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生命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
范文

    孟雯文 钱淼华

    摘 ?要:体验是生命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生命教育的效果。本文结合笔者选修生命教育课程的体验,对生命教育活动的体验式教学做了些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生命教育 ?体验式教学

    中圖分类号:G642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3-0037-01

    1 ? 生命教育的内涵

    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最早明确提出生命教育。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认为:生命教育是教导个体了解、实践和体会 “爱惜自己、尊重他人” 的一种价值性活动。

    2 ? 生命教育的体验式教学

    2.1 活跃氛围,促进团结

    暖身游戏促使成员之间的交流,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加团体的凝聚力,活跃团体氛围。

    第一次来到钱老师的生命教育课,充满着不解与好奇还有局促与陌生。课上的第一个体验活动“找的就是你”便首先打破了我们彼此之间的陌生感。

    课上,老师首先带领大家制作一张问题表格,每位同学需要找到教室中不同的同学分别回答这张表格中的问题。在收集答案的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就和本来互不相识的同学彼此有了初次的交集。完成答案的填写之后,老师便请各位同学分享自己搜集的答案中一些或是不同寻常、别出心裁的,或是兴趣相投引起共鸣的点。在分享的过程中,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彼此间的友谊似乎也在悄然建立。

    2.2 认识自我、接纳他人

    汪丽华认为生命教育要促进生命的美好,促进个体生命在身、心、灵各个层面都趋于美好并进而实现全人生命的美好。大学生正是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

    在生命教育的教学体验中进行着自我教育自我认识,有利于良好自我意识的形成。

    在一次生命教育课上,钱老师给每位同学一个橘子。首先观察橘子,找出其存在的几个特点。我本人的橘子 “万绿丛中两点黄”,它整体呈绿色,而绿色中只有两处圆圆的地方呈黄色,而在橘子的一侧,有一道依稀可见的疤痕。接着老师让小组中的同学们在打乱后的橘子中,找到自己的那一个。我也是一眼就找到了我的那一个橘子。

    老师总结时讲到,每个橘子都有本身的特点,人正像橘子一样,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缺点也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一部分,我们不应该因为它是缺点就消极看待,要学会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在接纳中不断成长。

    听到这番话,我不禁连连点头,深深被老师的这番话所折服。新奇的活动方式加之别出心裁的观点认识。将知识的传授与有趣的活动巧妙相融,给我带来不一样的课程体验。

    体验还在继续,每个小组需要用橘子来设计一个造型。我和我的组员经过探索与沟通,碰撞出来了一个麻将中的“八筒”。首先,这个造型满足了我们对于橘子保留完整性的要求;其次,预示着我们组每个人做人做事都会像这放大的麻将块一样方方正正。设计虽然简单,但寓意却别出心裁。用每个人手中的橘子展开一场奇妙有趣的想象力之旅,身在其中,乐此不疲。

    2.3 释放压力,愉悦心情

    压力指紧张的内部心理状态。同学们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的烦恼,或是关于课业压力,或是学生工作,或是人际交往。当我们不得不面对忙碌繁杂、不尽人意的生活时,生命教育课就像位于纷繁尘世中的一个神秘的世外桃源。每每来到生命教育课,自己的所有压力、不快都逐渐退出记忆,在这里,真切地和周围的朋友们感受美好、相信美好、创造美好。

    “桃花朵朵开”便是我印象中最为深刻的了。活动中,我们一次次欢乐地彼此相拥真的算是冬日里最温暖的事了。“戴高帽”活动,我们真诚夸赞每位同学的优点,也会快乐满足地接受来自其他同学的“优点轰炸”。

    大学生渴望与同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渴望被肯定被表扬被鼓励,生命教育的体验活动恰好能满足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

    3 ? 结语

    时间的脚步从未停止,一学期的生命教育课程也接近尾声。回顾一学期以来的每节课程,那些有趣的、新奇的、感动的画面不停地在我脑海中浮现。生命教育课告诉我,陌生朋友间的破冰之旅并不是尴尬紧张的,它可以很轻松、很愉快;生命教育课对我说,在我们简单的生活中也蕴藏了一些智慧与道理,想要发现它们则需要我们细细品味生活、感受生活并热爱生活;生命教育课教会我认识自我、接纳他人,释放压力,愉悦心情。

    如果说能用一个词来描述生命教育课,我会选择“温暖”这个词。原本陌生的一个个生命体,因为课程的体验彼此连结,相遇、相识,一同感受生命,体验生命,整个过程欢乐充实而不乏温暖,感谢生命教育课让我体验到生命的多彩与美好。

    参考文献:

    [1] 樊富珉.我国团体心理咨询的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2] 姚本先.大学生心理健康就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3.

    [3] 郝芙含,钱淼华.试论大学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J].读与写,2017(5).

    作者简介:孟雯文(1999-),女,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俄语。

    钱淼华(1967-),女,湖南人,天津师范大学学生处高级政工师, 研究方向:生命教育。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47:58