的线索,使得整节的内容环环相扣,富有逻辑性。 总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好教材,首先要读懂教材”,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新教材在编排上呈现的新的特点,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挖掘、归纳和探讨,只有依托好教材、研究好教材,才能生成性地运用好教材,丰富我们的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3][7][9]王祖浩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2]王宝斌.聚焦思维考查突显作业价值[J].化学教学,2015,(3):5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王祖浩等.义务教育教学参考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6]白蕊.构建化学概念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知识系统化[J].化学教育,2015,(7):36. [8]彭慧等.中美化学核心概念的比较研究[J].化学教育,2011,(4):10~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